文/赵 晶
沧海桑田,改革开放已40年;时光荏苒,转眼间已入行十二载。因为父亲是工行的一名老员工,因此“工行”这个从小就陪伴我成长的名字,也伴随着我度过了30余个春秋。回首往事,盘点历史,关于工行的过去,更多是从父亲那里了解的。
父亲在工行刚成立不久便从部队转业复员来到了工行。父亲说,那时的工行还只能叫储蓄所,一个小小的县城里有四五家这样的储蓄所。因为父亲,从我有记忆开始,就经常在父亲工作的储蓄所玩耍。
那时的工行储蓄所环境灰暗简陋,柜台高大冰冷,窗口狭小隔音,里面的员工每人都是同样的算盘、同样的花布套袖、同样的面孔语气。外面的顾客也少得可怜,办理业务时顾客也只能站着通过铁栅栏把钱或存单递进去。里面的工作人员工作时,会计、出纳分开办理业务,因为是手工记账,办理时间又长,手续又烦琐。储蓄所里醒目位置总是悬挂着“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一元起存、多存不限”等宣传标语。这给儿时的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那时的工行,储蓄存款是最主要的业务,记得父亲会经常跑企业、学校去拉存款,特别是我们的压岁钱,都会被一点点地收集起来存入他们的储蓄所。有一段时间,工行还推出了大额有奖储蓄、中长期保值储蓄等储蓄新品种,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追捧。现在我还记得父亲那时在台上每天扯着嗓子搞宣传的样子。后来长大了才慢慢搞清楚,那样做也是为了拉储蓄存款。我亲眼看见了一对新婚夫妇双双抽中自行车,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的一幕。工行大额有奖储蓄既拿利息、又拿奖品的做法,在那个年代着实让人感觉到由衷地高兴。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工行开始大规模推广电脑储蓄,这不仅仅改变了储蓄所的工作面貌,也使我家的工行存折由人工填写变成了电脑打印。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上以前经常出现的涂改存款余额、实施经济诈骗的违法现象也得到了有效遏制,电脑的普及让工行员工的业务操作越来越简单,速度也越来越快。而父亲也为赶上这班信息化的列车,不断学习电脑和新的操作技能。那时父亲会经常参加单位的电脑培训课程。2001年,我到外地上大学,父亲在工行为我办了第一张卡,我带着这张卡踏上了我的求学之路。因为那时刚刚普及电子速汇业务,这边打款,异地几分钟后便能收到,这让在外地求学的我们,在资金上得到了及时安全的保障。(www.xing528.com)
2006年我大学毕业,也踏入了工行的大门,与儿时记忆不同,工行从人性化的温润豪华花岗岩低柜台,到落座享受银行面对面的金融服务;从理财区与自助服务区的分区服务,到一般客户与贵宾客户的私密隔离服务;从银行员工柜面业务与电话、手机、互联网络虚拟银行业务交叉服务,到自动柜员机、电子回单柜、大型液晶业务公示屏等电子设施的配置,无处不彰显着一个现代商业银行的大家风范。而业务上也不再单单是储蓄存款,而是分为公司业务、个人业务、资金业务、电子银行业务、国际业务五大类,涉及保险、证券、黄金、外汇、期货等多家市场的买卖交易。
2018年,我加入工行这个大家庭也十二年了。十二年我亲眼看见了工行一次次业务发展,一次次制度变革,一次次版本升级。而我这棵小草也在工行这棵大树的庇护下茁壮成长,从前台柜员到后台综合服务,随着岗位职责的不断转变,角色身份的不断转换,我感受着工作中的苦与乐;感受着工作中的忙碌与充实;感受着工作中的温馨与幸福。从懵懂到干练,从胆怯到从容,从对银行业务的一知半解,到能快速分析各类报表,写出一年的工作总结、汇报材料。这一路走来,汗水、艰辛伴随着我,证书、奖励鞭策着我。工行改革变迁日新月异,自我成长的印迹似一座座里程碑。未来的日子我坚信有工行的一路指引,我定不会迷失方向,在机遇和挑战中信步踏浪,扬帆远航。
(作者单位:工商银行阳泉分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