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是当今时代发展的热门。如今,一家企业能否成功,拼的就是创意。所以,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创意仍然是相关企业能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由此,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主体文化因素,依靠个人或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进行开发、营销的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
早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006年,文化部印发的《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提出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加强对现代艺术的监管。2009年,国务院印发的《文化产业振兴计划》中首次将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2019年《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明确地方要进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民众享受更好的文化服务。2020年《著作权法》的修订,更加具体地规定了各个文化产业的著作权,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近些年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艺术领域蓬勃发展,不仅在既有制造业的优势下寻找出路,还开始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高度结合,以文化为内涵,以创新创意为核心,以低耗、低碳为特征,具有涵盖领域宽、产业链长、产品附加值高、带动就业能力强、对相关产业拉动力强、对传统产业提升作用大等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绿色能源和低碳经济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产业不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崭新增长。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蒙特利尔大会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它是以大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活动,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20世纪80年代,英国伦敦市议会提出,文化产业是那些没有稳定的公共财政资金维持,采用商业化方式运作的文化活动,是产生财富与就业的重要渠道。同时,文化产业也是所有与文化有关商业活动的统称,相关的文化产品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这一概念也是当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权威定义。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提出,创意产业就是那些“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据此,创意产业可以细分为广告产业、建筑产业、艺术产业和文物交易产业、手工艺产业、工业设计产业、时装设计产业、电影音像产业、娱乐产业、电脑软件产业、电脑游戏产业、音乐表演产业、出版产业、广播电视产业等。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进一步扩展了创意产业的概念,指出创意产业是“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
中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引入较晚,对其概念界定也是近十几年的事情。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首次将“文化产业”的概念写入大纲,2003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制定了《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并将演出、影视、音像、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文化、图书报刊、文物和艺术品以及艺术培训十九大行业纳入文化产业的经营与管理范畴。2004年3月,国家统计局颁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把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针对“创意产业”一词,它最早出现在上海的创意园区。2004年,极具时代精神与创造精神的新时代人才在上海提出“创意产业”一词,并把创意产业定义为:“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和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创造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的价值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2006年12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制定发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即“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可以细分为新闻服务产业、出版发行服务产业、广播电视服务产业、文化艺术服务产业、网络文化服务产业、文娱休闲服务产业和其他文化服务产业七大类,又可进一步细分为45个小类。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其一,它是一种以人类智慧和高科技为依托的智慧型产业;其二,它是以创新创意为主要特征的创意产业;其三,它要通过知识产权对创造创意的产业化进行运用和保护;其四,它可以为先进创意人才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其五,它可以极大地创造和增加社会财富;其六,它可以极大地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意识。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然而,在看到上述可喜成果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正在面临着诸多问题。
1.文化创意企业规模小,缺乏独立自主品牌,缺乏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文化创意企业中,上市企业所占的比重极少,大型企业也没有强大的文化背景支持,不具备鲜明的品牌形象,尚未形成世界级的跨国公司类型。
2.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缺乏专业的创意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是公认的智力密集型的产业,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创新人才的创造力。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不断提供更优质的原创产品和创新内容,以此来赢得市场和用户的认可。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拥有大量的极富创造力的创意人才。而目前我国的优秀创意人才还比较匮乏,高端创意人才更是稀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名在131个国家中处于第14位,虽然排名相比之前有了一定提升,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我国对于专业创意人才培养不足,尚未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创意产业在我国属于新兴领域,风险未知、收益未知,很多企业不愿意投入较高的资金在专业人才上,专业人才的工资收入缺乏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增长,更要考虑教育质量提升的问题。“钱学森之问”也从一个侧面提出了我国创意人才缺乏,尤其是杰出创新人才匮乏的问题。在核心原创方面,我国追随性创意居多,原创性创意缺乏,这已构成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主要障碍。
3.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趋同化比较严重
我国的各大创意产业园区,各区域之间结构趋同,同一地区之间产业规划以及产业布局雷同,人才与资源的恶性竞争十分明显,特别是设计、动漫等新兴领域,没有属于我国自己的文化创意产品,绝大多数都是在模仿,市场上的文化产品千篇一律。
4.文化创意产业缺乏强力资金支持(www.xing528.com)
文化创意产业的做大做强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绝大多数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很大一部分企业在初创期时固定资产较少,手里所持有的无形资产又存在资产价格难以科学评估、财务制度不够健全、缺少金融机构贷款所要求的融资抵押物、难以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标准等问题。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加之其未来业绩不好预估,所以很难获得其他关联企业的担保,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吸引力也不大。这些中小企业主要依靠人力资本和智慧成本,大多数没有强大的固定资产给予支撑,企业发展壮大有极大的难度。
(三)应对策略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的繁荣发展呢?当前,是我国全面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和大繁荣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时期,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作用,加强政策支持和战略引导,积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对文化创意企业进行资金和政策支持,帮助我国自有企业和自有品牌做大做强,提升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推广国际文化服务贸易,推动文化创意企业“走出去”,大力发展和培养专业的创意人才。具体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
1.发展重点领域
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的突出作用,加强对广播电视、电影艺术、文化演艺、考古收藏、印刷复制等方面的设备生产,提升硬件设施的层次,加强对终端产品的提升和完善,比如电视机、计算机、手机、阅读器等。深度挖掘文化创意资源,充分利用和努力保护文化资源,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在不同环节的价值。对于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领域,比如电视电影、新闻广播等,必须努力提升产品的文化层次与审美水平,积极推进大型企业、典型品牌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并购与重组,鼓励有能力的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大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努力打造一大批具有国际感召力和吸引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在设计、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领域,应当加快形成规模,提升原创能力,提高产业化水平,提高园区的聚集效应,加强对产业链的统筹管理,努力提升产业规模和企业实力。
2.加强产业的政策扶持
我们应当尽快实现文化与金融的密切融合,扩大银行、保险、风险投资基金、证券等融资方式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降低投资门槛,增加政府投入,多途径、多方式地解决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加强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撑,提高企业的原创能力和原创动力。如加快设立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基金,用于支持企业开展国际交流、国际展览、海外市场拓展、海外宣传、培训教育、人才培养等;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探索营业税减免试点,尽一切可能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优惠和扶持。
3.优化区域布局
东西部地区以及各级城市之间应当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形成差异化发展的互补互助格局。鼓励企业立足当地资源,突出地方特色,体现文化差异,加强文化创意,加快调整和优化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布局。打造一系列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创意十足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城市,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
4.加强创意人才培养
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但是我国目前在文化创意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显得非常薄弱,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快高等院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密切互动,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将产业的人才需求带到校园中去,让高校有目的、有规划地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另外,可以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机制,并建立国内各区域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全力打造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高级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5.加强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
各级政府应当努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大力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去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同时,我们应当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对外资吸引的力度,扩大文化服务出口,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企业的海外投资,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总而言之,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人才,关键在于人才的创造力。也就是说,它能否最大限度地依托于人的创造力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创意是产生新事物的能力,这些创意必须是独特的、原创的以及有意义的。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无论是电视影像这样的传统媒介产品,还是数码、动漫等新兴产业,所有资本运作的基础就是优质的产品内容和前所未有的新颖形式,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优良产品恰恰来源于人类丰富的创造力。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其本质就是一种创意经济,其核心竞争力就是人类自身的创造力。阿特金森和科特在1998年提出,新经济时代就是知识经济时代,而创意经济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和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