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周刊》的网上互动平台“教师话坊”十年了。在新媒体技术爆炸性发展的时代,十年时间不算短。十年之前,“天涯社区”人气正旺,“猫扑”制造的舆论热点一波接一波,新浪博客上的文字交锋正在浪尖;十年之后,BBS已不再是人们的网上家园,大多数博客早长满了荒草,甚至微博都呈现式微之势,微信成为一个把人们联结起来的更自然和更便利的方式……
十年过去了,《教师周刊》编辑池沙洲操持的“教师话坊”还活着。虽然活得有点小众,有点小心,但它的确还能把一些有热情、有思想的教师聚集在一起,认真地来谈论教育和教学,这就很不容易。
我第一次参加教师话坊的坊友聚会是2009年年底,在衢州孔庙。我知道此前在绍兴兰亭,骨干成员们有过一次面对面的交流,那一回我尚无缘参加。当时的聚会名称还不是基层教师论坛,而是叫做草根论坛暨教师话坊版主雅集。“雅集”之名,至为确当,这不仅仅指论坛的举办地大多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同时也因为这个论坛自始至终没有繁文缛节,没有冠冕堂皇的场面,没有喧宾夺主的领导,只有一群热爱教育、喜欢阅读、擅长写作、对于网络交流怀着浓厚兴趣的基层教师。这样的机缘其实颇为难得,也因此每次论坛结束时,坊友们都会期待着下一次再聚。
每次交流的话题都是池沙洲编辑在教师话坊里通过投票选出来的,我记得的主题有这么一些:怎样克服教师的发展瓶颈;教师的幸福感在哪里;分数以外的教师评价尺度如何寻觅;课程拓展之路怎么走……教师们在论坛上的言说多能给人以启发。我曾感慨,自己也算参加过一些国际学术论坛(有国内举办的,也有国外举办的),但说句实话,那些论坛大多只是一个形式意义远大于实质内容的自娱自乐的游戏,无论是发言还是提问,都不过是在走一个程式化的套路,是所有与会者彼此间一种心照不宣的“成全”罢了。但教师话坊上所发出的,都是教师们真实的声音,包括真诚的困惑和真切的体会。
教师话坊实现了报纸与读者、作者之间的互动。在我的理解中,这种互动性不仅仅体现在每期《教师周刊》课堂版“教师话坊”栏目会刊登的一些老师在网上的交流内容。把网上的文字变成纸面上的文字固然有意义,但这种从开放和动态的网络空间向相对封闭且静态的二维平面进行的内容迁移,其实只是在对网络信息执行一种剪裁和粘贴功能。互动性也不仅仅表现为编辑与作者之间沟通方式的丰富性和即时性,因为QQ群、微信群之类都能满足即时联络、议题推进、有效反馈等需要。教师话坊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不但有编者与作者、读者的互动,更推动了这三者的融合。因为这样的融合,与教师话坊发生关系的人,都会产生一种非常亲切的社区感。(www.xing528.com)
从第一次参与教师话坊聚会开始,我一直有种比较奇特的感觉,那就是所有的参与者都是与《教师周刊》心意相通之人,彼此可以放言无忌,大声争辩,肆意调侃,不客气,也不设防,但心理上却有着惊人的默契。刘波、吴笔健、裘志刚、翁奇、汪国祥、陈栋、陈升阳、朱伟森……不但名字早已熟稔,甚至心性也都已颇为了然,互相之间真的犹如一家人。去年国庆节假期,我去开化钱江源旅游,遇到一位淳朴诚恳的乡村学校校长戴金辉,聊起来才知他是2012年参加过基层教师论坛的一位坊友,顿时倍感亲切!因为教师话坊的存在,彼此之间已经发生了或深或浅的心理上的认同、精神上的寄托、情感上的依恋。这,就是“社区”的意义。
有专家预言,2031年,中国最后一份纸质报纸将会消亡。可是我有一个也许不成熟的观点,那就是有中国特色的行业报还将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大众化媒体的空间不断被社区媒体蚕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行业报是什么呢?它其实就是社区报!当然,这个社区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居民生活区,而是由职业和兴趣导向所建构起来的人员集聚地。我们的野心不必太大,但我们的信心不能丢失,只要教育报的从业者能够建好一个充满活力的教育社区,只要有一批热爱教育的人乐意在这里聚集,只要我们能用一种谦和、专业的心态去做好服务,那么教育媒体就会依然葆有发展的巨大潜力。
是不是跑题啦?我想说的其实是,教师话坊就是构建这种专业社区的重要支撑。在今天的媒体环境下,它的存在形态、媒介载体可能会有所改变,但与之相关的“场”却会一直都在这儿。因为爱教育并且愿意发言和喜欢写作的人,在这儿。
2016年6月13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