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在发布数量上,从2020 年2 月5日—5 月19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下共召开了128 场新闻发布会。其中,2月5 日—2 月29 日共举行了37 场新闻发布会,3 月份共举行了39 场新闻发布会,4 月份共举行了32 场新闻发布会,5 月份共举行了20 场新闻发布会。在参加部门和人员上,新闻发布会主要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成员单位即国务院相关部委、医院以及部分行业代表人员等为主。在发布主题和议程上,新闻发布会前期主要以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保障、交通运输保障等主题和内容为主,随后重点聚焦于经济社会复工复产复销、稳岗就业等方面,同时围绕部分地方的抗疫故事、科普和健康知识等信息进行发布和讲述,体现人文关怀与民生关切。比如3 月9 日新闻发布会邀请快递小哥代表就快递复工、人员防护、物资配送等问题进行回答,4 月29 日新闻发布会邀请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讲述抗疫故事。
关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与有效政府沟通,有学者提出,判断一个政府新闻发言人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是看他是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和消除了人们在公共事务认知上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即:使我们的人民群众对于公共事务的认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认识不全面到认识较为全面;由较为肤浅的认识到较为深刻的认识。[2]
因疫情防控工作已成为常态,全国人民已做好长期抗疫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且受众对疫情防控的最新动态、科普知识绝大部分都通过政府官方渠道获取,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作为发布官方权威信息的“第一定义者”,在议题管理和发布主题上寻求了政府、媒介、受众三者信息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发挥了“情感疏导员”的作用,有效对接受众的信息需求和情感需求,成为实现有效政府沟通的至关重要的渠道。同时也要看到,不同的受众使用不同媒介所获取的传播效果是有差异的。所以,本文试图以受众不同的媒介选择,分析新闻发布会的信息到达率、具体传播效果、认知塑造等来进一步透视有效政府沟通的实质效果。(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下媒介选择与有效政府沟通的影响关系如何,构成了本文的研究起点和问题根源,也进一步细分了几个重要问题:不同的媒介选择(如新闻属性类传统媒体、新闻属性类新媒体、社交属性类媒体、商业门户网站)对有效政府沟通的影响效果,以及这些媒介的重要性排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