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的转变路径:从浙江虐童事件谈起

教育的转变路径:从浙江虐童事件谈起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温岭某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近日在媒体上披露以来,引发了公众强烈的震惊。目前这位教师在被辞退后已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而一同参与拍照的另一位教师也被行政拘留。又比如,学校管理太粗放,虐童的事情其实两年前就已有发生,但直到网络媒体上闹翻天园长才知悉。无论是教育管理还是教学方式,都应该从粗放式走向精细化。所以,面对这起虐童事件,我们都需要检视自身,都应该勉力把教育工作做精做细。

教育的转变路径:从浙江虐童事件谈起

浙江温岭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近日在媒体上披露以来,引发了公众强烈的震惊。人们很难想象,一位幼儿园老师会揪着娃娃的耳朵把他提起来,在孩子嚎啕大哭的时候她的脸上居然还挂着微笑。而在这位教师的个人空间里竟然还存有大量虐童的照片,有给孩子嘴上绑胶带的,有给孩子头上顶垃圾铲的,还有直接把孩子“倒栽葱”扔进垃圾桶的……目前这位教师在被辞退后已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刑事拘留,而一同参与拍照的另一位教师也被行政拘留

众多报道在提到这位教师虐童的动机时,都用了两个字:“好玩。”这不禁令人想起几个月前浙江某高校一位大学生在医院实习时发生的虐婴事件,那位满脸清纯的女生把新生儿的身姿调整成“装死”的样子,然后用很“潮”的网络语言、用很“萌”的口气在微博里写道:“孩纸,你肿么了?……笑死我了,居然会装死也!”轻俏的动机与沉痛的恶行之间构成了一种奇怪的张力,令人在感到愤怒的同时,也体验到了一丝荒谬感。

虐童教师的心态可以说是“懵懂”,因为她对于自己行为的性质以及可能对孩子造成的后果缺乏基本的认知和判断,是非善恶的边界在她身上体现得很模糊。这种“懵懂”酿成的罪孽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比有意而为之的激情化的邪恶在程度上要轻微,其实不然。这种把恶行视为自然常态甚至有趣好玩的“懵懂”,传递出的信息是:这位教师认知能力偏弱、道德水准低下、人性感官粗糙,是人作为有灵性的生命的整体性的溃败。

笔者无意在此对虐童教师进行道德上的口诛笔伐,而是试图追问和反思造成这种“懵懂”背后的教育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在于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粗放型阶段,我们很多教育者还是把教育看成一项大呼隆的、凑合着对付的事情。比如,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教师准入太粗放,大量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人登上讲台的弊端可想而知。又比如,学校管理太粗放,虐童的事情其实两年前就已有发生,但直到网络媒体上闹翻天园长才知悉。再比如,师范教育显然也是偏粗放型的。虐童事件中当事教师虽无教师资格证书,但她们毕竟都是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按理说,在接受师范教育的过程中,她的内心应该多少滋长出一些柔软的人文情怀,对于生命应该会葆有一份起码的尊重,那种野蛮和过于忍心的“懵懂”应该被人文“化”掉了。她即便不能成为爱心荡漾的老师,至少也应该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设定一些必不可少的禁忌,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划出一条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的底线。遗憾的是,这一切并没有发生。师范学校里当然会有师德教育,但我们知道,很多这类教育也是粗放式的,徒然具有形式意义,对于未来幼师心灵很难有什么触动。(www.xing528.com)

无论是教育管理还是教学方式,都应该从粗放式走向精细化。所谓精细化,其中的重要内容应该就是抓教育的内涵建设,注重转变育人模式,注重按照教育规律办事。以笔者粗浅的理解,重视内涵就是重视教育和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重视许多隐而不现甚至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内容。就像一座城市的“内涵建设”,不在猛造高楼大厦,而在完善下水道系统、改善空气质量、提升人们文明水平、增进居民安居乐业感。有句话叫“细节打败爱情”,其实细节也常常能打败教育,因为细节的背后是理念。倘若教育管理者、校长、教师们的教育理念不科学、不健全,那么种种缺陷就像会细菌一样疯狂繁殖。所以,面对这起虐童事件,我们都需要检视自身,都应该勉力把教育工作做精做细。精细化的教育意味着最大程度地体贴和尊重孩子们的需求,显性需求要尊重,隐性需求更要尊重——因为那是一颗颗稚嫩的心灵的需求。

2012年10月2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