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形式同研究对象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创建现时代的哲学。就是说,哲学的现代化,不是在个别的概念、范畴、原理上做点修修补补的工作,而是使整个哲学的理论体系发生变更,赋予它现时代的新内容和新形势,由此构成哲学的新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真理,在它的发展史上同样会发生变革。今天,这种哲学变革时代已经开始。
哲学变革的到来,有它深刻的时代根源。第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唯物主义改变自己的形式。第二,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变更唯物主义的现实基础。在这两个根源中,更根本的是哲学的现实基础的变更,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现实基础,已经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开始改变了。这个已经开始改变的基础不是别的,正是阶级斗争。
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根本标志是唯物史观的创立。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恩格斯指出:“现代的唯物主义,它和过去相比,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其理论成果的。”[6]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的,在于它的出发点是人类的理性。它们认为,新的社会制度的实现,不是依靠无产阶级通过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而只是通过宣传和可能的示范。这些主张完全离开了现实的社会基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懂得唯物史观。恩格斯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上。”[7]唯物史观的创立,使人们认识到只有从生产关系中寻找一切社会变迁、政治变革的原因和手段,才能实现社会主义,从而使社会主义者看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伟大力量,把社会主义建立在阶级斗争这个现实的基础之上。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基础是阶级斗争,它的全部理论都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这个基础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既然我们今天全党的工作重点已经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现代化建设,那么,我们的哲学就应该建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基础上,而不应该仍然建立在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于现实基础的变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及其最终归宿,也应该相应地改变。所有的这些变更,就是哲学现代化的最深刻的根源。
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科学地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科学的世界观。现在,时代的要求是把这种结合推向新的高度,使唯物论和辩证法实现新的综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形式。这个形式是什么?不是别的,就是哲学系统论。很多主张把系统概括为哲学范畴的学者,没有从改变唯物主义形式的问题上做出概括,因而没有克服现行哲学体系把唯物论和辩证法分开叙述的缺陷。唯物论的核心是物质论,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论。从现代科学的成就来看,无论是物质论,还是矛盾论,它们都是系统论。这样,我们根据现代的“新三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最新成果,就有可能建立起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范畴体系。这也是哲学当前现代化的一个方面,而且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
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产物,它的研究对象、理论内容和范畴体系,都带有时代的特征。所谓哲学的现代化,就是使哲学适应现时代的需要,回答现时代提出的问题,概括现时代的科学成就,使它成为现时代的认识工具。哲学现代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研究,应该提到首位。在应用中发展,这是一切科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是如此,哲学科学也是如此。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同志之所以能够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根本原因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应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也在于其应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正是由于研究了新情况,解决了新问题,才提出了新理论。只有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理论内容和范畴体系,成为反映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实现哲学现代化的问题,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而首先是实践问题。它是整个时代的任务,不是由某一个哲人所能完成的,而是要诉诸全党和全体人民。
【注释】
[1][德]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版,第24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德]恩格斯:《反杜林论》(单行本),第1版,第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www.xing528.com)
[3]毛泽东:《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版,第30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德]普赖斯:《科学学译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编辑),第1版,第46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5][德]恩格斯:《反杜林论》(单行本),第1版,第14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6][德]恩格斯:《反杜林论》(单行本),第1版,第368—36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7][德]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版,第7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德]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版,第22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