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院长陈中华以前写过一篇文章《科学家的地位不如戏子》,认为科学家比演员重要,但获得的金钱和社会关注度远远不如后者,不但活着时如此,连死后的动静也有云泥之别,说明现在人们的价值观扭曲了,是“时代的悲哀”。随着近期演员王宝强离婚事件引发公众围观,这篇文章再次被人翻了出来,并把其中的观点与一个演员如此有钱、如此“霸屏”嫁接到了一起,所说的还是篇名所示的那个意思。
把演员称作“戏子”,这个陈腐的称谓已经表露出院长对演员的蔑视。抬举科学家可以,但是别动辄把另外的行当踩在脚底。院长的观点其实也不新鲜,记得二三十年前社会上刚出现一些影视偶像时,许多人尤其是科教界的人士就大声疾呼:青少年要追“科星”,不要追“娱星”。近年来大众娱乐产业更加发达,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追星”的疯狂劲儿令人叹为观止。一些科学家也走向前台,进入公众视线,发表科普演讲,参与制作节目,试图让科学更“接地气”,让科学“流行起来”。但是显然,科学的流行程度与演艺界是没法相比的,完全不在一个量级。这也是科学研究的属性决定的,我们还真不能因为科学家没法像演员那样赚大钱、受关注,就直斥社会“病态”。
想起几年前的一桩趣事。我参加一次博士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成员中有著名哲学家张世英等,这些名字在我辈听来简直是如雷贯耳。答辩结束时天色已黑,我们次第下楼。出门时我大吃一惊,外面候着黑压压一片人群,都是大学生。瞬间我恍惚了:莫非他们是张世英等哲学名家的“粉丝”?但很快我就意识到:绝不可能!此前也听过包括成中英、杜维明等名家的讲座,即便在对学术大咖认知度最高、尊崇心最甚的大学里,他们也从没有享受过如此“火爆”的迎候场面。果然,从学生们手里举着的横幅得知,再过半小时,某位著名主持人将现身这里与观众见面。好吧,尽管在我心目中张世英的份量完全碾压那位主持人,但是必须承认,“人气”更多的是一个俗文化范畴内的东西,基本上与高精尖无关。倘若哲学家、科学家硬要与演艺明星比人气,那结果一定很气人。
拿金钱、关注度或粉丝人气来“称”科学家与演员的份量,这对前者尤其不公。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其实是对科学家价值的贬低。我们也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我不在乎钱,但钱是体现我价值的尺度。这种说法颇能迷惑人,其实是似是而非。只有钱才能体现价值吗?钱相当于“价格”,科学家的成果和贡献才是其真正的“价值”。有价值的东西未必高价格,这是显而易见的,就好比空气有着无敌的价值,但它是不会被标价的。当然,我们谁都希望科学家能够获得足以与演员匹敌的收入和人气,科学家自己可以不在乎,但社会不能不给啊。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因为收入和人气是与“市场”捆绑在一起的,而科学面对的是“非市场”或者“小市场”,又或者说面对的是一个关乎人类福祉的“无边界超大市场”。所以,科学的昌明需要社会给予充分的、持续的、不急功近利的大投入。(www.xing528.com)
偶像文化、粉丝经济自有其逻辑。科学家不必与演员比收入、“曝光率”和“能见度”等,许多行业的人也都无须攀比,比如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核心追求是什么?是高素质的人的养成。“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称为“君子之乐”,这是无论什么东西都买不到的。钱钟书先生曾说,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为什么那么多大科学家对于清贫生活甘之如饴,哪怕有机会得到物质层面的“享受”也婉拒之?为什么他们得到高额奖金时,根本不考虑拿来买车、买房、买名牌包包,而是把它们投入科研、设立奖学金?为什么我们心目中钦敬的教育人哪怕在物欲横流的环境里也能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因为他们都坚持着自己那份最纯粹的“初心”,因为他们追求事业的路上能真正享受发现的乐趣、创造的快乐、成全的欣慰和成功的喜悦!
即便不说“境界”,不谈“情怀”,我们也不必欣羡他人的风光。很多人欣赏海德格尔的这句话:人,诗意地栖居。那么人怎样才能诗意地栖居?是因为金钱地位?是因为风花雪月?非也。答案就在此名言的前面半句:人生充满劳作(或译成劳绩)。著名哲学家叶秀山认为,“诗意”就是“劳作”。叶先生一个多月前刚刚去世,没有媒体的烦扰,没有那么多无谓的“关注”,安静而从容。
2016年10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