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推动力在于广泛地引进,包括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引进西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进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引进西方艺术文化生活方式等。与之相对的是,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经济的“走出去”显得十分迟缓,1984年之前,中国每年对外直接投资不超过1亿美元,直到2001年加入WTO后,对外直接投资才开始高速增长。根据商务部数据,2013年,我国企业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跨国并购交易量达到288起,涉及7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个行业大类,实际交易总额达到502亿美元。安永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投资者共对6128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达1160亿美元,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三位。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落地,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可能进一步加快,成千上万的中资企业加快“走出去”的速度,使得中资企业的全球、跨境及海外金融服务需求与中资银行的全球、跨境及海外金融服务供给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这个矛盾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资银行的全球及海外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利用IT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增长相对缓慢的情况下,能支持中资企业的大范围快速“走出去”。
从“走出去”的产业结构来看,改革开放早期,中资企业的“走出去”集中在海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输出,对外直接投资则以能源、采矿等自然资源领域为主。近年来,随着中资企业的实力增强,中资企业“走出去”的结构越来越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覆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类别,其中商务服务、金融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和制造业位于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前列,投资形式也更加多样,除了投资控股,投资建厂也越来越多;二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对外部资源的依存度不断提高,中资企业进一步加快了对海外采矿业的投资,这部分海外投资通常分布在非洲、拉美、中东等较为偏远的地区,金融服务需求满足较为困难;三是海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输出规模越来越大,一方面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减速,国内的工程建设企业将目光瞄向了海外,另一方面,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缓慢及老龄化,部分国家普通劳工的短缺,中资企业海外投资的快速增长,都增加了劳务输出的需求。(www.xing528.com)
从“走出去”企业的性质来看,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仍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央企为主,但随着地方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强大,越来越多的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始“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特征将越来越明显。
“走出去”结构的多元化,意味着“走出去”企业的海外金融服务需求将更加丰富,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中资银行自身在机构布局、业务策略、风险管理、产品设计、服务能力等方面还未完全做好准备,使得中资银行的海外金融服务支持不足,除了海外网点的缺乏,在产品服务、风险管理等方面也都存在明显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资银行对企业“走出去”的事前调研、并购顾问、事中融资安排、事后管理支持存在着产品体系和流程上的不足,综合经营能力较差,例如对于“走出去”企业进行全球经营管理至关重要的全球现金管理业务等在中资银行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二是中资银行提供的风险规避手段不足,当前中资银行还不能有效地提供大宗商品的套期保值服务,主要业务由巴克莱、汇丰等外资银行叙做,此外,中资银行对于东欧、拉美等中等发达国家或不发达国家的货币缺乏有效的对冲汇率风险或利率风险的工具,使企业在海外的经营风险难以规避;三是中资银行对“走出去”企业的信贷支持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例如中资银行的风险偏好普遍较低、提供的信贷价格较高、监管方面对于跨境授信的限制、海外分支机构的信贷资源不足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