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一家民间组织发起了一项活动,名为“12岁以前要做的50件事”,列举了50件少儿户外活动项目,包括:捉迷藏、逮虫子、捞蝌蚪、打水漂、放风筝、上树摘果、下水捕鱼、早起看日出、晚睡观星空,等等。这个活动的目的一目了然,就是鼓励今天的孩子们多接触大自然,不要总是埋首于书本或者沉迷于电视和网络。
这50件事,我们当年应该都是干过的。人们总习惯于说,今天的孩子太幸福了,不愁吃,不愁穿,还被那么多人宠爱着。如今恐怕不好意思再说这种话了。不得不承认,尽管我们这些成人在童年时期或多或少都有过物质匮乏的经历,但当年那种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放养”状态、“野生”状态,却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欢乐。谈起小时候的种种玩法和斑斑“劣迹”,一个个都变得眉飞色舞。没有压弯腰的书包,没有押送般的陪护,没有一天到晚头脸清爽、衣着整洁。山野是我们的课堂,河流是我们的泳池,遍地是我们的乐园。那一曲《童年》描绘的就是我们的生活和心情。当然,倘若装备了充分安全意识的我们回头去看自己“野蛮生长”的历程,会感慨当年自己没有被水淹死、没有被野蜂蜇死、没有从树上掉下来摔死……简直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席卷中国的城市化浪潮,令人目眩的科技进步,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态势,中产阶层被激发的攀比冲动,独生子女领受的过度呵护和过重压力,都推动着今天的孩子越来越远离自然,远离那些沾着泥巴、带着露珠的童年。孩子简直不像是以孩子的方式长大的,就像波兹曼所说的那样,童年可悲地消逝了。
自然对于孩子的成长究竟有多重要?心理学家李子勋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如果我们承认自然是生命的摇篮的话,那么可以肯定人的内心充满着自然的信息,所以我们应该常常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让他躺在草地上看星星,让他的小脚在溪水的冲刷中感受力量,让他在风中感受皮肤的体验。这就是自然给予人的滋养。自然蕴含的智慧比人类的智慧要高级得多,置身于自然中,孩子内心的一些东西会被唤醒。他认为没有必要过早地让孩子的世界被人为构建起来的知识系统所占据。儿童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所能采集到的信息远远超过思维已经理性化、概念化了的成年人,那些信息会滋养孩子灵性的成长。(www.xing528.com)
《论语》云:“博学于文。”其中的“文”根据熊十力先生的解释,不是指书本知识,甚至也不仅仅是指人类文化,而是指一切自然和人文现象。仰观于天,俯察于地,都是对于“文”(如天文、人文、鸟兽之文)的一种“学”。人类在其童年就是那样学习的,作为个体的儿童也一样,不应过早地拘缚于人类构建起来的言语化、概念化的知识系统中。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写道:“儿童宛如野生植物,仅靠书本学习,难以改善。他的成长是有机的、自然的。因此童年需要避免受到文明中许多病态现象的污染。”与具有极大丰富性、可能性的博大的自然相比,形成符号的文本知识其实是狭隘的。心理学认为大脑像一台高级计算机,当孩子面对自然时就像在做包括图像声音等众多信息在内的全息处理,面对书本时则像在进行文字处理。众所周知,前者需要的内存比后者要多得多,进行全息处理需要几千个G,而一本书稿的容量也无非几百K而已。
但人们总是太心急,也未免太功利,几乎是驱赶着孩子奔向非自然的羊肠小道。儿童本该是自由嬉戏的,游戏本身就是目的,可成人们却总是忍不住要把知识灌输进那些小小的脑袋。为了孩子能拥有看得见的竞争力,为了他们在人类自己构建起来的知识体系中占有优势,我们等不及,我们输不起,我们干脆利落地剪断了儿童与自然之间的脐带,只为了他们能够迅速地进入言语和概念所构成的知识领地,却完全罔顾灵性的滋养。可是,对天真烂漫的儿童来说,那些言语化、概念化的东西是什么呢?只不过是漂浮于灵性之河上的泡沫和枯叶。让孩子多接触自然,多从事一些“野玩”,对于已经不可避免被“催熟”的童年来说,至少是一个有益的平衡和补偿。
2012年5月1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