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处于一定的联系中,从而显示出它们的一定特征。事物性质的多样性正是由联系的多样性所决定的。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但是,认识不可能一下子穷尽事物的一切方面。我们在认识事物时,总要进行选择,这并不是虚构事物的性质,而是选择事物的某种联系。这就是选择反映的实质。
第一,认识对象的选择。认识是发展的,认识的对象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每一个时代的科学,都有自己不同的认识对象。科学研究对象的演变,自然是时代选择的结果。每一个时代都只能认识自己所能认识的东西。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不可能在牛顿时代建立,当时还不可能选择物体的微观和高速运动中的关系作为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当牛顿力学暴露出自己的局限性时,科学才选择了物质的微观低速运动和宏观高速运动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两种运动,不同于牛顿力学所研究的宏观低速运动,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另一种联系。所以,认识对象的选择,也就是选择事物的不同关系。因为人对事物有多种需要,从而规定了它同人的需要有多种联系。由于它们有多种联系,因而构成了认识的多种对象。所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要求,我们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
第二,参考系的选择。我们从不同的需要来考察事物,这实际上是选择了不同的参考系,也就是把所要认识的事物放到不同的联系中加以观察和测量,其实质也是选择不同的关系。从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物体,它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例如,观察坐在火车中的乘客,如以火车为参考系,他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考系,他则在运动。在狭义相对论中,参考系的选择显得更为重要,著名的相对论效用(“尺缩”和“钟慢”)也是由不同惯性参考系的选择而产生的。对于社会现象的认识也是如此。历史主义的方法要求把历史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过程中加以考察,例如,对资本主义的评价,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在社会主义诞生以后,仍然提倡资本主义,则是对历史的反动了。历史事件的这种不同联系,规定了它的不同性质,从而决定了人们的不同态度。考察问题的不同视角,也是不同参考系的选择,着眼于事物的不同联系。这在人类认识过程中,是普遍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说明了选择反映是人类认识的普遍特征。
第三,观测手段的选择。人类认识事物,离不开感官。但是,感官所及的范围则是有限的,必须运用作为感官延长的观测手段。要观察宇宙学所研究的大尺度天区中的现象,必须运用现代天文望远镜。要观察微观粒子的行为,必须运用各种加速器、注射器、计数器、探测器、云雾室等装备。观测手段的采用,必然发生观测手段与观测对象的相互作用。观察者所得到的观测结果,就是对这种相互作用的记录。这就决定了观测结果对观测手段的依赖性。对观察手段的不同选择,其观察结果也是不相同的。在经典物理学的范围内,人们也不能同时测定物质的定容比热和定压比热,定容和定压是不可兼得的,因而必须采取不同的观测手段。这种现象更加深刻地说明,认识的结果依赖于观测手段的选择。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中,观测手段是一种“中介”,是连接主体和客体的桥梁。通过它,主体才能引起客体的变化,同时获得客体变化的记录。观测手段的选择,就是将客体置入不同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之中。所以,这种选择的实质,也就是对客体与“中介”的相互关系的选择,不同的认识结果是对这不同关系的反映。(www.xing528.com)
第四,理论工具的选择。由观测所得到的认识,是认识的感性阶段。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不仅要采取各种逻辑加工的手段,同时还必须运用相应的理论工具。例如,在黑体辐射的研究中,维恩根据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建立了关于黑体辐射能量按波长分布的公式,在波长较短、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与实验事实符合得较好,但在长波的范围内,完全不适用。后来,瑞利和金斯同样根据经典物理学的理论,建立了关于黑体辐射能量按波长分布的公式。在波长较长、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与实验事实比较符合。而在短波范围内,则完全不适用。普朗克突破了经典物理学,引入了量子概念,建立了新的黑体辐射能量按波长(或频率)分布的公式,克服了维恩公式和瑞利—金斯辐射公式的缺陷,与实验事实完全符合,很好地解释了实验的全部结果。这一事实说明,理论工具的选择,对认识结果有着重大的影响。运用量子力学原理来研究化学、生物学促进了量子化学和量子生物学的诞生,也是理论工具的选择对认识发展的推动作用。在社会领域,采用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社会现象,必然产生截然不同的认识结果。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社会问题,才能获得关于社会发展的正确答案。运用正确的理论工具,可以正确揭示对象的真实关系,获得正确的认识,证明理论工具的选择在反映过程中的重大意义。
选择反映集中地说明了人类认识的社会性。社会的人是认识的主体。在阶级社会中,人是划分为阶级的。在同一阶级中,又划分为不同的政治集团。由于利害关系的不同,各个阶级和集团在社会实践中各有不同的目的。阶级和集团的划分,决定着实践目的选择,从而也就决定了认识中的选择。一切都是以实现实践的目的为转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发展都有自己的不同战略,从而由此生成了特殊的认识对象,提出了不同的认识任务。在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认识中国民主革命的规律,而我国的民主革命又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形式,我们党又必须以认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为主要目标。因此,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中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武装斗争的道路,所有这一切,都是时代所作出的选择,它取决于时代的实践目的。而实践目的的确定,又取决于阶级和集团的利益。因此。利益是制约社会认识主体进行选择反映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认识社会性的重要表现。
个体在认识中所作的选择,要比阶级和集团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它除受利益的制约外,个体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状态,都有重要的影响。当进入风景优美的旅游区时,画家、音乐家、诗人、地质学家、矿物学家等,他们的感受是极不相同的。植物学家、矿物学家、地质学家对它们都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不同的人将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背景,对实践中的各种不同现象,作出合乎目的性的选择,从而获得不同的认识结果,这是在认识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事情。我们平常所说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指的正是这种情形。真理是客观的,但是,谁去发现真理,并运用它服务于自己的实践目的,将依赖于认识主体的利益和选择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