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文化的心理设限与突破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文化的心理设限与突破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多年以来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文化所沉淀出的“集体无意识”有关。首先是我们缺乏对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的自我觉察与反思意识,致使家庭教育行为多数仍处于本能与盲目状态。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文化背景下的“集体无意识”对家庭教育的消极影响即文化心理设限问题,以及如何化解这些消极影响。姑且称之为文化心理设限。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文化的心理设限与突破

童三红 吴倩黛

*本文受到黄冈师范学院基础教育与区域文化”湖北省教育学学科群和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鄂东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专项基金的资助。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网络时代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干预策略研究(2012B171)”及黄冈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新趋势与干预对策”(2012009403)的阶段性成果。

一、前言

前有“虎”后有“狼”,中间隔着“猫”和“羊”——这不是儿歌,而是今天中国家庭教育现状中父母扮演角色的真实写照。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观点存在严重分歧,各种观念众说纷纭各执己见,有些甚至严重偏离正轨。不难理解,在我们这个崇尚望子成龙的国度里,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总能成为舆论焦点,在过去几年里,“虎妈”“狼爸”相继登场,遗憾的是“虎妈”“狼爸”们那些漠视儿童权利、无视儿童身心健康的做法,竟然还受到一些家长追捧和盲目仿效,这种局面如果得不到遏制,任其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中国的家庭教育走到了今天的局面,出现了种种社会乱象,加上互联网的发酵作用,有些甚至一发不可收拾,到了需要重新做出理性认识与反思的时候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与多年以来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文化所沉淀出的“集体无意识”有关。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全球化、信息化带来的价值观多元化格局,但我们看不到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对自己的影响所在。“鱼是最后一个知道自己是生活在水里的。”我们都生活在中国文化之中,却往往忘记了自己生活在那里[1]。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我们缺乏对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的自我觉察与反思意识,致使家庭教育行为多数仍处于本能与盲目状态。其次是中国的家庭教育科学普及与指导工作开展相对滞后,就总体平均水平而言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可见,“集体无意识”作用是非常强大的。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文化背景下的“集体无意识”对家庭教育的消极影响即文化心理设限问题,以及如何化解这些消极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化导致的家庭教育文化心理设限之诸多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铸就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定势和行为方式。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文化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思想家乃至整个民族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映。[2]纵观历史发展,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文化里,功利性的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家庭对人才的培养重视功名利禄、光宗耀祖,强调对长辈的绝对尊重,对集体利益的服从,对知识技能的重视,对学习结果的看重。这些核心文化观念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从个体心理健康发展角度来看,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在行为操作层面已达到的“无意识”程度,以一种无形的方式“控制”着人们的家庭教育行为,对子女的心理成长同时也会起着很大的限制作用。姑且称之为文化心理设限。如“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封建社会科举取仕的时代不失为一种进步的人才选拔制度,但历史沉淀下来的“读书做官论”到今天还影响着家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调查显示70%家长首选子女就业意愿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这与今天“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发展需求是格格不入的。这种隐形的“学而优则仕”观念势必左右着家庭教育的目的、理念与方法,对孩子的自主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发展势必带来不小的阻碍,“集体无意识”转变成了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阻力与压力。以下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文化心理设限的诸多表现。

(一)过度强调“集体”与“统一”,忽视儿童的“个别性”,限制了个性发展

强调“集体主义”倾向。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国家利益是至高无上的,集体利益是不可侵犯的,牺牲的永远是个人利益。更多强调的是“责任与义务”“集体归属感”“合作精神”“道德规范”。[3]在“集体主义”主导的价值观关照下,对个体的“自我选择”“个性张扬”“自由表达”倾向必然会有更多的压制,强调“统一”模式,忽视儿童个别差异。这种凡事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对儿童的健全人格培养是有负面影响的,重了“大我”轻了“小我”,容易产生心理失衡现象,滋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正如马拉古奇所说:“儿童由一百种组成。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种手,一百种思想,一百种思维方式、游戏方式、说话方式。”在追求“统一”的文化里,这些个别性不能有,即使有了也得不到关注和重视。

中国人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历来重视家族与家庭,尊重长者,敬畏权力,讲究礼仪,强调和谐。这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无可厚非,但每个家庭在执行过程中很难把握好“度”的问题,一旦失控,往往以牺牲一代又一代人的“独立性”“创造性”“个性化”为代价,影响个性健全发展。

(二)含蓄内敛而疏于表达与沟通,导致了不平等的爱,限制了情感发展

东方文化较之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个体个性偏向内敛,情感表达比较委婉含蓄。时间长了逐渐导致“爱你在心口难开”。情感表达少,沟通更少,以自己的需求揣度孩子的需求,偶尔即使表达出来了也不是孩子所需要的,于是乎人为的“代沟”就出现了,亲情疏远了,孩子在得不到良好精神需求满足和情感抚慰的条件下长大,感受爱和表达爱的能力大打折扣,导致的结果是相当糟糕的,孩子情绪情感表达能力差,不会感恩,不懂得孝顺,不会关心他人,爱与被爱的能力都比较差,在亲社会性方面的发展存在严重问题。

中国的家长在子女教育上一辈子的时间精力投入较之世界各国几乎可以位居首位。孩子小时候陪睡,读书时陪读,工作后购房买车,孩子结婚后继续帮其抚养孙子一辈儿,这在中国几乎是习以为常的常态。这种家庭教育文化的“惯性”导致的结果是哪个家长不这么做,子女反而会有理由责怪,乃至于堂而皇之地“啃老”“索取”,丝毫没有羞耻感。有人称之为“向下流动的爱”。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长此以往,累死了父母,惯坏了子女,阻碍了孩子在情绪情感和社会责任方面的正常发展。

(三)尊重是单向的,缺失“对等性”,限制了自主与独立性发展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文化环境是典型的家长制教育。重视家族、人伦次序、人伦关系的习惯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家庭中人与人的不平等。对于孩子而言,他们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可以任由控制、支配和处置。具体表现为:从实质看,强调晚辈对长辈的绝对服从,没有长辈对儿童的尊重和理解,所谓互相尊重其实是一纸空谈;从形式看,保护超过尊重,替代或剥夺儿童成长机会成常态,忽视了儿童的发展潜力与能力。甚至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严重扼杀其自尊心与独立性发展,更谈不上张扬个性。从结果看,形成了不平等的、抵触和对抗的亲子关系,这是儿童得不到尊重的必然结局。因此,许多父母的良苦用心、一味地付出毫无效果,乃至于亲人之间彼此伤害的事例也屡见不鲜,“虎妈”“狼爸”都是典型代表。

(四)对孩子的接纳是有条件的,缺失“全面性”,限制了自我意识发展

一句名言“别人家的孩子……”伤了多少孩子的心!许多不懂家庭教育的父母,打着爱的旗号,对孩子过高期望,过于苛求,一旦孩子做不到,就以“别人家的孩子”作为榜样来教育孩子,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殊不知这背后犯了严重的错误——对孩子的不接纳或有条件接纳。你表现好考试成绩好我就接纳,表现不好我就不喜欢不接纳。阻碍了孩子的自我意识正常发展,影响了孩子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

婴儿从一出生开始就处在与周围重要他人的交互作用中,并从成人的眼中来解释世界和认识自我。如果家长或其他重要他人对孩子给予更多的是赏识、信任和尊重,孩子从他们的眼中就会感受到自己是完全地被接纳的、被爱的、安全的,他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勇于尝试、喜欢挑战、精神独立、对人对事主动宽容,形成自由开放的个性和正确的自我意识。

三、在保留传统家庭教育文化优势的基础上敢于突破与超越

深受传统文化浸润的家庭教育观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已经表现出在某些方面有失偏颇,它必须作出调整和转变。我们要提倡一种全新的、符合时代的人才观、儿童观和家庭教育观。2015年,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来得正是时候。面对多元文化带来的价值观念冲突,我们要学会自我觉察与反思,家庭教育实施与指导工作既不能脱离当下的家庭教育文化背景,也不能盲目认同与模仿,或照搬国外先进理念,更不能以所谓的科学标准来衡量一切,毕竟一方水土才能养育一方人。

(一)重新定位家庭教育功能,确立“分水岭”意识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在孩子还在幼儿阶段就报了一堆的兴趣班;为了让孩子不被挤下高考的独木桥,许多家长帮孩子在课外请了不少的家教;为了不让孩子输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上,提前将孩子送到国外读书……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让全中国多少孩子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虎妈”和“狼爸”就这样产生了。问题出现在哪里?是因为众多的家长没有弄清楚家庭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才导致各种错误的行为决策。(www.xing528.com)

首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与主体教育的主要功能是相互补偿的。主体教育指的是家庭教育以外、国家或社会给予和提供给孩子的教育体系包含的总和。[4]家庭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氛围,促进孩子的生存、成长与发展。家庭教育不能跟主体教育形成一个对立面,我们一定要合理化和认同我们的主体教育体系,在此基础上再寻求更好的发展。

其次,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角色定位要有“分水岭”意识,即从7岁之前的主角定位转向为7岁之后配角定位。由于儿童在7岁上小学之前的阶段自主选择意识、价值判断能力还没有发展出来,因此在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时,必须分阶段而论,3岁之前以家庭为主,3至6、7岁期间,家庭与幼儿园是合作型的双主体关系,而6、7岁之后,家庭教育的功能发挥应逐渐转变为主体教育的补偿角色,而不是把家庭教育变成学校教育的延伸、重叠、重复。否则在学校学习、做作业,回家还是学习、做作业,孩子就会厌烦、抵触,甚至走向对立面,问题就产生了。

家庭教育要强化“分水岭”意识,从7岁之前的整体性意识逐步过渡到7岁之后的个性化意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关注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7岁之前重视幼儿的生活技能与健康素养,同时内化基本的社会规则。7岁之后重点关注儿童的个性化教育。现代成才观对人的要求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注重某一方面,而是要求儿童多方面的发展,要具有综合的素质,以适应未来竞争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澄清家庭教育实施的内容,落实“核心素养”

哲学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要搞好家庭教育,必须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5]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6]多年来,我们的家长在人才培养上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培养出的人才健康水平不高,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感缺失,片面发展严重,高分低能突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能力薄弱。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培养方向不正确,培养目标不明确,实施内容有偏差。因此,家庭教育要在根本处着力,从长远上着眼,重点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形成相对优良的品质。

培养核心素养要保证基础性,不要片面追求全面性,胡子眉毛一把抓。当前中国的主体教育已由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逐渐改变了原来那种单纯注重学生智力发展的教育,提倡发展能力与学习知识一样重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重视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同样要呼唤家庭教育的“素质化”,医治家庭教育中“唯知识论”的病理现象,提倡一种融孩子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格品质、科学文化素质为一体的、全面的、综合性的家庭教育。

培养核心素养要有层次性,分阶段有重点,而不是全面铺开均匀用力。儿童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变化过程。3岁以前,重点在健康素养,而3至6、7岁,则以规则意识的形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和独立自信的品质为重点。进入小学阶段后,主要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及信息素养,中学阶段则以生存力、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为主。这些能力又是建构在儿童的综合素质基础之上的。所以,家长要重视从小培养儿童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综合素质,而不应该把焦点放在考试的分数和智力开发上。

(三)改善家庭教育实施的方法,遵循“科学意识”

加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意识”是建立在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科学意识是一切以有利于促进儿童身心发展为前提条件。加强科学意识既要顺应幼儿的自然发展,又要将幼儿的发展纳入社会所需要的轨道。因此,加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意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努力。

传承传统美德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重视家长自身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熏陶作用。[7]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明理感恩等传统美德,从爱家人做起,逐步到爱校爱国。从生活自理意识和能力养成做起,逐步有意识引导和培养孩子的现代文明素质,如责任感、诚信意识、公平公正信念、民主法制观念,促进孩子亲社会行为形成,顺利完成个体的社会化。

坚持儿童本位理念,倡导健康的“关系”文化。家庭教育中也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教养方式。儿童本位的理念,讲究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平等尊重,而不是事事“以孩子为中心”,培养未来的“小霸王”“小公主”。坚持儿童本位,是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在身体机能、认知水平、情绪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和谐发展。坚持儿童本位,提倡家庭教育中选择并推行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做个温和理解型的父母,凡事多尊重孩子,任何与孩子有关的决策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考虑孩子的意见。坚持儿童本位,就要做到对儿童不过高期望,尊重社会与家庭现实,考虑儿童实际能力,对儿童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可能乃至错误有足够的包容意识和宽容能力。

实施因材施教策略,重视个性的“成功”文化。科学意识是所有做法均应适宜于每个孩子个性特点,而且是每个孩子可以接受的。“要始终坚持儿童为本,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和个性,创设适合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和生活情境,努力把握家庭教育的规律性”。[8]家长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教育,尊重孩子自身的主体意识,而不是通过教育把孩子变成“某类人”,要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人的价值实现模式的多样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和价值观,尊重孩子个性化的选择和追求,让每个孩子都能实现其自我的价值,才是真正“成功”的家长。

参考文献

[1]朱家雄.鱼是最后一个知道自己是生活在水里的[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年第7、8期,4—6.

[2]邓李梅.我国传统教育价值取向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J].理论界,2008.11:173—174.

[3]朱家雄.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视角看学前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应性问题(八)[J].幼儿教育,2015(10).

[4]李子勋.李子勋解惑中式教育特有的“补偿思想”和“心理哲学”[DB/OL].https://www.aiweibang.com/yuedu/31489923.html,2015-05-28.

[5]高翔,黄莉.基于儿童核心素养的园本课程建设[J].教育科学论坛,2016(4):59—62.

[6]杨小华.核心素养研究进展及其前瞻[J].教育月刊(中学版),2015(9):51.

[7]荣中逵.家庭教育:你在传统文化中做了些什么?——论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6,54—57.

[8]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www.moe.edu.cn/srcsite/A06/s7053/201510/t20151020_214366.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