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2月21 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04 年8 月2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自200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成为我国传染病防治监督的主要法律依据。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行政法规,卫生部制定了《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规章。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确立了我国对传染病预防、疫情报告与公布、控制和监督的法律制度,是传染病防治监督的法律依据。为规范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2010年9月17日卫生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规章制定了《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该《规范》的制定实施,增强了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的操作性、规范性,为基层开展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了实务指南,在指导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3 年3 月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3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进行了修订。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包括:①组织拟订本辖区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管理要求和计划并组织实施;②上级对下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③对管理相对人的违法行为予以调查取证,提出处理意见。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职权包括:①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②责令被检查单位或个人限期改进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③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www.xing528.com)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有关部门卫生主管机构应设立传染病管理监督员,其职责为:①监督检查传染病防治法的执行情况;②进行现场调查,包括采集必需的标本及查阅、索取、翻印复制必要的文字、图片、声像资料等,并根据调查情况写出书面报告;③对违法单位或个人提出处罚建议;④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卫生主管机构交付的任务;⑤及时提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措施的建议。
对传染病卫生监督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①监督覆盖率;②卫生监督行为符合法定程序;③卫生监督执法文书制作符合规范要求;④传染病报告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