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策略介绍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策略介绍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园教育活动是由教师,幼儿,教育活动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环境等诸多要素构成的,而其中幼儿与教师是两个紧密联系、互为主体且不断相互作用的要素。主要评价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包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情感语言、动作等。③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互动程度。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策略介绍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1.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含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是指根据教育目标,与运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幼儿园所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的设计方案、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过程,其目的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育活动给予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教育活动朝着预期目标发展,以达到最终促进幼儿和教师发展之目的。

2.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1)对教师“教”的评价。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由教师,幼儿,教育活动目标、内容、组织形式、环境等诸多要素构成的,而其中幼儿与教师是两个紧密联系、互为主体且不断相互作用的要素。因此,评价幼儿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评价教师的教学方式,即评价教师的教育活动设计是否有利于幼儿学习方式的开展;教师设置的教学内容、采用的组织方式、创设的环境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是否更有利于促进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等。在一定程度上,一个富有实效的教育活动同样也是通过教师“有效地教”来体现的。

①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始环节,规定了教育活动预期要达到的某种效果,是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方法运用、效果评价的依据和准则。因此,教育活动的目标必须要有针对性,要符合该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根据幼儿整体、个体的不同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普遍性和差异性,体现因材施教,并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教育活动的目标还必须要有操作性,具体、明确,可操作,有指向,以便于教师和评价者的观察、鉴定和评价。教育活动的目标更要有整合性,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这种整合性首先表现在一个领域的目标可以在多个领域或活动中体现,如语言领域的发展目标可以在社会艺术科学领域活动目标中体现;同时还表现在一个领域的活动中可以包含多个领域的发展目标,如在以语言领域为主的活动中也包含有社会领域的目标。

②教育活动内容的评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该体现以下原则:既合适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故教育活动的内容首先要适宜、有效。适宜是指为幼儿选择的内容是处于最近发展区里的内容,其难易程度需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效是指内容为幼儿所喜欢,能够更快更好地使幼儿获得知识经验。其次,教育活动的内容要多元、整合。教师对教育内容的设计安排需要体现将各领域的关键经验进行有机的、自然的整合,同时亦体现将某些发展领域中的内容围绕某个主线,结合其他领域整合到某一个主题中。这种各领域彼此间整合在内容上是有内在关联并由逻辑主线贯穿的,是一种自然而有效的整合。最后,教育活动的内容还要具有自然性和开放性。在“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大背景下,强调活动内容与幼儿多方面的经验相结合,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幼儿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同时强调将幼儿现实生活中的内容演绎为教育活动的内容,从而引发幼儿愉快地、主动地、创造性地、有效地学习。

③教育活动方法的评价。对教育活动方法的评价主要看教师在教育活动方法、手段及情境创设的设计上是否体现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方式是否足够考虑了幼儿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是否能够促进幼儿在已有水平上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形式是否适宜于教学内容,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等。一句话,即主要看教育活动方法是否适宜、有效。常见的教学方法有游戏法、情境法、模仿法、谈话法、操作法、故事法、发现法、探究法、展示交流法等。首先,要看教师是否充分了解每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功能、局限性、与幼儿年龄特点的相宜程度,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灵活而优化的使用;其次,要看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是否能够使幼儿主动探究、亲身感受与体验,将已有经验与新的认知进行碰撞,进而推动幼儿的自主建构;最后,还要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否有利于提升幼儿的经验,使幼儿获得更快的发展。

对环境材料创设的评价。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中,环境材料的创设和利用既是满足幼儿探索、操作和合作交往等活动的基础条件,也是保证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有效价值的重要前提。教师对活动环境和材料的创设和提供,首先必须要与活动的目标定位、内容主题相适宜;其次,还需要这些环境和材料能在发展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具有启发性;最后,材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多媒体课件的广泛运用,教师应尽可能地调动和布置多种资源和环境,更多样地设计和使用环境与材料。

(2)对幼儿“学”的评价。

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幼儿的“学”,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进步。对幼儿的“学”进行评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幼儿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度。主要评价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在学习、探索以及表达中,幼儿表现出的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等。

②幼儿的情感态度。主要评价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包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情感语言、动作等。

③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互动程度。主要涉及对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其他幼儿和教师)互动交流状况的评价,包括活动中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与互动次数、形式、性质以及有效性等方面。

④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力。主要评价教育活动中幼儿在能力发展水平上的表现和反应,包括活动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敢于提问、经验迁移、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表达能力等。

⑤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评价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风格以及采用的倾向性学习方式和策略,包括其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个别性、独特性程度和表现等。

⑥幼儿的学习习惯。主要评价教育活动中幼儿对学习、探索活动的坚持性,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善于倾听他人、接纳他人意见以及与他人友好合作、交流协商等方面。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教育活动评价的科学性原则:要求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评价者不能单凭主观经验或直观感受来评定和判断教师的教学水平或幼儿发展的能力,而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运用有效的手段和工具来开展评价。科学性原则首先体现在评价展开之前,教师应对评价的对象、内容以及评价的依据做认真的考虑,应当明确为什么要评价、会出现什么问题、收集哪些信息和数据、采用哪些测量或评估手段、在什么时间和地点进行评价、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即充分做好评价的准备;其次,科学性原则还体现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评价方法和手段要具有相当的科学化标准,便于评价者的合理操作和实施;再次,科学性原则还应当体现在评价者必须综合考虑教育活动中各相关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实施评价,既考虑量化的评价指标又体现对质性评价手段的运用。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层含义上:

(1)评价时收集信息的渠道要全面多样,不能片面强调某一种评价方式,更不能偏听偏信。评价者可以通过观察、记录、测验、访谈等多种方式对教育活动中的幼儿和教师进行评价,同时也应当把家长评价、幼儿自评作为获得评价信息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价工作更科学、更准确。如对某一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不仅要听取领导或专家的意见,还要听取同行的意见,听取广大家长的意见,更要考查所评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收集方方面面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最后做出恰当的评价。

(2)评价的内容应反映幼儿的整体发展水平,评价视角应全面而多向,防止只关注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忽视对幼儿的学习兴趣、态度、情感、交往、学习习惯、规则意识、适应能力等其他方面的评价和考查。

(3)评价的全面性原则还应体现在要全面、充分地反映教育活动目标,反对过分强调某一些因素而忽视对其他因素的评价,避免因为评价的导向性而引起教育教学工作的偏颇。

3.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幼儿是否得到发展,教师是否得到发展,幼儿园是否得到发展,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唯一的标准。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发展,特别是幼儿的健康发展。只有用发展的观点对待存在个体差异的评价对象,确定评价对象在同类评价对象中的地位,才能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另一方面,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信息的交流、反馈,对评价指标、方法、过程不断调整、改进、完善,评价自身也会不断完善发展,以发挥其最大功效。

4.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定量评价是对活动过程和结果从量的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数量化的说明对所评价的现象做出解释。如对幼儿智力发展的评价,就常用数量化的智力商数来表示。定性评价是对活动过程和结果从质的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是通过对现象进行质的深层次的描述来做出评价。如对教师教学责任心的评价,就要从质的角度去考查和评价。数量和质量是一个事物的两方面,既没有离开数量的质量,也没有离开质量的数量。所以在教育活动评价中,要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使评价更全面、更科学,发挥其最佳的评价作用。

5.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原则

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被评价对象已完成的行为做出判断,评价的结果可以使被评价对象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学有榜样,赶超有方向,或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如评出一个好的教育活动,可以提供给其他教师学习,甚至可以进行宣传推广。若一个教育活动被判断为失败,也可以使该教师明确自己失败在何处,从而重新研究,争取成功。要使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就需要将评价和指导工作结合起来。指导是评价的继续和发展,它把评价的结果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加以认识,并根据评价对象所具有的主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帮助评价对象掌握自身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发展的方向,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应该说,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中,有对什么问题的评价,就有对什么问题的指导,从评价到指导,从指导再到评价,循环往复,是提高教育活动质量的有力保证,也是一个必需的过程。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方式

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也叫过程评价,是通过对幼儿学习进展情况的评价,进而影响学习过程的一种评价模式。这种评价主要反映在教育活动的持续进行过程中,通过了解、鉴定教育活动的进展及时地获取调节或改进活动的依据,以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它是伴随着活动的进程而贯穿始终的一种动态性评价,能够获取的评价信息量大、范围广。形成性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具有典型意义的行为表现,或积累一定的幼儿作品,了解和获取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状况和信息,以帮助教师及时地调整教育活动策略,并为进一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支持其深入学习与探究提供依据。

总结性评价也叫结果评价,是指在完成某个教育活动或某个单元性、阶段性活动之后进行的总结和评定,它与目标的达成程度紧密相关,通常是在教育活动之后实施的一种评价,它注重的是结果。

2.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是评价者用语言文字作为收集和分析评价资料,呈现评价结果的一种评价方式。“定性评价来自社会学人类学的传统,强调对现象的描述、解释和归纳,具有人文主义的价值判断倾向。”[5]

定量评价是评价者收集评价对象的数量性的实证信息,用数量化指标来显示评价结果的一种评价方式。“定量评价来自自然科学和心理学的实验传统,强调实证的求知方法,以评价结果为焦点,力求精确地测量资料,强调评价的可靠性和推断性,具有科学主义的价值判断倾向。”[6]

3.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所谓内部评价,是指参与主体进行的自我评价,如学习主体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教学主体对自我教学工作的评价等。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实践中,教师作为评价者,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评价标准对自己教学活动所进行的自我反思和评价是相当重要的。对教师而言,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分析与反思,这种自我评价是一种内在的行为,能更有效地促进其专业发展。

所谓外部评价,是指评价主体独立于评价对象之外所实施的一种他人评价。一般来说,外部评价者可以是幼儿园管理者、上级教育行政组织的管理者、同行教师、幼儿家长,甚至可以是幼儿。

思考与练习

根据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到幼儿园去观察一次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并尝试对其进行评价。

【考查要点】

(1)本单元的知识在历年教师资格考试中涉及不多,且多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多为一些基础性的知识点,这主要是因为本单元知识相对比较综合,理论性较强。

(2)本章节的内容是后面其他章节内容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学习时需要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着重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和评价策略,为后面各章节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www.xing528.com)

【真题解析】

1.(2015年下半年选择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较多使用“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这表明幼儿园教育强调( )。

A.知识取向 B.情感态度取向 C.能力取向 D.技能取向

【答案解析】B。《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目标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奠定和激发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2.(2013年上半年选择题)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最能为幼儿提供交谈机会的组织形式是( )。

A.小组活动 B.班集体活动 C.全园活动 D.个别活动

【答案解析】A。小组活动是指部分幼儿一起进行活动的形式,可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流与操作机会,减少其等待时间。

3.(2015年下半年选择题)在幼儿园阶段,不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是( )。

A.听故事 B.洗手如厕

C.和同伴一起游戏 D.学习10以上的加减法

【答案解析】D。为遏制超前教育,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内容。

4.(2017年上半年选择题)吃午饭时,孩子们吵吵嚷嚷,不能好好吃饭,李老师说:“咦,教室里怎么飞来这么多小蜜蜂,嗡嗡的好吵呀!快把它们请出去,别打扰我们吃饭。”孩子们听后变得安静地吃饭。李老师的语言具有( )。

A.教学性 B.趣味性 C.鼓励性 D.示范性

【答案解析】B。该教师的语言行为体现了趣味性。

5.(2016年下半年活动设计题)请根据下列素材,设计大班主题活动方案,要求写出主题活动的名称、主题活动的总目标、2个子活动。每个子活动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的主要环节等。

在周一早晨户外活动中,幼儿被园子里五颜六色的花吸引了,有的在指认花的颜色,红的、黄的、白的、紫的;有的在数花瓣,三瓣的、五瓣的、六瓣的;有的在争论花的名称。他们发现有的花朵长得一样,但是颜色不一样;有的花朵有香味,有的花朵没有香味……户外活动的时间结束了,幼儿还一直很兴奋地谈论着……

【答案解析】

【真题模拟】

1.下列( )不属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A.趣味性原则B.主体性原则C.整合性原则D.灵活性原则

2.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部评价比外部评价要好 B.形成性评价比总结性评价要好

C.评价应只关注幼儿的“学” D.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为宜

3.腊月后南方下了挺大的一场雪,教师不失时机地组织幼儿观看、讨论,并开展了“下雪真美丽”“雪的形状”“发生在雪地里的故事”等一系列的活动,这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 )原则。

A.启蒙性 B.生活性 C.整合性 D.灵活性

4.下面的方法中,( )是属于教师为幼儿创设一定的环境,提供充足的实物材料,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练习活动进行学习的方法。

A.范例法 B.演示法 C.讲解法 D.实践法

5.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符合( )。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综合性原则

【思考实训】

思考: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我学到了什么?如何让设计好的方案得到最有效的实施?为此,教师应该怎么做?方案实施之后教师应该如何评价和反思?

实训:

以一位幼儿教师设计好的一份活动方案为例,分析该方案是否遵循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观察这份方案的实施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推荐阅读】

[1]王文乔,胡静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黄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注释】

[1]王文乔,申利丽,申健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1-25.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59.

[3]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69.

[4]王春燕.给幼儿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50.

[5]王坚红.学前教育评价——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73.

[6]王坚红.学前教育评价——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