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是成语“纸上谈兵”的主人公,由于他的失误,赵国在和秦国的长平之战中全军覆没,四十万大军全部被秦军坑杀。赵国自此再也不能和强秦对抗,最终导致灭国。但是,我们今天用管理的眼光来反思这段历史,却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赵括的批评上。我们的着眼点更应该放在赵孝成王对赵括的任用上。
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个“赵括迷思”。深入分析这个问题,可以为我们今天的管理者提供用人之道的启示。
赵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到底是有真才实学还是夸夸其谈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在赵括上任前,统帅赵军的是老将廉颇。秦国见不能取胜廉颇,就派间谍放出风声说,秦国不怕廉颇,最怕赵括担任主帅。由此可见,秦国对赵括是很了解的,只要他一上任,秦国就会有取胜的机会。
赵王听信谣言,准备任命赵括替代廉颇为赵军主将。这个时候,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这说明蔺相如和赵母对赵括也是十分了解的。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旁人蔺相如和亲人赵母甚至敌人都能看透赵括纸上谈兵的本质,可是真正拥有任免大权最应该了解下属的赵孝成王却看不透,贸然就委以重任。这种“世人皆醒,唯最高管理者独醉”的怪现象,我们将其称之为“赵括迷思”。
那么,今天的管理者应该怎样来破解“赵括迷思”呢?
首先,赵孝成王之所以会犯如此重大的用人失误,是因为他太想打一个大胜仗,击败秦军,确保国家无虞。这个出发点不能说是错的,但是一旦这种想法充盈头脑,领导者往往就不能客观清醒地看待问题,从而出现对各种信息的选择性吸收,只相信能够支撑自己的决策的那一部分信息(秦国放出的风声),对其他反面的信息(蔺相如和赵母的反对)则置若罔闻。事实上,正因为这个决策对组织的生死存亡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领导者在决策时更应该多听听不同的声音,尤其要重视反对的声音。这样才能兼听则明,以作出正确的决策。(www.xing528.com)
其次,对同一个人的评价,其他人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甚至会有许多错误的看法,作为决策者,不能被这些不同的看法混淆视听,而要善于从中找出正确的一种。在这方面,齐威王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
齐威王有两个手下,一个是即墨大夫,一个是阿大夫。平常齐威王听到身边人对阿大夫的好评如潮,对即墨大夫的却是微词甚伙。有一天,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以后,我就天天听到人家讲你的坏话。可是我派人去即墨视察,却看见那里是‘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情况良好。为什么会这样?是你没有贿赂我的左右,求他们给你讲好话。”于是,齐威王奖励了即墨大夫。齐威王又召见阿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做了阿的地方官,我就天天听到夸奖你的好话。我派人去视察,看见的却是‘田野不辟,人民贫馁’。赵国攻打鄄,你不救;卫国占据薛陵,你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是你用重金贿赂我的左右,求得他们的赞誉。”当日就将阿大夫和左右讲假话的人都处以烹刑。
齐威王给我们的启示是,管理者不但要善于倾听,但不要仅仅依赖于倾听,以防被别有用心的身边人蒙蔽,而是要用实践去检验这些说法的可信度。
第三,在做重大而紧急的人事任命前,一定要考察被任命者有无类似的经历和相关的经验。
赵括此前并没有真正带过兵,一点实战经验也没有,一下子把40万大军全部交给他,别说他是个夸夸其谈之徒,就是真有本事,恐怕也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胜任。我们不能否认世上存在着能够从理论到实践无缝对接的天才(比如孙武,诸葛亮等),但这样的天才毕竟是少见的。
一般而言,在组织中,人才的成长和使用是呈阶梯状上升的。打个比方,先安排他扫一间小屋,通过他的表现来考察,而他本人也会在扫小屋的过程中得以成长。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安排他扫一间大屋。如是循环,直到他具备扫天下的能力和经验。就赵括本人而言,如果赵王能够适时适地地安排他承担一些小的作战任务,让他认识到纸上谈兵的肤浅和错误,那么,通过不断的磨练,赵括成长为一个真正能够独当一面,率40万大军将强敌拒于国门之外的将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说,赵括的悲剧不是他自己造成的,长平之战失败的责任应该由赵孝成王来承担。我们今天的管理者,在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的时候,也要认识到,破解“赵括迷思”的关键在领导者身上,只有把握好识别人才、锻炼人才、任用人才的循环过程,才能有效地防止不称职的人占据某些重要职位并对组织造成重大的危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