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是中国历史上智慧人物的代表,但是他在解救二儿子的牢狱之灾这件事上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不但没救回二儿子,还折损了大儿子。为方便叙述,本文将其称为“范蠡情结”,并从组织管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批判,以期对今天的管理者有所助益。
中国有一句老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多少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它没有立足在事前想方设法让人把正确的“老人言”听进去,而是立足于事后讥讽嘲笑不听话者的吃亏:你看,不听我的话,吃苦头了吧。现在知道我的话是正确的吧。
在一个组织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做出的决策或提出的建议得到组织的认可而被采用,并且经由执行而给本组织带来显著的效益。但这仅仅是一种理想中的最优状态。因为,再好的决策也必须在执行之后才能看出结果。而在执行之前,组织中拥有部分决策权或者仅仅拥有建议权的人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让自己的决策或建议得到采纳和执行。当自己的决策被否决后,很多人由于对自己决策正确性的过分迷恋,竟会偏激地希望通过看到组织因为不采纳自己的正确意见而带来巨大损失,并以此来显示自己决策的正确性。
范蠡所犯的也正是这个错误。
范蠡辅助勾践完成伐吴大业后功成身退,化名陶朱公大做买卖,成为富足一方的大富豪。有一次,他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拘囚起来将要问斩。他得知消息后,立即准备好千金,吩咐小儿子去救人。这个时候,大儿子却不干了,他哭着说:“我在家里是老大,现在二弟有难,父亲不派我去,却派小弟去,肯定是认为我不肖,没有用。”说着就要闹自杀。
范蠡的老婆见状,忙劝说道:“你还是派老大去吧。可不要老二没救出来,先失去了老大。”陶朱公不得已,只好让大儿子去,并附信一封,叫他交给自己过去的好友庄生,还吩咐说:“你到了楚国以后,把礼金送给庄生,一切听他安排,切不可自作主张。”
大儿子到了之后后,便按照父亲的嘱咐把书信和千金都交给了庄生。庄生对他说:“你赶快走,不要再继续留在这里了。即使你弟弟被放出来,也不要问是什么原因。”大儿子走后,却没有按庄生吩咐回去。他见庄生收下千金,以为他也是个好利之人,唯恐以庄生一人之力,不能救弟,就偷偷留下来,用自己带的私房钱贿赂楚国其它的贵人。
庄生虽穷,却以廉洁耿直闻名,楚王和大臣们都把看作老师,非常尊重他。陶朱公的儿子所送千金之礼,庄生并无意收下。他想把事情办成后,再退还给朱公。庄生找了个理由觐见楚王,说天上有星相显示,有事不利于楚王,只能用大赦天下才能消除。楚王一贯信任庄生,立即同意。范蠡的大儿子得知消息后心想:“既然楚王大赦天下,二弟自然也会放出来。老爹挣这千金也不容易,白白送给庄生,太可惜了,不如去要回来。”他并不知这是庄生的功劳,于是又来到庄生家。庄生吃惊地问:“你怎么还没离开这里?”他说:“弟弟今将大赦,故而特来告辞。”庄生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把钱还给了他。
庄生觉得被这小子戏耍了,又羞又怒,便又觐见楚王说:“楚王大赦是为了修德去凶,可楚国的百姓都说,大富翁陶朱公的儿子杀了人被囚在楚,他们家里就用金钱来贿赂楚王左右的人。大家纷纷传言说楚王大赦并非为楚国百姓,只是为陶朱公的儿子一人着想罢了。”楚王听后大怒,下令立即处斩陶朱公的儿子,然后才下达赦令。
当老大带着弟弟的死讯回家后,母亲及乡亲都很悲伤,范蠡却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一定会害死你的弟弟。这并非是你不爱他,只因为你从小与我一同创业,备尝生活的艰辛,所以很看重钱财。至于你的小弟,本来就生长在富裕的环境里,出门乘车、骑马,不知钱财来得不易。我派他去只因为他能抛舍钱财,而你却不能,最终是你杀了弟弟,我早就料到你会带丧报回来!”
死了一个儿子,范蠡怎么还能笑出来?!
范蠡(陶朱公)可以说是他家庭这个组织中的一把手。当组织出现危机(二儿子将要被问斩)时,他必须做出决策。从我们事后评价的角度来说,他的第一个决策(派小儿子去救人)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组织中反对的声音很大(老婆和大儿子都不同意),而且反对的力量也足够大(大儿子要以死相拼),以致于范蠡这个一把手都不得不更改自己的决策。(www.xing528.com)
范蠡为了维护组织内部的团结,只好对自己的决策做了修改(改派大儿子去救人)并做了相应的安排(嘱咐大儿子一切听庄生的,千万不要自作主张)。事实上,他的这次决策仍然有成功的机会,只要大儿子完全按照他的说法(也就是庄生的做法)去做的话。但为什么大儿子在执行中出现了重大失误,最终导致二儿子性命不保呢?
原因就在于范蠡只告诉大儿子怎样去做,却没有明示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如果范蠡把前因后果厉害关系一一交待清楚,相信他的大儿子再节俭吝啬,也不会拿弟弟的性命去开玩笑(当然,这里范蠡还犯了一个大错误,稍后再述)。
范蠡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从他最后一段笑着说的话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儿子死了,范蠡却笑了,这只是因为儿子的死验证了他最初决策的正确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这就是可怕的“范蠡情结”的情结!
我们再来看看“范蠡情结”给他的组织带来了什么。坚持按第一方案行事,范蠡不会损失一个儿子;按第二方案,并明确告诉执行者(大儿子)为什么要这么做,也不会损失一个儿子。最不济不派人去救,也才损失一个儿子。但“范蠡情结”的存在却让他失去了两个儿子。
二儿子已经难逃死罪。大儿子回来后,本来也没认为是自己的错,但范蠡笑着说的一番话,在证明自己的正确和智慧时,却深深地刺痛打击大儿子。这个曾经以死相逼要去救弟的人,在得知是由于自己的愚蠢而“杀死”弟弟时,他没有理由不以死谢罪。即使他不自杀,恐怕活着也和死了没什么两样(心如死灰)。“范蠡情结”让组织得到了最坏的结果。
也许有人会为范蠡辩解,说他在组织内部的压力下,没有办法实行第一方案。这只是一种托词,以范蠡协助勾践雄霸天下的智慧和机辨,如果他真要说服大儿子和老婆,恐怕也不是什么难事吧。话说回来,即使不采用第一方案,他也有办法让儿子活着回来(前已述及)。但是他没有。
范蠡还是那个范蠡,智谋过人,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但“范蠡情结”害惨了他自己,也害惨了他的家庭。这足以使他一世英名,化为乌有。可令人不解的是,范蠡的这段故事在今天仍作为其智慧的象征而广为流传。这不能不使人感叹“范蠡情结”的在现实中广泛性和顽固性。
这其实是组织中存在一种怪现象:当一个好的建议或决策得到采纳并实行后,取得了理想的结果。由于参与者甚众,组织内往往会认为本该如此。其提出者的智慧得不到相应的评价。只有好的决策不被采纳并给组织带来恶果时,决策者的智慧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这正是“范蠡情结”在组织中存在的基础。
“范蠡情结”究其本质,其实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作怪,对自己的智慧过分迷恋,却置组织的整体利益于不顾。这样的前车之鉴,值得今天的管理者深思。
此外,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范蠡不但因为“范蠡情结”犯了用人不当之错,他还犯了一个识人不明的重大错误。这是指庄生而言的。庄生是他故交,素以廉洁闻名。范蠡只需一封信一句话,这个忙他不会不帮。事实上,庄生收了千金后,马上对老婆说:“这是陶朱公的钱,等事后要归还给他,你千万不要动。”但是范蠡却大张旗鼓拿着千金去“贿赂”庄生,须知隔墙有耳,泄漏出去,对庄生的名声无异于一种玷辱。唯一的解释只能是范蠡可能是做买卖做昏头了,利字当头,一切向钱看,一切都想用钱搞定。如果范蠡对庄生足够了解,不犯识人不明的重大错误,即使他用人不当,也不会出现最后的恶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