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极其丰富,许多名家大师对其都有过很多精辟的论述。但无论如何,冒险在企业家精神中一定占据重要的席位。没有甘冒风险的勇气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就不可能成为企业家。
所谓冒险,就是要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展开确定性的行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最紧急也最迷茫的时刻如何准确地判断形势,如何运用仅有的资源,如何取得最大化的收益,是考量一个企业家是否具备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义。
而对企业家精神最具说服力的考量并不是商业上的殊死之争,而是在面对生命即将逝去,永难回头的艰难抉择时刻。因为生命是人所能拥有的最大资产,任何惊天的财富在平凡的生命面前都不值一提。
当恶疾临身,生命面临重大威胁时,如何应对就是对企业家精神的最深透骨髓的回答。
1985年,年仅25岁的孙正义被查出了慢性肝炎。以当时的医疗技术,慢性肝炎是不治之症,五年内将转为肝硬化,再恶化为肝癌。当时,孙正义一手创办的日本软银公司正如朝日喷薄,蓬勃发展。1981年公司成立时,只有三个人,到了1983年,员工已经增长到125人,销售收入剧增至45亿日元。孙正义正处在事业的高速发展中,忙得不可开交,从无休息,废寝忘食,正是这巨大的透支让他的健康出了严重问题。
再大的商业资本损蚀,也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生命一旦逝去,永无翻本的机会。孙正义该如何面对?
在这种极端的时刻,对一般人而言,往往会有两种极端的选择:
一种是放弃。在噩耗面前惊慌失措,垂头丧气,然后在自暴自弃中等待无可避免的死亡。另一种是赌博,像赌徒一样,孤注一掷,捕风捉影,病急乱投医,到处乱抓救命稻草。
放弃是懦夫的做法,不足为道。赌博也有可能成功。但企业家的冒险不是赌博,尽管两者可能在结果上会有相同之处,但其出发点和过程控制则天差地别。
对于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人来说,不管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风险,也不管是多么大的风险,他们最基本的考量是要让风险具备可控性,然后要让承担的风险成本产出最大化的效益。
孙正义的父亲看到了一则介绍慢性肝炎新疗法的新闻报道。报道说虎门医院的熊田博光医生公布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疗法――类固醇脱离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类固醇的用量,让慢性肝炎转化为急性肝炎,然后再彻底治愈(急性肝炎可以治愈,但慢性肝炎却无法治愈)。但是,这种先恶化再治疗的方法和传统疗法大为相悖,被权威的肝脏学会断定为不属于医学治疗。
生命危急,传统疗法束手无策,如果是赌博的心态,那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死马当成活马,先试试吧。孙正义却还是保持冷静的头脑,不仓促做决定,这正是和赌博不一样的地方。他要先评估风险有多大,自己能不能掌控,会不会取得最大的效益(恢复健康,重新投入工作)。
孙正义询问熊田:“我的病能治好吗?”“我们试试吧,有70%、80%的把握。”熊田干脆地回答(70%、80%只代表了熊田医生的自信,并无实际的诊疗数据来支持这个比率)。
这是个值得一试的几率!尽管孙正义几乎是熊田第一个采用这种疗法的病人。但孙正义在与熊田面对面的简短交流中,本能地信任了这位医生。
孙正义决定一试!这不是一个盲目的赌注,而是一种典型的风险决策。这是个能和孙正义后来所有点石成金的风险投资相媲美的决定。孙正义的独到眼光由此可见一斑。孙正义转院治疗三个月后,痊愈出院。这当然是孙正义甘冒风险后所能取得的最大化收益了。
此后孙正义大显身手,成为叱诧风云的风投巨鳄,他所率先投资的雅虎、阿里巴巴、新浪、网易、当当、盛大网络、携程、分众传媒等全球上百家公司无不取得巨大成功,也给他带来了滚滚财源。孙正义独步天下的风险投资运作,也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他在病魔面前的生死历练。
无独有偶,全球最大的零售超市――沃尔玛的创始人萨姆·沃尔顿也曾经遭遇绝症的威胁。
1982年,沃尔顿被确诊患了毛状细胞白血病。这是一种血癌,可以毁掉人体血液中所有的白细胞。沃尔顿有两种选择。标准的治疗是先切除脾脏,然后进行化疗。另一个选择是成为干扰素治疗的实验病人。这种疗法只有25%的成功率,而这种成功率也只不过意味着保证病人至少可以再活5年。
沃尔顿没有仓促做决定。他要权衡的是两种选择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第一种疗法,意味着他立即要放手他一手创建起来的零售帝国。第二种疗法的风险虽然大一些,但一定可以给他一段时间(至少5年),他还可以有相对充足的时间来投入工作,并部署安排好未来。(www.xing528.com)
风险与收益成正比,毫无疑问,企业家沃尔顿选择了第二种疗法。沃尔顿得到的回报是白血病离他而去,他一直健康工作了7年之久,直到1989年被发现患上了恶性骨髓癌。沃尔顿最后于1992年过世,但他早已安排好了身后之事。沃尔顿的良好的风险决策,让自己存活了十年之久,也让沃尔玛这个庞大的帝国,在他过世之后,仍然保持了在全球范围内的高速发展。对沃尔顿来说,这正是最大化的效益所在。
孙正义和沃尔顿在面对绝症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有风险的新疗法,因为他们的效益目标是尽可能地延续生命,以求辉煌。这是企业家精神的典型写照。但是,一旦生命已经无可挽回,一个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人又该如何选择呢?
答案毫无二致,同样是把风险控制在手中,充分利用资源,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这次的主角是尤金·奥凯利――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KPMG)的前任首席执行官。
2005年5月,即将升任毕马威全球主席的尤金收到了一纸死亡判决书――脑癌晚期,最多只能活3-6个月。尤金当时只有53岁,年富力强,正处于人生和事业的巅峰期。
尤金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作为一个会计师出身的企业家,他比一般的企业家更善于权衡计算风险和收益。
尤金理智地准判断定自己的离去已经无可避免。他毅然决然放弃了传统的化疗。尽管化疗可能会让他的生命有所些微的延长(这是尤金所不能控制的),但却会让他的余下的不多的生命时光的质量大幅度下降。
对尤金来说,他最后所拥有的资源就是这最后的短暂时光。放弃化疗,当然是一种冒险,但却可以让他来从容安排好所有的尘世羁绊。他决定给生命的最后岁月添上一些亮色,甚至让它成为人生最美妙的时光(这是尤金能够控制的)。这就是尤金所确定的效益最大化。
尤金·奥凯利在家中的餐桌旁写下了最后要做的事:
结束一段段人际关系;
追求简单;
活在当下;
去营造,也去迎接美妙的时刻和“完美的时刻”;
为葬礼做准备。
尤金做到了,他没有贪婪奢求生命的延续,他没有孤注一掷、歇斯底里。他乐天知命,没有怨天尤人,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淡然达观,从容不迫。2005年9月10日,尤金辞世,但他已经无憾,他享受了生命的最后时光,并把最后的这100天的领悟思考诉诸笔端,写成了一本《追逐日光》。
孙正义、沃尔顿、尤金在面对绝症时,无论是选择治疗,还是放弃治疗,他们的决定都不是盲目的,他们都是在评估了风险和收益后,对有限的资源作出了最合理的配置。当然,也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最后获得了可能范围内的最大收益。他们表现出的不放弃、不赌博、不贪婪,以及在背后支撑这“三不”的有效控制风险,务实地追求效益最大化,正是对企业家冒险精神的最佳诠释。
只有对生命表现出淡定从容,才可能对资本数字的起伏涨落平心静气、挥洒自如。如果没有这种特质,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具备企业家精神呢?又怎么能在商海中起伏弄潮,笑傲成败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