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公平处事,重用员工:《管理就是带人心》,解决不公平的方法

如何公平处事,重用员工:《管理就是带人心》,解决不公平的方法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反映出某些领导在处事方面在属下看来并不公平,因此到底如何公平处事,实在是一大学问。但仅凭诸葛亮的先入之见,认定魏延事后必有歹心,所以始终不予重用。如有人因为不公平而爆发不满,那么就开诚布公地指正何处不公平,彼此商量才好。从以上不公平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来分析,则可得出消除不公平的解决方法:领导者要有一颗公心。

如何公平处事,重用员工:《管理就是带人心》,解决不公平的方法

在调查问卷中,大家一致反映“希望领导能够公平待人”。

对员工事务一律公平处理是理所当然之事,为何大家还要如此激烈呼吁?由此反映出某些领导在处事方面在属下看来并不公平,因此到底如何公平处事,实在是一大学问。

产生不公平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种:

(1)主管本身有私心。比如对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格外照顾,安排出力少而报酬多的“肥缺”,晋升也比别人快;或者对自己中意的女性格外“恩爱有加”,有时甚至不分场合地点做得特别过分。这都会让员工看在眼里,气在心上,结果严重影响公司士气。

(2)主管自身的偏见。比如诸葛亮魏延。后者本为上将,才能在当时的蜀国可谓上乘。但仅凭诸葛亮的先入之见,认定魏延事后必有歹心,所以始终不予重用。在六出祁山的过程中,魏延数次上策,均未被理睬,致使魏延心灰意冷,他后来的所谓“叛变”未必不是诸葛亮逼出来的。否则,按照魏延的意见,历史也可能被重写。从此例中我们要看到,领导者识人用人一定要全面客观,否则失之偏颇,必会影响事业发展。

(3)主管意气用事。凡事不从事业和大局着想,而只凭个人喜怒做决定,不计后果。古代的许多帝王都有这个毛病,致使能人被贬,小人迭出,政坛一片混乱。

(4)主管能力有限,不能辨别真伪,也就很难秉公办事。如明末的崇祯皇帝,将抗清名将袁崇焕以里通外国之罪凌迟处死,酿成千古大冤案,而且自己也落得个亡国自缢的下场。

下面举一些实际工作中处事不公平的实例。比如,在分配工作方面,一方面嘴唠叨个不停,一方面逼员工拿出工作成绩;或者对整日无所事事的人视而不见,却将其他杂事集中于另一人身上;或者将困难、复杂的工作分派给生手,却让熟手做些简单的工作,这都是处事不公平的实例。如果将工作的难易度分为六个等级,由老资格的人来担当D级工作,不熟练者担当B级工作,那就显示出主管处理不公平。(www.xing528.com)

同时管理两项以上工作或成品时,主管对自己较有经验或较感兴趣之项,总是付出较多的关注。此时从事另一项工作者定会察觉到主管对他的忽略,似乎不看重他,因而感觉到不公平的待遇。

责备人时如果某些人挨骂,某些人却没有,那一定会爆发不满的情绪。同样,老是拜托一个人做事,或对其他人显出冷漠的态度,这定会令人产生不公平待遇的心理。再就其他方面来看,同事眼中的优秀员工未予加薪,奖金也少得可怜,而对那些工作不好的人加薪、分红等,当然会令人觉得不公平。

如有人因为不公平而爆发不满,那么就开诚布公地指正何处不公平,彼此商量才好。

从以上不公平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来分析,则可得出消除不公平的解决方法:

(1)领导者要有一颗公心。如果真能做到像古语中说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那何愁不能铲除公司内的不公平现象呢?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公司的主要领导人带头以权谋私,那他就不能指望员工秉公办事,这个公司的风气就一定不会正。

(2)建立一套公开、公平、合理的制度。详细载明什么样的行为会受到什么样的奖励,什么样的行为又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再详细规定各部门、各职位的职责。这种制度有助于良好风气的形成。

(3)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以求能辨别真伪,秉公处事。如果一个领导人耳根子软,听甲说有理听乙说也有理,自己没有主见,就很难做到公平处事。结果埋头苦干者可能受冤枉,而巧言令色者却可能得到不应有的好处,久之就会“冷了壮士们的心”。在这一点上,要向唐太宗学习“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也就是说,遇事不要急于下结论,而要多听不同方面的意见和看法,然后再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