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分配法则仅有助于解决当事人的主张责任与证明责任之间的相互协调问题,从而塑造出 “谁主张,谁举证” 的基本诉讼架构。但是,在实务上,鉴于有关事实及证据材料的分布极不均匀,导致在个案当中常常会出现事实和证据材料集中于非举证人一方,并使非举证人沦为证明妨碍人的情形。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肇因于证明责任分配法则内在机制的疏漏导致证明妨碍情形无时不有、无所不在,这使得人们愈加意识到,仅仅依靠证明责任分配法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司法裁判的公平与正义问题。因此,创设诉讼证明妨碍制度并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此建立起法院与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相互之间的新型诉讼法律关系,已经成为重要的历史性选项。
近几十年以来,一些先进的法治国家通过对传统辩论主义的改造,在借鉴早期经验的基础上相继创设了现代意义上的证明妨碍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证明责任分配法则的内在缺失。在普通法系国家,法院遭遇因证据灭失所带来的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1617年。[34]几个世纪以来,证明妨碍已成为法院所关注的焦点问题。[35]随着时代的变迁,早期有关证明妨碍制度所发挥的恢复公平这种单一的功能已经进化为多元化的体系。这种政策性的目标主要表现在,当出现证明妨碍情形时,法院通常会基于补救 (remediation)、处罚以及防阻(deterrence) 三个目标来作为适用的救济措施。[36]
从整体而言,在我国审判实践中,证明妨碍行为早已普遍存在并有继续蔓延的趋势,但终因我国理论界对此现象未加以应有的重视,而导致立法上的严重滞后以及大量空白出现,实务界对此也缺乏必要的理性认识,未能从对举证妨碍人产生相应不利法律后果上来实现程序上的公平与正义,使受妨碍人不能得到应有的救济。
《民事证据规则》 第75条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 该项内容并未从大陆法系传统的角度,即以举证人为标准,来界定实施证明妨碍的具体行为人,而是以证据持有人为标识,作为界定证明妨碍行为中妨碍人的基准。按照这一基准,能够作为具体实施证明妨碍的行为人,既可包括对某一要件事实负担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即提出本证的一方当事人,也可包括对此提出抗辩主张的一方当事人,即提出反证的一方当事人。可见,上述该司法解释的相关内容系有关证明妨碍制度的原则性规定,可适用于非负证明责任一方当事人从事证明妨碍行为的情形。鉴于证明妨碍制度的重要性,在未来对 《民事诉讼法》 进行修订时,我国应当及时将其提升至立法层面。另外,上述司法解释仅适用于证明妨碍人处于主观故意状态下的情形,而对于证明妨碍人在主观上处于过失状态,尤其是重大过失状态,并未作出相关规定,立法对此应当持有何种态度,在对 《民事诉讼法》 进行修订时,应当一并加以酌定。
书证属于我国 《民事诉讼法》 第63条所规定的七种法定证据类型之一,它是我国民事诉讼当中最为常见、最为广泛使用的证据种类。为了填补我国相关立法上的空白,结合有关国家或地区对当事人文书提出协力义务制度的立法经验,可考虑在立法上规定如下内容:第一,为非负证明责任一方当事人设定近乎一般化的文书提出协力义务的原则性规定。其在立法上可表述为:“除法律有明文规定或者经法院准许之外,凡与本案有关的事项所制作的书证,举证人的相对一方当事人均负有提出协助义务。” 第二,除了上述原则性的规定之外,为了增加实务上的可操作性,可作出相关列举性规定,其具体内容可包括:其一,一方当事人对其在诉讼上曾经引用的书证,该方当事人负有提出义务;其二,一方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可请求对方交付或者阅览的书证,该对方当事人负有提出义务;其三,一方当事人为对方当事人的利益所制作的书证,该方当事人负有提出义务;其四,基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所制作的文书,当该文书为其中一方当事人所持有的,该方当事人负有提出义务。第三,为了增加文书提出义务制度的可操作性及加强法院对此制度具体实施的监管力度与责任,在我国民事诉讼上应设立文书提出命令制度。即当举证人与非负证明责任一方当事人对于有关书证是否属于书证提出义务的范围发生争执时,由举证人向法院提出申请,以便法院在经过司法审查之后向对方当事人发出提出书证的命令。另外,应当指出的是,设置文书提出命令制度的本旨主要是针对在举证人向法院申请要求命令文书持有人提交有关文书的情形下,对文书持有人拒绝提交文书所主张的除外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进行审查判断,以便确定为文书持有人主张的除外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所涉及的情形是否属于文书提出义务范围之外的例外情形。
* 毕玉谦,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2] Michael Adams,"The Conflicts of Jurisdictions——An Economic Analysis of Pre-trial Discovery,Fact Gathering and Cost Shifting Rul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European Review of Private Law 3:53-93",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5.
[3] Harald Koch and Frank Diedrich,"Civil Procedure in Germany",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8,p.82.
[4] Larry L.Teply and Ralph U.Whitten,Civil Procedure,Second Edtion,Foundation Press,2000,p.801.
[5] 根据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 第403条的规定,证据虽然具有关联性,但考虑到该种证据的提出导致过分拖延、浪费时间时,也可以不予采纳。该规则第611 (a)条规定,在举证的方式上,法庭应避免过分拖延时间。
[6] Federal Rules of Civil Procedure and Selected Other Procedural Provisions,Foundation Press 2001,p.452.
[7] 上述七项内容当中的第4项至第7项可一并列入审前会制度当中。
[8] S.H.Bailey et al.,Bailey and Gunn on The Modern English Legal System,Fourth Edition,Sweet and Maxwell Limited.,2002,p.737.
[9] Elena Merino-Blannco,The Spanish Leagal System,Sweet and Maxwell Limited,1996,p.141.
[10] Harald Koch and Frank Diedrich,"Civil Procedure in Germany",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8,p.77.
[11] 参见毕玉谦:《民事证据原理与实务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05页。
[12] See Peter Gillies,Law of Evidence in Australia,Legal Book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Pty Ltd,1991,pp.233~243.
[13] See Bernardo M.Cremades and Eduardo G.Cabiedes,Litigating in Spain,p.252.
[14] Charles Fredrick Chamberlayne (1908),"The Modern Law of Evidence and its Purposes",American Law Review,42,p.770.
[15] Peter Murphy,A Practical Approach to Evidence,Black stone Press Limited,1992,p.416.
[16] Peter Gillies,Law of Evidence in Australia,Legal Book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Pty Ltd,1991,p.219.(www.xing528.com)
[17] 参见毕玉谦:《民事证据原理与实务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18] J.A.Andrewsand and D.M.Hirst,Criminal Evidence,Sweet&Maxwell Ltd,1992,p.214.
[19] 参见李学灯:《证据法比较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501页。
[20] 参见毕玉谦、郑旭、刘善春:《中国证据法草案建议稿及论证》,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90~391页。
[21] 参见 [德] 奥特马·尧厄尼希:《民事诉讼法》,周翠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76页。
[22] 参见 [德] 奥特马·尧厄尼希:《民事诉讼法》,周翠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75~276页。
[23] Harald Koch and Frank Diedrich,"Civil Procedure in Germany",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8,p.28.
[24] See John Bell,Sophie Boyron and Simon Whittaker,Principles of French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p.96.
[25] See John Bell,Sophie Boyron and Simon Whittaker,Principles of French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p.98.
[26] 根据 《民事证据规则》 第8条第1款之规定:“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但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除外。” 这一规定体现了当事人所作出的明确自认只适用于财产关系案件而不适用于身份关系案件,这对于保护人身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整体诉讼证明责任格局来看,采用国家干预主义对于查明事实真相,使人身权益能够加以特别保护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与功能。
[27] 参见毕玉谦:《民事证据原理与实务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76页。
[28] Cathrine Elliott and Catherine Vernon,Fench Legal System,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0,p.129.
[29] 参见徐昕:《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3页。
[30] See J.Mark Ramseyer and Minoru Nakazato,Japanese Law:An Economic Approach,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p.142.
[31] See Jack H.Friendenthal and Michael Singer,The Law of Evidence,The Foundation Press Inc.,1985,pp.267~268.
[32] Peter Murphy,A Practical Approach to Evidence,Black stone Press Limited,1992,pp.111~112.
[33] Hornal v.Neuberger Products Ltd (1957) 1 Q B 24.
[34] See Rex v.Arundel,80 Eng.Rep.258,258 (K.B.1617) (dealing with spoliation of property deed).
[35] Bart S.Wilhoit,"Comment,Spoliation of Evidence:The Viability of Four Emerging Torts",46 U.C.L.A.L.Rev.638 (1998).
[36] See,e.g.,Shaffer v.RWP Group,Inc.,169 F.R.D.19,25 (E.D.N.Y.1996) ("An adverse in-ference charge serves the dual purposes of remediation and punishment.");Turner v.Hudson Transit Lines,Inc.,142 F.R.D.68,75 n.3 (S.D.N.Y.19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