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不给学生贴标签

教育:不给学生贴标签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戴绿领巾、穿红校服、发分色作业本,其实就是给学生“贴标签”。我们不能笼统地说“贴标签”的做法好还是不好。标签是具有定性导向作用的,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因此对学生要慎贴标签,还是应多赏识,多从积极的角度进行鼓励,这样的教育共识不应被所谓的“创新举措”所颠覆。

教育:不给学生贴标签

近来几条新闻颇为吸引眼球:陕西一小学给还没戴红领巾的学生戴绿领巾;内蒙古一初中给班上成绩前50名的学生发放印有“优秀生,××房地产”字样的红色校服;江苏无锡部分中小学教师让成绩落后的学生去测智商;山东一中学根据学生成绩好坏分别发放红黄绿三色作业本……这些做法几乎受到了公众一致的谴责,像“小学生戴‘绿领巾’比抽教鞭还恶毒”“测智商的教育很弱智”等血气旺盛、掌力刚猛的文章标题也屡屡见诸媒体。

这些招人诟病的做法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学校都是有意识地根据学生成绩和表现,将他们区别对待,而且把学生间的差别显著化、标志化,从而使他们在人群中易于被识别。经过媒体聚焦和渲染,“绿领巾”“红校服”等指向性明确、可读性强、图像感突出、象征意味浓郁的标识,不但显得分外触目,而且极其刺眼,它们理所当然地引导着人们做出“不平等”“歧视差生”“伤害心理”之类的阐释。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批评甚至恶骂,校方和教师肯定会有不服,甚至还有些委屈。我们让学生戴绿领巾不正是为激励他们努力向上吗?给好学生穿红校服不正是为了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吗?给学生布置分层作业不正是既能减负又能增效吗?至于让学生去测智商,不正是因为我们教师的绩效考核跟学生成绩挂钩,被逼无奈才出此下策吗?

我并不怀疑学校在推出这些举措时的出发点是积极的,而且我也并不太认同针对这些事件的过于激烈的社会情绪反应,但是良好的初衷想要收获良性的效应,就必须建立在一个可靠的基础之上。学生之间有差异,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为什么一定要让差异性体现在狭隘的成绩的好坏上呢?为什么一定要把生情的参差多态固化为有高低之分的层级差异呢?而且还把这种层级差异以最显豁的方式展现在所有人面前?我们似乎都还没有真正理解“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句话的内涵。以我的理解,其核心不在于让每一学生个体的价值在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得到体现,而是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既然这样,建立红领巾、绿领巾之类的分别就失去了依据。曾读到一位到英国某中学蹲点学习的教师的文章,据他的观察,该校每个学生都会在与各科教师讨论后制定自己的学段目标成绩,在以后每学期的成绩报告单中,家长和学生只能看到自己的每科成绩和班级中间分,如果进度“落后”,教师要提供具体的个性化指导。也就是说,好的教育应该是鼓励学生自己跟自己比,而不是把激励的重心放在让他们从一个群体向另一个“更高”的群体攀升上面。要知道,无论是这一头的自卑感还是那一头的优越感,都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www.xing528.com)

其实会发生教师劝说学生去测智商这样荒唐畸异的事,也跟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手段过于单一刻板有关系(在这里我暂且搁置对教师价值观的评判)。我一直主张,评价教师的尺子刻度不妨大一点,完全没有必要精确到毫米乃至微米纳米,否则教师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还是上述英国学校的例子:教师晋级的依据不是论文和各种奖项,而是其个人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即每学期三项非常具体的工作目标,如带领学生参加一次社会活动等。

对学校和教师来说,良好的初衷想要收获良性的效应,离不开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戴绿领巾、穿红校服、发分色作业本,其实就是给学生“贴标签”。我们不能笼统地说“贴标签”的做法好还是不好。心理学上有一种“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标签是具有定性导向作用的,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而一个人或一群人被贴上带有消极评价的标签时,结果却是不确定的,既有可能受到激励而奋发向上,也有可能深受打击而一蹶不振,就像有人因为受到伤害而得到成长,有人却因为一点挫折而丧失信心。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很稚嫩,更容易接受标签所给予的示意。即便在被贴上消极标签时心理并没到受到某些舆论所说的那么严重的伤害,但自我激励(因反激而自励)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因此对学生要慎贴标签,还是应多赏识,多从积极的角度进行鼓励,这样的教育共识不应被所谓的“创新举措”所颠覆。

2011年11月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