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大研究生(2020年)结论与讨论

法大研究生(2020年)结论与讨论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使用政治社会化理论,探讨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并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得出结论,探究如何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互联网的即时性、开放性、交互性,有助于各类政治信息的加速流动与传播,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开辟了新的空间。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高度警惕网络新媒体的负面效应。

法大研究生(2020年)结论与讨论

笔者使用政治社会化理论,探讨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并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得出结论,探究如何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由于笔者使用的是一个基于随机调查获得的大学生样本,我们力图把其中的一些发现推广到全国的大学生群体,在这里我们把一些重要的发现重申如下:

第一,在四种政治社会化渠道中,家庭影响是第一位的,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一定要重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动,努力形成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协同效应。大学生在遇到思想或者心理的困惑时,最重要的求助对象也是自己的家庭和亲人。事实上,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构成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复杂体系,它们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的政治学习、政治发展和政治社会化进程。理想状态下,家庭、学校、社会需要相互协调、共同合作,推动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政治人格与政治价值观。在新时代,我们要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视家训家风的优秀元素,激活家训家风的积极作用,寻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契合点[28]。但我们也需要注意,家庭政治价值观的多元性和主流政治价值观的一元性、家庭政治文化对主流政治文化的解构与重构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很多大学生在政治价值观上的问题,在本质上就是其家庭的政治价值观存在问题。对于这一点,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知。

第二,在学校教育中需要构建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三者事实上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三者之间一定要形成协同效应。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注重课程思政建设,让每一门专业课也承担起思想教育、价值引领的功能。可以说,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显著的政治意义,它既是国家主流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也是教育价值取向在大学生个体身上的具体呈现,其中,国家政治认同培育应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阿尔蒙德认为政治参与具有累积性效果,一个人参与的领域越多,他的政治效能感越高[29]。因此,我们需要建构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大学生政治责任意识与社会管理能力,同时,要注意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把其所学政治知识、政治情感、政治认同外化为政治参与行为,更多引导其参与所在高校学生管理和内部治理事务[30]

第三,大学生特别容易受到朋辈群体的影响,年轻人之间的价值观是相互影响的,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年轻人之间的互动效应,通过树立优秀的标杆来影响大学生群体。事实上,任何政治文化不会脱离当下的社会政治生活而独立存在,它必然与特定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思潮、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在一起。具体而言,我们要关注大学生群体对社会政治思潮的阐释与重构,重视社会现实与大学教育价值观的潜在冲突,重视利用好大学生之间的朋辈互动。为此,要关注大学生个体对于社会政治思潮和现实的理解,更要关注大学生朋辈之间的互动是如何扩散个体理解并进而建构群体理解。

第四,大众传媒催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这就需要加强自媒体规制引导。我们的研究证实,官方媒介渠道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正面影响。但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兴起,尤其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不同形态的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特别是,在社交媒体每一个用户都可以自主生产内容的模式之下,虚拟传播空间呈现出把关人缺失、身份淡化等诸多特征,这就使得大学生突破了传统媒体环境下信息接受者的巢窠,自己可以成为原创内容的生产者。这一新的时代背景带来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范式“从单向主导向多元互动”转型[31],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政治信息交互、传播过程简化、互动方式“在线化”等新时代的社会交往方式,以及思考如何规制和引导社交新媒体平台。

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新时代,所有政治社会化的过程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新媒体的塑造[32]互联网的即时性、开放性、交互性,有助于各类政治信息的加速流动与传播,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开辟了新的空间。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高度警惕网络新媒体的负面效应。大学生群体已经全面进入数字化“社交时代”,社交媒体一方面固然能够引领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文化发展方向,但是,其技术的激进性也可能威胁到政治文化的一致性,其在传播过程中固有的不在场特征甚至会解构既有政治文化的表达[33]。与此同时,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一些社会思潮活跃,它们利用社交媒体所具有的把关人缺失、身份淡化等特征,试图解构、消解主流认同,进而达到重塑主流价值观方向的目的,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34]。凡此种种都会弱化国家对个体政治思想和行为的影响,降低大学生对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感,同时还可能导致其价值观的混乱与政治认同的危机。为此,我们需要积极适应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趋势,加强主流网络政治文化传播的力度,构建健康的网络政治社会化环境,加强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引领,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35]。我们对社交媒体政治传播的后果需要理性地审视、辨识和引导[36],深入研究大学生群体社交媒体接触政治信息的影响机制,避免破坏国家政治认同的政治价值观趁虚而入、进而对政治权力结构和传播话语体系造成冲击。

【注释】

[1]马玉宁,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100088)。

[2]David Easton and Jack Dennis,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2-5,McGraw-Hill press,1969.

[3]Kenneth P.Langton,Political Socialization 4,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

[4][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册),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第2~3 页。

[5][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版,第91 页。

[6]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181~182 页。

[7]王琳媛:《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 页。

[8]马起华:《政治社会学》,大中国图书公司1985 年版,第239 页。

[9]卢勤:《个人成长与社会化》,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第129 页。

[10]王琳媛:《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60 页。

[11]付宏:《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公民政治参与》,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 年版,第9 页。

[1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第366 页。

[13][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华夏出版社1989 年版,第7 页。

[14]董文芳、郭秀萍:《网络政治的兴起、概念及研究意义》,载《理论学刊》2013 年第11 期,第82~85 页。

[15]李斌:《基于网络的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 年版,第92 页。(www.xing528.com)

[16]姜国锋:《社会转型时期青年政治社会化趋向的分裂与整合》,载《前沿》2010 年第15 期,第22~24 页。

[17]张林:《 “微时代”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嬗变及规制》,载《当代青年研究》2016 年第1 期,第22~27 页。

[18]黄希庭、郑涌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第85 页。

[19]王琳媛:《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66 页。

[20]Kate Kenski,Bruce Hardy,Kathleen Jamieson.:The Obama Victory:How Media,Money and Message Shaped the 2008 Elections,251-287,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21][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洲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6 页。

[22]马小娟:《论社交媒体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载《中国出版》2011 年第24 期,第22 ~25页。

[23]潘宛莹:《政治社会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 年第6 期,第83~86 页。

[24]陈敏编著:《皮格马利翁效应》,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84 页。

[25]杨德广、晏开利主编:《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年版,第86 页。

[26]王琳媛:《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69 页。

[27]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182 页。

[28]周海生:《家训中的孝道及其价值意蕴》,载《理论学刊》2019 年第5 期,第160~169 页。

[29][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第47 页。

[30]卞靖懿、娄淑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意识与习惯培养》,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 年第1 期,第135~139 页。

[31]魏晓冉、平章起:《转型与革新: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载《当代青年研究》2017 年第5 期,第5~10 页。

[32][英]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版,第64 页。

[33]李娟:《政治文化视野下的网络社交媒体功能》,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年第2 期,第32~36 页。

[34]谢向波:《政治社会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究》,载 《学理论》2019 年第9 期,第169~171 页。

[35]贾亚君:《自媒体语境下优化高校思政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对策探讨》,载《现代教育科学》2014 年第1 期,第114~116 页。

[36]周凯、刘伟、凌惠:《社交媒体、“沉默螺旋”效应与青年人的政治参与——基于25 位香港大学生的访谈研究》,载《现代传播》2016 年第5 期,第143~148 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