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劳动的对象化与活动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劳动的对象化与活动成果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去劳动又称物化劳动,或对象化劳动。劳动者借助于劳动资料,进行劳动,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生产出新产品。它使人的劳动取得了物质的存在形式,从而实现了人的活动的对象化。可见,对象的社会属性,都是人的对象化活动所创造,所赋予的,它们都是人活动的对象化。显然,要使人成为活生生的人,必须有活动的对象,这种对象的存在,是人的活动的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劳动的对象化与活动成果

任何一个存在物都是以对象的存在为前提的。由于一切事物都是互为对象的,因此对象化也是相互的。这种作用与反作用的相互性,在自然界和社会历史中都是存在着的。当人通过对象化活动改变自己的对象时,同时也改变了自身。就是说,人的对象化活动不仅转化为对象性存在物,同时也转化为人的本性。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活动过程中的双向对象化。

对象化的第一个内容,即对象化的第一个方向,就是对象化活动转变为对象性存在。劳动产品是劳动所生产的对象,是固定在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实现,即劳动的对象化。马克思说:“劳动不仅被消费,而且同时从活动形式转变为对象形式,静止形式,在对象形式中被固定,被物化;劳动在转变为对象时,改变着自己的形式,从活动变为存在。”[16]

自然界的存在物并不都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存在的,不是直接地都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使用价值,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使人在有用的形式上去占有对象,使之具有某种效用,从而使对象成为“为人而存在”,建立它与人之间的对象性关系。

人与对象的关系是合目的性关系,对象必须服务于人的目的,否则,它就不能成为人的对象。因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所以,劳动对象化,实际上是人把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注入对象中去,使对象本身成为人的需要和目的的现象。应该看到,意识、目的、理论、思想,等等,一些观念的东西不能无中介地直接成为物质的东西,它们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实现物化。观念的物化是以劳动的物化为中介、为前提的。从活动和结果来看,劳动包括活劳动和过去劳动(死劳动)。劳动者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消耗,是发挥作用的劳动力,称为活劳动。凝结在产品中的、过去完成了的劳动,称为过去劳动,或死劳动。这些产品是在生产过程中作为物质要素发挥作用的,如厂房、机器、原料、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都是过去劳动。过去劳动又称物化劳动,或对象化劳动。劳动者借助于劳动资料,进行劳动,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生产出新产品。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过去劳动的凝结,它们同活劳动相结合,创造出新的物质形式。这种新产品、新的物质形式,就是劳动的物化。它使人的劳动取得了物质的存在形式,从而实现了人的活动的对象化。所以,在劳动过程结束后,劳动就由活的形式转化为物质存在的形式,使劳动凝结在物中,同物相结合。马克思说:“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于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过程消失在产品中,它的产品是使用价值,是经过形式变化而适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劳动物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在劳动者方面曾以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现在在产品方面作为静的属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17]

由于在劳动过程中,劳动不断地凝结在物质存在中,使这种物质存在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而同时成为社会存在,从而使自然存在拥有了从属于社会存在的属性。从形式上看,在劳动过程结束时,人的劳动是“消失”了;但是,从内容上看,它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了,物化了。它被物化到物质存在的形式中去了。这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而使自然存在成为对象性的存在,获得了社会性,取得了社会存在的资格。

实践活动,生产劳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因此,在实现人的活动对象化的时候,也就把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象化了,使在物的关系中包含着人与人的关系。所以,对象性关系不仅反映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说:“实物是为人的存在,是人的实物存在,同时也就是为他人的定在,是他对他人的关系,是人对人的社会关系。”[18]这里所说的实物,就是指人的对象。对象是为人而存在的,是人有目的的活动的产物,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表现为人与物的关系。同时,人的活动的产品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人的。通过交换劳动产品的活动,为产品创造了主体,成为他人的定在,从而发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可见,对象的社会属性,都是人的对象化活动所创造,所赋予的,它们都是人活动的对象化。

一切社会存在物,都是人的对象。不成为人的对象的存在物,也就不能成为社会存在物。因此,一切社会存在物的本质,都是人的对象化活动所创造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社会存在物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人类社会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而产生和发展的。所以,我们不能离开对象性关系,因而不能离开人的发展,考察任何社会存在物。这是对象化的第一个内容、第一种方向所告诉我们的真理。

对象化的第二个内容,即对象化的第二个方向,是人的被对象化,活动转变为人的存在。当人将他物作为自己的对象时,他也就成为他物的对象。这时,人就不是孤立的存在物,而是对象性存在物,对象的属性也就注入人的自身中去。

人的被对象化,使人成为处于对象性关系中的人,因而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处于对象性关系中的人,不是抽象的存在物,而是与对象发生相互作用的人,因而是行动中的人,它是以活动的形态出现的。马克思说:劳动“是这样的人的紧张劳动,这种人不是用一定方式刻板训练出来的自然力,而是一个主体,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19]。显然,要使人成为活生生的人,必须有活动的对象,这种对象的存在,是人的活动的客观条件。而只有在活动中,人才能表现出自己的本质力量。正是人的对象使人成为现实的人,成为活生生的人,因而成为社会的人。这是人被对象化的结果。费尔巴哈不了解人的对象性关系,不懂得人的对象性活动,因此在他那里的人,是抽象的人,而不是现实的人。恩格斯说:“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移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20]

人的活动是对象化的过程。它不仅使对象被人化了,同时也使人被对象化了。人作为有生命、理性、思维的自然存在物,他具有能动的方面,从而能够使自然人化,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为对象;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又依赖于自然界,受到自然界制约和限制,因而又具有受动的方面。人有这种受动性,是对象内化为人自身的表现和环节。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是自然界的对象化活动转变为人的存在,即人的生命活动。自然界内化为人自身,表明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具有受动性。(www.xing528.com)

作为活动的主体,人不仅要能动地作用于对象,还要接受对象的反作用,同样使人具有受动性。因此,人的受动性,就是人接受对象的反作用,不只属于人的自然属性,也属于人的社会属性。人具有能动性,只是因为他本身具有受动性。能动性表明人能从事对象化活动,因而人也是对象化活动后的产物。这又是人的受动性,被活动的对象所制约。所以,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同时也改造了自己。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自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21]。人的自然力,是他的劳动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人的智力是随着人类控制自然能力的提高而发展的,是对象化活动的产物。由于观念的东西不是外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它是从人的外部对象注入人脑的,所以,人的智力的发展,标志人的被对象化。智力的发展是无限的,因此,这种对象化的过程也是没有止境的。

人的体力的发展也是被对象化的过程。这种对象化的主要形式是工具的发展。黑格尔把工具看作人的意志的表现,“因为人有理性,所以他制造工具;工具是人的意志的首要表现。不过,这种意志自然是抽象的意志;是人对工具的自豪”[22]。意志表现为工具,可以看作人化的自然,人的观念、劳动精神的物化。但是,工具的发展同时也表现为对象向人的内化,是人的自然力的发展,从而提高了与自然物质相对立的人自身的自然力。针对劳动资料与人自身能力的相互关系,马克思说:“这样自然物本身就成为他的活动的器官,他把这种器官加到他身体的器官上,不顾圣经的训诫,延长了他的自然的肢体。”[23]劳动资料当然是工业的产物,是由人类的手所创造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24]

工具的发展同样表明:人,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的发展,由于工具、机器等劳动资料是物化的智力,因此,它不仅反映了人的体力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人的智力的发展。这种发展是人逐渐被对象化、对象日益向人自身内化的客观过程。劳动资料的发展,是劳动物化的结果,表明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作用于人自身,进一步推动了人及其本质力量的更大发展。

社会财富都是劳动物化的形式。财富是由人所创造的,反过来,它又规定着人的发展,创造人的本质。马克思说:“每种形式的自然财富,在它被交换价值取代以前,都以个人对物的本质关系为前提。因此,个人在自己的某个方面把自身化在物质中,他对物品占有的同时就表现为他的个性的一定的发展:拥有羊群这种财富使个人发展为牧人,拥有谷物这种财富使个人发展成为农民,等等。”[25]对财富的不同占有,不仅创造了牧人和农民的差别,而且还创造了奴隶和奴隶主、农民和地主、工人和资本家等的根本对立的阶级本质。

物质的生产和再生产不仅生产和再生产着物质财富、劳动产品,同时也生产和再生产着生产关系。因此,不仅劳动产品是人所创造的对象,而且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也是人所创造的对象。财富反过来作用于人,从而把人对象化,对财富的不同占有规定着人的不同本质。同样地,作为人的对象,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也反作用于人,规定着人的本质,从而使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成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这种社会性质不是天生的,而是生产劳动的产物。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马克思说:“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当事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本身不过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体现者、人格化,是由社会生产过程加在个人身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是这些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26]

人在从事对象化活动,创造自己的历史的时候,同时也创造对象化活动的现实条件。这些现实条件,以致我们周围的整个感性世界,又成为人的对象化活动的对象,反作用于人自身,全面地影响人的发展。马克思说:“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例如乡村变城市,荒野变耕地等,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27]生产劳动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对象,这些对象共同地来塑造人,使他的个人获得多方面的发展。由于生产发展的时代性,决定了劳动对象化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又给人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因此,不同时代的生产方式造就了不同时代的人的不同本质。如果要使人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那么,作为人的发展的客观条件,人的对象,应该获得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因此,当我们说,人是社会人的时候,就是指人是社会劳动和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作为社会活动的承担者,人首先是生产劳动的承担者,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除此之外,人还是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等活动的承担者。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人不仅是经济关系的承担者,同时也是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的承担者。因为一切社会关系都是通过人及其活动而发生的,离开了人,任何关系都将无从发生,所以,人被对象化,就是人的社会关系,作为对象的社会关系灌入了人的本质之中。马克思说:“我决不用玫瑰色描述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28]

人通过对象化活动,创造了对象性关系。在这种活动中,人不仅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一切社会存在物,同时也创造了自己。人的本质、人的自由,既不是人的天性,也不是人的自由意志,它首先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对象化活动,不仅是社会的本原,同时也是人的本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