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历史的进步,虽然大部分农村还是以农业为主,但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广大农村也已步入崭新的时代。建设这个时代的农村文化,既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依靠新科学和高科技建设农村文化,又要不脱离农村实际和历史传统,有针对性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文化。体现在物质文化建设上,一是要加大投入,以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多地投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从全社会的角度加强和加大农村文化开发,针对农村和农民需求生产和提供优质和优秀的文化产品。三是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使农民喜闻乐见。既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又要善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形式,创造新时代背景下的先进的文化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和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下乡应该作为农村文化发展的导向标、催化剂。
(一)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农村图书和文体设施的作用
送到农村的图书只有被借阅才会产生效益,为提高农村图书的使用效益,可提倡农民书屋建设工程,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的要求,与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相结合,稳步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据了解,农民最喜欢阅读是期刊和报纸和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的具有指导作用的书籍。在送图书下乡时,要根据当地实际,送适合当地农民阅读的经济、法律、卫生、文化类图书、期刊和音像制品,做到内容丰富、服务规范、农民满意,定期进行更新。
同样,送体育器材也要立足于实用,其一,送上农村传统体育项目设施,促进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和传承,海沧区在送体育器材下乡时,给渐美村送上维修和制作龙舟的资金,因为渐美村村民最喜欢的传统体育项目就是划龙舟,直至今年,该村已连续举办龙舟赛22届。其二,根据当地农民的运动喜好来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篮球是海沧农村普遍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政府把送体育阵地作为文化下乡的主要任务,把村村有篮球场作为首要的体育设施建设目标,至2006年年底,已完成村村有篮球场的目标。这种做法得到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www.xing528.com)
(二)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蜻蜓点水式的“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对当地农村文化建设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再者,送演出、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在很多时候,对农民来说,都是一种“喂食”式的帮助,你送什么,农民就接收什么,从文化的表现形式到产品种类,选择余地都不大,针对性不强,时间长了,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也就不高。尤其是对那些走出过家门、见过世面的年轻农民来说,送到乡下的文化太不解渴了。
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是不争的事实,但农村不是文化的荒漠,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农民并非没有文化,他们中间卧虎藏龙。散布于广大农村的“乡土艺术家”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艺术养分直接来自于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是农村文化事业中最活跃的因子。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为农民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使农民成为文艺活动的主角,成为农村先进文化的践行者,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可以将先进文化“常驻”于农村,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