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888-1941年榆林市榆阳区档案馆档案全宗指南

1888-1941年榆林市榆阳区档案馆档案全宗指南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全宗档案收集征集数量张季鸾个人全宗档案资料数量明细表注:此表根据2015年底榆阳区档案馆藏纸质档案资料案卷目录分类清点登记。1911年初,张季鸾任上海《民立报》记者,协助于右任筹划革命起义;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等重要文告。

1888-1941年榆林市榆阳区档案馆档案全宗指南

一、全宗来源简况

(一)个人基本情况

张季鸾(1988—1941),名炽章,陕西省榆林县(今榆林市榆阳区)人,中国新闻家,政论家,中国报人的杰出代表。

(二)个人主要经历及业绩

张季鸾,1901年起先后就读榆林榆阳书院、礼泉烟霞草堂、三原宏道学堂;1905年留学日本,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与陕西留日学生同盟会员共同创办《夏声》杂志;1908年从日本回国后创办《陕北》杂志;1911年初任上海《民立报》记者,协助于右任筹划革命起义;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1913年与曹成甫创办北京《民立报》;1924年任上海《中华时报》总编辑;1926年任天津大公报》总编辑;1934年倡办榆林革新工艺厂。

张季鸾是赤诚为国的志士仁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被誉为中国报界“一代宗师”和近代“陕西三杰”人物之一。

(三)全宗档案收集征集数量

张季鸾个人全宗档案资料数量明细表

注:此表根据2015年底榆阳区档案馆藏纸质档案资料案卷目录分类清点登记。案卷目录为档案数字化的“新案卷目录”。

(四)全宗档案移交接收数量

未见文字资料记载。

二、全宗构成者的活动特点

馆藏档案资料:《榆林文艺》1991第3期由榆林市政协副主席李云禎撰写的《试论张季鸾先生的人生观》《纪念张季鸾逝世五十周年及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系统地介绍了张季鸾的感人故事。

1905年,张季鸾以优异成绩考取官费留学日本,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与陕西留日学生同盟会员共同创办《夏声》杂志,热情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1908年,张季鸾从日本回国后创办《陕北》杂志,开始新闻事业生涯。

1911年初,张季鸾任上海《民立报》记者,协助于右任筹划革命起义;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等重要文告。

1913年,张季鸾和曹成甫北上,创办北京《民立报》,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专制暴政,揭露袁世凯段祺瑞丧权辱国、复辟帝制的罪行,为此两度入狱。(www.xing528.com)

1924年,张季鸾任上海《中华时报》总编辑,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926年,张季鸾与胡政之、吴鼎昌接办天津《大公报》,任总编辑;“九·一八”事变后,他以民族大义为重,强烈反对成立伪满洲国;1934年,《大公报》副刊《国闻周报》突破国民党新闻封锁,连载介绍苏区土地制度文章,创办《赤区土地问题》专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大公报》连续发表范长江的长篇通讯《中国的西北角》,首次向全国公开报道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七·七”事变后,《大公报》披露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内容,激励团结抗战的民族精神

1934年,张继鸾回到榆林为父亲举行百年冥诞仪式,并先后到榆林中学、职中、女师进行抗战爱国演讲,率先为抗战捐资,倡导设立奖学金,倡办榆林革新工艺厂。

1991年9月,榆林市政协举行张季鸾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大会,来自国内的专家学者,省、地、市有关领导,各界人士代表和张季鸾的亲属出席大会。

三、检索查阅注意事项

(一)检索注意事项

1.全宗可使用的检索工具

全引目录、案卷级档号。

2.机读目录和手工检索工具条目的数量

2015年,制作机读目录条目30条,取代手工检索条目。

3.纸质档案数字化副本的画幅数量

纸质档案数字化副本的画幅未制作。

(二)查阅注意事项

1.档案资料鉴定的情况,未见文字资料记载。

2.档案全宗资料划分,未见文字资料记载。

3.档案资料内容向社会开放的情况,未见文字资料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