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宗来源简况
(一)全宗构成者形成和职能
1.全宗构成者形成
1950年4月,中共榆林县镇川市委员会改为中共榆林县镇川区委员会,榆林县镇川市人民政府改为榆林县镇川区公署。
1950年11月,数序排列行政区,中共榆林县镇川区委员会改为中共榆林县第一区委员会,榆林县镇川区公署改为榆林县人民政府第一区公所。
1955年7月,驻地称谓行政区,中共榆林县第一区委员会改为中共榆林县镇川区委员会,榆林县人民政府第一区公所改为榆林县镇川区公所。
1958年8月,撤区并乡,榆林县镇川区调整为榆林县镇川乡;10月,乡社合一,榆林县镇川人民公社设立。
2.全宗构成者职能
中共榆林县镇川区委员会 榆林县镇川区公所职能表
(二)全宗构成者所有曾用名
中共榆林县镇川区委员会 榆林县镇川区公所曾用名排列表
(三)全宗管理机构和档案数量
中共榆林县镇川区委员会 榆林县镇川区公所全宗档案明细表
注:此表根据2015年底榆阳区档案馆藏纸质档案案卷目录分类清点登记。案卷目录为档案数字化拆后重组的“新案卷目录”。
(四)全宗档案接收数量
未见文字记载资料。
二、档案内容与成分介绍
(一)全宗构成者基本职能
中共榆林县镇川区委员会 榆林县镇川区公所基本职能表
(二)全宗构成者主要活动(www.xing528.com)
1950—1952年,开展整风、镇反、“三反”“五反”运动,开展民主建政、社会阶级和工商业调查,没收分配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财产,实行土地、产量分户造册和征收农业税,优待烈军属,组建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登记各类身份和职业人员。
1953—1956年,贯彻执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展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实行民主办社,发展农业互助合作生产,提升互助合作组为初级合作社;实行手工业作坊、商业门店合作化和公私合营。
1956—1957年,开展审干肃反、整风“反右”、增产节约运动,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和基层组织整顿,实行农业初级社转并高级社,合并农民土地为集体所有,折价农民耕畜等主要生产资料入社,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城镇个体手工业者组建集体企业,发展城镇集体工业、商业和服务业。
1958年,贯彻执行总路线,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乡社合一管理体制,建立人民公社和发展集体经济;实行农业生产计划管理,大兴农田水利和城镇工业建设。
(三)档案文种名称列举
中共榆林县镇川区委员会 榆林县镇川区公所档案文种名称列举表
三、检索查阅注意事项
(一)检索注意事项
1.全宗可使用的检索工具
案卷目录、全引目录。
2.机读目录和手工检索工具条目的数量
2015年,制作303卷档案的机读目录5078条,取代手工检索条目。
3.纸质档案数字化副本的画幅数量
纸质档案数字化副本画幅未制作。
(二)查阅注意事项
1.档案鉴定的情况,未见记载资料。
2.档案全宗划分为永久和长期两种。其中中共榆林县镇川区委员会永久档案73卷,长期档案104卷;榆林县镇川区公所永久档案77卷,长期档案49卷。
3.档案内容向社会开放的情况,未见记载资料。
4.馆藏档案全宗号对照:1990年6月编《榆林市档案馆全宗名册》,榆林县镇川区全宗号X12;2014年3月编《榆阳区档案馆数字化项目编号》,榆林县镇川区全宗号X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