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算业务概述
清算指在同一银行内部或不同银行间通过账户进行债权、债务清偿的全过程。清算与银行支付行为密不可分,一般也称为支付清算。
支付清算业务按其服务的地域范围可以分为:本地清算和国际支付清算。本地清算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内银行间通过开设在央行或央行指定的银行账户办理国家内或境内支付,用于清讫双方债权债务的过程和方法。国际支付清算是国际银行间通过账户或有关货币当地清算系统,在办理国际支付业务中,用于清讫双方债权债务的过程和方法。
支付清算过程一般涉及如下几个基本要素:
(1)清算账户
在支付清算过程中,常见账户类型为往户(也称为VOSTRO账户)和来户(也称为NOSTRO账户)。往户是账户行(指受理开户的银行)以开户行(指申请开户的银行)名义开立的账户,是正式账户,具有法律效用。来户是开户行以账户行名义自设的维持账户,也称之为影子账户,不具有法律效用。
(2)传输网络
传输网络指银行间完成支付清算业务所基于的网络通信环境。有以下两种常见的传输网络:
1)SWIFT网络。SWIFT全称“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成立于1973年,是一个国际银行同业间非营利性的国际合作组织。SWIFT网络指基于IP协议的SWIFT NET专有网络通信平台,该网络由SWIFT组织提供和运营,可以为SWIFT会员提供安全的SWIFT报文交换和文件传输。
使用该种网络环境的支付清算系统有:欧洲的TARGET2(欧元跨国实时全额清算系统)、英国的CHAPS(伦敦自动清算支付系统)、中国香港的CHATS、新加坡的MEPS+(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电子支付系统)和澳大利亚的SWIFTPDS(澳元清算系统)等。
2)自建封闭式网络。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监管机构,基于金融信息安全等因素,采用自建网络的方式联通本国境内的银行,实现本国或地区的金融信息通信。
使用该种网络环境的代表有:马来西亚的RENTAS(马来西亚银行间清算系统)、中国人民银行第二代支付系统等。
(3)支付媒介
支付媒介指银行间进行支付清算业务所采用的通信语言和报文载体。一般有以下两类常见的报文体系标准:
1)SWIFTFIN(核心存转报文传递服务)报文标准。由SWIFT组织设计和提供,是目前全球金融机构广泛使用的报文标准。
2)ISO20022报文标准。ISO20022报文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制定的最新、最先进的金融行业标准体系。
(4)身份识别代码
身份识别代码指银行间进行支付清算业务时在特定的网络环境和支付媒介中所使用的身份代码。目前有以下几种常见的代码:
1)SWIFTCode(代码)。该代码是由SWIFT组织提出并被ISO通过的银行识别代码(其原名是BIC,Bank Identifier Code),由8位或11位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组成。
2)各国或地区监管机构自己设计的代码。例如中国人民银行设计并在中国人民银行第二代支付系统中使用的12位的CNAPS号、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设计并在FEDWIRE(美联储备电子调拨系统)大额系统中使用的9位的ABA号等。
目前国际上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支付清算模式:
1)实时全额结算(Real Time Gross Settlement,简称RTGS)。该种清算模式目前主要为各国大额系统所采用,例如:中国人民银行第二代支付系统CNAPS2、美国的FED-WIRE、欧洲的TARGET2、中国香港的CHATS等。
该清算模式为:当清算系统收到报文时,只有当发起行在央行账户上有足够资金,足以支付报文中金额时,该笔报文才被实时记账,记账成功后,再转发报文给接收行。若账户上资金不足时,则报文进入排队队列,等待资金充足时,报文才能得到清算和转发。一般情况下,参与者可根据需要调整排队报文的顺序或撤销业务。
2)实时多边净额结算(Real Time Net Settlement,简称RTNS)。该种清算模式目前主要为美国CHIPS系统所采用。
图2-10 RTGS清算流程
该清算模式为:引入拨付初始余额和复杂的配对、轧差技术,对支付指令连续进行多边撮合、轧差和清算。当账户上的资金充足时,可以使用账户上的资金进行资金清算,此时与RTGS类似。当账户上的资金不足时,就采用配对、轧差技术进行撮合。RTGS清算流程如图2-10所示,演示了RTGS和RTNS的清算效果:A银行账户有30$余额、B银行账户有10$余额、C银行账户有30$余额时。A需要给B支付40$、B需要给C支付20$、C需要给A支付40$。在此种场合下,若使用RTGS清算模式,则所有的支付指令都不能被清算。但是若采用RTNS清算模式时,清算系统将对A、B、C采用多边撮合、轧差,根据撮合、轧差结果可以获知:所有的支付指令都可以转发。最终A账户上余额为30$、B账户上余额为30$、C账户上余额为10$。
3)净额批量结算(Bulk Transfer Net Settlement,BTNS)。该种清算模式在一些国家的小额清算系统中可见。例如:欧洲的SEPA小额清算系统等。
该清算模式为:在清算系统的账户上保有一定的资金额度。在某个时间场次内,清算系统对各参与银行发来的所有报文,进行逐笔的清算,清算采用的方式为:判断账户现有资金额度与报文支付金额的差值是否大于零。若大于零,清算系统则转发报文,同时把账户现有资金额度减去报文支付金额后的值作为账户现有资金额度,但是此时并没有把该笔清算的资金真实地反映到账户上。若小于零,则把报文纳入排队队列,当到了某个时间点或某个场次结束时,清算系统把该场次轧差后的金额反映到真实的账户上。
此种清算模式与RTGS的模式相比,主要差别体现在:净额批量结算对各个参与行在一个时间段内所有汇入汇出报文的金额并不实时反映到清算账户上,而只是在清算系统上进行资金额度数值的累计,只有到了清算场次时间点后,才把这段时间内的所有的汇入汇出的资金进行轧差,然后作为一笔分录计入清算账户。而RTGS则采用逐笔清算,资金实时反映到清算账户上。
2.主要清算系统介绍
(1)美国联邦储备电子调拨系统(FEDWIRE)
FEDWIRE是美国联邦储备电子调拨系统(Federal Reserve’s Wire Transfer System)的简称,由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于1918年创建。该系统连接了其下属12个联邦储备区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与财政部,通过电报的形式向各商业银行提供跨区的数据托收服务,实现资金调拨、清算净差额,是全美范围内的RTGS美元清算系统。它为CHIPS提供最终资金清算,处理美国国内大额资金的划拨业务,逐笔、实时、全额地清算资金,其所有付款为最终付款。
目前联邦储备银行提供以下两种FEDWIRE服务:
1)FEDWIRE资金交易。它是一个实时清算系统,允许成员行之间以电子化方式清算资金。成员行发送的付款指令会被逐一处理,中央银行在收到指令后会进行实时清算。所有交易都是最终的、不可撤销的。
2)FEDWIRE债券交易。它为全部有市场价值的金融债券,包括许多联邦政府机构、政府担保的企业债券和特定国际组织的债券提供生成、交易与结算服务。
只有位于美国12个联邦储备区内的银行才能通过FEDWIRE接收或发送汇款。所有使用FEDWIRE资金交易的成员银行都必须使用联邦储备银行所规定的特殊格式发送报文,每个成员银行都获得联邦储备银行分配的银行识别代码,又称ABA码。所有FEDWIRE的交易都是实时的,不可改变也是不可撤销的。
FEDWIRE资金交易在每个工作日运作21.5h,开机时间段为工作日前一日9:00PM至当日6:30PM。
(2)清算所银行间付款系统(CHIPS)
CHIPS(the 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s System)是清算所银行间付款系统的简称。CHIPS是一个实时的电子化系统,用于在成员行之间传输与结算美元付款。清算所在1970年开始使用CHIPS以简化、快捷的方式在纽约市的银行间付款。CHIPS成立之初有15家成员行,20世纪80年代末,成员行数量达到顶峰的140余家。在此之后,成员行数量因银行间兼并不断下降,目前有49家成员行。
CHIPS是全球各个国家间进行美元清算的主要渠道。全球大约95%的美元国际支付交易是由CHIPS来处理的。
CHIPS成员银行在其自有网络上使用特有的通信交换方式发送其特殊格式的付款指令。所有付款指令都经过加密处理。
自2001年初开始,CHIPS通过引入拨付初始余额和更加复杂的配对、轧差计算技术,实现了RTNS清算,比使用RTGS清算模式的美国联邦储备电子调拨系统-FED-WIRE具有更高的流动性使用效率。现在CHIPS已成为一个实时的、终结性清算系统,对支付指令连续进行撮合、轧差和清算。
CHIPS给每个直接参加行分配了一个4位数字的CHIPS Participant Number(CHIPS直接参与行行号),有时也称为CHIPS ABA Number。CHIPS直接参加行必须是在美国境内的金融机构。CHIPS给每个间接参加行分配了一个6为数字的UID(Universal Iden-tifier)。CHIPS间接参加行可以是非美国境内的金融机构。
CHIPS营业时间从前一天晚上9:00PM至当日下午5:30PM。期间工作模式如下:
1)9:00PM,CHIPS开门营业。此时各CHIPS参加行从FEDWIRE账户把资金调拨到CHIPS账户。
2)9:00PM-次日5:00PM,CHIPS正常营业。
3)5:00PM-5:15PM,CHIPS通知相关参加行,对于在CHIPS系统中无法配对的报文,让各成员行从FEDWIRE账户调拨头寸到CHIPS账户中,以便完成无法配对报文的支付。
4)5:15PM后,对于在CHIPS系统中依然无法配对的报文,则CHIPS拒绝。之后把各CHIPS成员在CHIPS账户上的余额调拨回FEDWIRE账户。
5)5:30PM,CHIPS关门。
(3)欧元跨国实时全额清算系统(TARGET2)
作为欧洲实时总额结算系统,TARGET2于2007年11月19日启用,并取代现有的TARGET系统。TARGET2以意大利中央银行、法兰西银行和德意志联邦银行开发的单共用平台(Single Shared Platform,简称SSP)为基础。这三家银行代表欧央行管理该系统。TARGET2基于SWIFT网络,使用SWIFTBIC作为成员行的身份识别代码。
TARGET2是基于SWIFT组织提供的FINCOPY服务来向参与者提供服务的。
FIN Copy服务方式如下:通过在标准SWIFT支付报文的特定场上使用特殊的FIN Copy码,实现使用该支付报文作为其本地清算的支付报文。当SWIFT组织收到带有特定FINCopy码的支付报文后,会把此报文中相关信息通过SWIFT系统报文发送给相应的央行,实现资金清算,如图2-11所示。当资金清算成功后,SWIFT组织会接着把原来的支付报文发送到收报行,同时把清算成功的信息通知发报行。
图2-11 全额清算系统(TARGET2)收发报文流程
(4)日本银行支付清算体系
日本的银行间支付系统由4个主要系统组成:一是汇票和支票清算系统(BCCS),二是全银数据通信系统(Zengin System),三是外汇日元清算系统(FXYCS),四是BOJ-NET资金转账系统。前三个系统的运营和管理由私营部门负责,参与机构在日本银行开设往来账户,用以结算彼此之间支付的净头寸。BCCS和Zengin System主要用于小额转账。而FXYCS和BOJ-NET资金转账系统主要用于大额转账。日本央行给每个FXYCS和BOJ-NET参与者分配一个4位的参与者行号。
资金转账系统(BOJ-NET)于1988年建成,它是一个联机的电子大额资金转账系统,采用RTGS结算方式,也是日本支付结算系统的核心。BOJ-NET由两个子系统组成:一个是用于资金转账的BOJ-NET资金转账系统;一个是用于JGB结算的BOJ-NET JGB服务系统。
外汇日元清算系统(FXYCS)是1980年建成的大额支付系统,FXYCS系统处理跨境金融交易所产生的日元支付,这些跨境金融交易包括外汇交易、日元证券交易和进出口贸易的支付。FXYCS由东京银行家协会(TBA)拥有。它的自动化系统是BOJ-NET的一部分。
3.清算相关业务流程概述
支付清算过程涉及跨银行跨时区,为提高其发生异常情况下的处理效率、防范资金风险和最大化资金使用效率,引入了销账、查询查复和流动性控制业务流程。
(1)支付清算业务流程
支付清算业务流程主要由支付指令接收和校验、借方逻辑处理、贷方逻辑处理、支付指令处理四个阶段组成。各个处理阶段包含的功能可以归纳为图2-12。
支付清算业务流程一般分为:汇出、汇入和转汇。(www.xing528.com)
1)汇出业务流程。汇出是指银行根据客户付款指示要求,把资金从客户账转移到银行的过程,汇出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图2-12 清算相关业务功能模块
一是客户通过银行网点或银行的渠道系统提交汇款申请。
二是在支付指令接收和校验阶段,银行接收汇款申请,进行相应的校验,如重复性检查、合规性检查等。
三是在借方逻辑处理阶段,根据客户提交的账号和汇款要求,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货币转换、客户账户资金是否充足等资金风险控制和起息日判断。
四是在贷方逻辑处理阶段,根据客户提交的收款人信息,判断支付路径,根据支付路径决定贷方账号;根据收款人所在银行以及国家信息,进行单双电判断和贷方起息日判断。
五是在支付指令处理阶段,根据上述各个阶段的判断结果,决定收费大小并完成账务处理。然后根据选择的路径信息,生成合适的支付报文信息并发送。
2)汇入业务流程。汇入是指一家银行根据另一家银行指示要求,把资金从银行转移到客户账户的过程。汇入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一是银行通过SWIFT网络或本地清算系统收到对方银行的支付报文信息。
二是在支付指令接收和校验阶段,银行接收支付报文信息,并进行相应的指令解析和格式转换,然后进行相关校验,如重复性检查、合规性检查等。
三是在借方逻辑处理阶段,依据支付报文中相关信息,判断借方账号、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货币转换、借方账户和付款人信息是否一致等资金风险控制和起息日判断。
四是在贷方逻辑处理阶段,根据支付报文中的信息,获取贷方账号;根据获取的账号决定是否需要货币转换。
五是在支付指令处理阶段,根据上述各个阶段的判断结果,决定收费多少并完成账务处理。
3)转汇业务流程。转汇是指境内外同业银行通过清算系统或SWIFT发来付款指示,委托中间银行将其汇款通过清算系统或SWIFT转付至境内外另外一家同业银行的支付业务。
转汇业务处理流程是把收款业务流程和汇款业务流程进行了组合。如图2-13所示,银行A执行的是汇款业务流程;银行C执行的是收款业务流程;银行B执行的是转汇业务流程,即从汇款行银行A接收支付指令,经过处理后,发送支付指令给收款行银行C。
图2-13 转汇业务流程
转汇业务流程处理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是在支付指令接收和校验阶段,从发报行接收支付指令,并进行相应的指令解析和格式转换,然后进行相关校验,如重复性检查、合规性检查等。
二是在借方逻辑处理阶段,依据支付报文中相关信息,判断借方账号、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货币转换、借方账户和付款人信息是否一致等资金风险控制和起息日判断。
三是在贷方逻辑处理阶段,根据支付报文中的信息,判断支付路径,根据支付路径决定贷方账号;根据收款银行以及所在国家信息,进行单双电判断和贷方起息日判断。
四是在支付指令处理阶段,根据上述各个阶段的判断结果,决定收费多少、并完成账务处理。然后根据选择的路径信息,生成合适的支付报文信息并发送。
(2)销账业务流程
销账指开户行对账户行定期发出的往账账户动账明细,与其设立的来户动账明细进行逐笔、逐项核对的过程。该过程中,通过动账明细的核对,有利于防范资金风险,以便及时和尽早发现支付信息丢失或被异常处理等问题。
SWIFT组织提供标准的MT950/MT940对账单。同时不同的本地清算还可能提供不同格式的核对文本。
(3)查询查复业务流程
查询查复指一方银行对支付清算过程中发生的不明事宜(如受益人户名有误)或销账过程中核实出的有异议的借贷记款项,向另一方银行致函,进行查询,被查询银行进行相关处理后进行查复的过程。该过程具有法律效用,是双方银行互相制约的手段。该过程有利于在防范风险的情况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目前国际上主要存在两种常见的SWIFT查询查复报文类型和流程,一类是SWIFT标准的FIN报文(MTn95/n96/n99)类型,另一类是SWIFT最新的E&I查询查复标准。此外,由于各本地清算系统实现机制不尽相同,因此有些本地清算还提供自有特殊的查询查复流程。
由于查询查复的报文格式、处理流程、时效性各不相同,因此对于同样的一笔支付报文,可能面临着被不同的查询查复流程处理。面对这样的状况,需要在设计支付清算系统时考虑采用通用接口数据模型来屏蔽查询查复的报文格式差异,还需设计包括自动应答或手工应答的可配置的应答流程,以面对查询查复系统的时效性差异。
(4)流动性控制业务流程
银行资金流动性过低,清算账户余额不足支付,将会影响支付业务的及时处理和社会资金的周转。流动性过高,清算账户保留大量余额,将会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成本,降低盈利水平,而且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货币使用效率。流动性控制就是指通过监控和预估当日或未来一段时间内来户的使用情况,来获知往账账户当日或未来一段时间的使用情况,从而为最大化往账账户中资金使用效率提供参考。
为了给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支付清算服务,开户行会在不同地区的账户行开立往账账户,并存放适量的铺底资金。此时,流动性控制系统需要支付清算系统及时提供数据,以便决定和预估不同往账账户间的铺底资金数量,获得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率。
(5)示例
下面是上述各个业务处理流程的一个简单示例。国际支付处理流程如图2-14所示,收报行在发报行开立往账账户。
图2-14 国际支付处理流程
1)发报行应客户汇款要求,发送支付报文给收报行。
2)收报行收到支付报文后,发现其中受益人信息有误,因此,向发报行发起查询电。
3)发报行收到查询电后,根据查询电中相关信息找到原始支付报文。银行根据内部处理流程,对查询电和支付报文进行相关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形成查复电,然后把查复电发送给收报行,指示收报行修改相关受益人信息,或是要求收报行进行报文撤销并退还资金。对一笔支付报文,该查询查复过程可以进行多次。
4)发报行在日终时,给收报行发送对账单,供收报行核对账务明细,以便确保双发收发的支付报文没有遗漏和保证双方的记账准确。
5)收报行进行流动性控制,日间实时统计与发报行间的支付报文交易,以便监控和分析自己开立在发报行的往账账户的资金变化情况,防止账户资金不足引发支付的失败和罚息等事宜。
在全球支付的背景下,需要充分利用销账、查询查复、流动性控制来提高支付的处理效率,同时最大化资金使用效率,并保障资金风险。
4.全球化时代的清算需求要点
全球化的支付清算系统应能接收各类支付指令,通过连接境内外各清算系统及代理行,完成银行自身及客户各类交易项下的资金收付。而如何支持和满足不同国家的支付清算体系和监管要求,如何实现安全高效、全天候不间断运营、全球直通化处理以及定制化的支付服务,也成为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支付清算系统应能实现如下目标:
(1)安全高效性
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体系是全球经济金融正常运行的基础,它对于方便生产生活、加速社会资金周转、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支付清算系统是金融机构行使支付中介的基本工具,其运行效率反应银行支付能力与支付质量,而银行的这种能力与质量是金融体系运行及金融稳定状况的表现之一,一旦出现系统运行障碍,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及声誉,其所产生的连带性负面效应将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而一个不稳定的金融体系将会撼动经济与社会稳定。
(2)提供统一服务
全球化的支付清算系统需要整合各类支付功能,为银行内部各系统提供统一的支付服务。通过建立各类支付业务的统一“规则”,对内实现全球支付业务集中处理,降低操作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对外实现强化产品创新能力,为客户提供多渠道、高质量、高效率的支付服务。
为提供统一的支付服务,系统应对各国清算系统业务流程上的差异进行封装,兼容大额支付业务、小额批量支付业务、实时支付业务在流程上的不同以及借记支付、贷记支付业务在处理逻辑上的不同,提供业务流程和处理逻辑的参数化定制功能。
(3)数据集中处理
为满足银行全球服务的战略目标,支付清算系统应支持全球支付信息共享、支付指令集中处理,以及集中的流动性管理、风险监控、产品参数化定制。
支付指令的集中处理需要解决不同清算系统报文类型和银行身份识别代码的兼容性问题,使不同的报文能进行格式和内容的准确映射和转换。例如在SWIFT网络上,使用SWIFTFIN报文进行传输,使用SWIFTBIC码作为身份识别代码,而在美国FED- WIRE网络上,使用FEDWIRE特殊报文进行传输,使用ABA码作为身份识别代码。当一笔支付报文,需要从SWIFT网络跨境支付到FEDWIRE网络时,需要实现这些不同报文格式和银行识别代码的识别和转换。
图2-15演示了转汇行B以SWIFTBIC身份从SWIFT网络收到一笔SWIFTFIN支付报文,根据支付报文的信息,把支付报文通过FEDWIRE网络以FEDWIRE特殊报文格式发送到报行C。
图2-15 SWIFTBIC业务流程
为此,支付清算系统需要设计一个具备前瞻性、先进行、强壮性和可扩充性的通用支付数据模型,并可通过动态参数化的方式进行灵活配置,以便能够面对未来支付报文类型的不断变化。
(4)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
全球化的支付清算系统能提高银行支付效率,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通过建立统一的标准化接口,实现支付交易信息与资金头寸信息同步传送和支付交易的STP处理,借此实现支付服务的全球化、标准化、实时化和电子化。
支付清算系统支持各个国家的不同支付渠道(如大额本地清算系统、小额本地清算系统等),在处理支付业务时会面临多个支付清算路径的选择问题,因此需要提供智能路径选择功能,以便依据清算系统的地域差异、时区差异、运营时间差异、费用差异、STP时效差异等进行灵活的规则配置和自动选择,为客户提供差别化服务。
(5)满足内控合规需要
支付清算系统可以实现银行清算账户的集中管理和统一布局,外汇资金头寸的实时监控,集中调拨与分配,具备重报甄别、反洗钱检索、监管数据报送、黑白名单管理、头寸检查配对、借记授权等功能,并通过参数配置和实现逻辑分层支持不同的业务场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