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索发展农村党员新机制。近年来,彭阳县坚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把农村致富能人作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要对象,基层党组织通过为他们解决贷款、地皮和农产品销路等实际困难,采取政治上信任、思想上帮助、事业上支持的办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感化教育,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逐步认识到自己发家致富是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结果,增加了他们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先富带后富的自觉性。
2003年,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县平均水平两倍以上的户占50%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思想守旧的突出问题。在《关于在全县深入开展农村党建工作“四个新”活动的实施意见》中,县委要求,各乡镇要根据各自实际,对农村党员实行设岗定责,结合每个党员的特长,采取自愿报名、民主推荐、组织确定相结合的办法,分配一些诸如林草、道路、水利工程管护,计划生育,村务公开监督等社会工作,使党员不断经受实践锻炼,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为了不断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干部、党员、致富能人的带领、带头和带动作用,县委决定2004年在中央党的建设领导小组秘书组联系的红河乡、古城镇中选择一两个重点村开展农村党建工作“3+1”试点活动。县委组织部已经制定了明确的试点工作方案。“3+1”活动,即以党支部为单位,把农村基层干部、党员、致富能人分成若干小组,按照责任制的形式,分别负责解决一些群众普遍关心、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这项活动以推进农村工作、为农民服务的方式,把农村基层干部、党员、群众三者“捆绑”起来,在农村形成了一个新型“互助组”,把党的先进性具体化,成为一种把农村党的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的有效载体。
为了把试点工作落到实处,县委要求,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把一些增收项目优先安排给开展“3+1”活动的试点村、有能力致富的党员和各种致富能人,并要继续完善农村党员联系户制度。通过项目带动、个人努力、相互渗透、不断扩大,使农村基层干部、党员、致富能人等先进分子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表。
2.探索农村党员教育新机制。彭阳县针对农村一家一户生产经营随意性大和农民居住分散等特点,大胆改革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以乡镇为单位统一固定了“农村党员活动日”,规定每月组织党员活动一次,把过去分散性、经常性教育逐步转变为集中培训教育,强化党员冬训的效果,使每年党员冬训参训率均达到90%以上。(www.xing528.com)
县委组织部每年要为农村党组织征订《共产党人》《党建论坛》等学习资料、党在农村的有关文件汇编和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建设工具书。努力改进教育方式,不断丰富教育内容,突出三个“注重”,即注重示范引导、注重典型教育和注重用“急、难、险、重”的工作环境考验党员。
第一,注重示范引导。各基层党组织每年要树立一批党员致富典型,组织党员观摩,开展致富经验交流等活动,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同时实行党员“1+1结对帮带”活动。
第二,注重典型事教育。先后在全县开展了深入学习王振举、吴志胜、沈治有等模范人物活动。“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王振举同志是彭阳的优秀共产党员,为彭阳税务事业默默奉献了几十年,在负责管理接待工作中,清正廉洁,“不抽公家一支烟、不吃公家一顿饭、不喝公家一杯酒、不坐公家一次车”。“全国造林绿化劳动模范”吴志胜同志,在担任彭阳县挂马沟林场场长14年来,带领职工和民工,培育营造针业林11.7万亩,他心系林业、扎根山区,数十年如一日,曾因公务而多次滚落山崖,四次左臂骨折,八次肋骨摔断,也曾多次受到采摘蕨菜、偷猎、放牧和毁林者的围攻殴打,仍临危不惧,用一个共产党员的豪迈气概保护了国家的财产。沈治有是本县一位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村青年,为了挽救落水儿童,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第三,注重用“急、难、险、重”的工作环境考验党员。彭阳县在修路、造林、扶贫、抢险、防治非典等重大特殊工作中,锻炼、考验,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农村优秀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城阳乡长城村党支部书记李玉荣为了建好党员活动室,一个多月没有回过一次家,使自己家里的烟叶烂掉而损失千余元,却毫无怨言。2001年,古城镇在组织群众修公路时,回族党员马俊仁顶着38℃高烧,坚持施工,最后晕倒在工地上。2003年防治非典的工作中,川口乡党委一边通过各种渠道动员在疫区的民工暂时不要返乡,一边组织党员、干部帮助在外人员中有困难的家属搞好春耕生产,安排生活,为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