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想当然地以为,幼儿教育不过是让一些儿童聚在一块儿唱唱跳跳、玩玩闹闹而已,其中并没有什么名堂和讲究。幼儿教师主要是陪着孩子一起玩,心里存一份满满的爱也就足够了。慢慢才明白,想让孩子健康成长,仅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没有智慧的爱是笨拙的,甚至有可能是滥用的。读了沈颖洁的专著《与孩子共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实践性解读》(以下简称《与孩子共成长》)后,这种感受更深了。想成为一名幼儿教育的明白人,需要经历一个“如琢如磨、如切如磋”的过程。惟有不断地研读儿童,真正地理解儿童,才会有晶莹剔透的思想,才能绽放出有智慧的爱。
沈颖洁是杭州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的幼教教研员,她曾在浙江省级机关北山幼儿园开展教育研究,尝试过很多富有创新意义的实践,担任区教研员后也一直坚守教学一线,追逐教育梦想,是一名“幸福的儿童研究者”。
《与孩子共成长》一书是颇有技术含量的,里面很少有泛泛而谈的东西,所有内容都直面问题、重在实践。作者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日活动、基于图画书的早期阅读活动、带有驱动性的科学探索活动、关注社会性发展的主题活动、注重审美的音乐活动等五个方面出发,展开了具体教学中的各种策略、各种安排、各种环节、各种创新。而所有这些活动,指向的目标只有一个,即“守望儿童当下与未来的幸福”。我们知道,当下快乐与未来幸福,是很容易顾此失彼的,两者间似乎存在某种跷跷板效应,人们总是担心,当下的快乐无法允诺未来的幸福,而为了未来的幸福不得不牺牲掉今天的快乐。而沈颖洁认为,要守护儿童当下的幸福须践行三个信念:让孩子的一日生活充满品质、在游戏中发现儿童、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差异;要为儿童将来的幸福奠基,则应该在他们的心田里播下三粒种子:爱上阅读、享受音乐、亲历探究。
也许我的概括并不准确,我发现“自主”两个字在沈颖洁的教育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她强调环境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很看重营造“自主、宽松、有序”的氛围,让幼儿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她不希望用僵死的环节去锁定孩子斑斓的个性和参与的热情,不愿意看到幼儿游戏被异化为游戏幼儿。教育即生长,生长的过程是充满自主性的,是生命自身在寻找、在摸索、在焕发、在自我完形的过程。她在观察中反思:让孩子排成一列“小火车”,步调一致地走路是否合理?也许儿童的真实心理体验被忽略了;儿童为什么喜欢流连于盥洗室?因为那里放松的氛围催生了自主交流的欲望;儿童为什么喜欢嬉笑着躺在地上模仿小动物睡觉?也许儿童体内有着无法释放的躁动着的能量;用恩威并施的方式让孩子艰难地喝下东西是否合适?一个短期目标的实现却让孩子付出了不小的心理代价……
要理解儿童、接纳儿童、尊重儿童,教师有必要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我非常赞赏沈颖洁在前言里写到的她的研究过程是“不确定的、非线性的、去模式化的”,因为孩子的生命和成长不是机械的、线性的、单向的、模式化的,如果我们用线性的决定论的思维去面对教育问题,那该多么笨拙和武断啊!仅仅在如何看待儿童的“问题行为”这一点上,沈颖洁在思维方式上的转变就令人赏心悦目。
其一,从急于了解“怎么办”到客观探寻“是什么”。“教师需要尝试改变过去的思维模式,摒弃主观臆断,关注儿童行为发生的情境”,别太急着贴标签,因为“一旦你给孩子的行为贴上了一个概念性的标签,做出了预判的时候,观察的眼睛也就闭上了”。说得多么好!要把孩子及其行为置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悉心体察问题发生的原因,然后才去琢磨解决之道。(www.xing528.com)
其二,从纠结于孩子有没有改变到我能为孩子改变什么。在我看来,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如同“哥白尼式的革命”,意义重大。它摆脱了自我中心主义,它不再执拗地要让孩子的行为符合我们的期望,而是从对自我的反观中寻找与儿童的意欲接榫合拍的契机。不是放任自己控制欲的发作,不是在“我执”的封闭圈里打转,而是让主观意图消融在双方充满开放性的理解和对话之中。这就是“互为主体性”,这就是“润物细无声”,这就是“设身处地”。当秉持着这样的思维方式时,我们与孩子不是处于面对面的对立关系,而是肩并肩、手携手地一路同行、一道体验,我们在不断地调整中与孩子的感知系统达到了同步。
其三,从诊断孩子个性到致力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我们需要正视孩子的个体差异,面对问题时不要沉浸在“灾难性思维”中忧心忡忡,不妨运用“底线思维”,在对情况有一个理性认识的同时,确立改善的思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躲不藏,灵机应变。我们所寻找到的必定是在现实情境里最好的可能路径。
沈颖洁在书中写道:“聆听童声,解读童心,捕捉孩子在寻常时刻中的思维跳动、情感脉动,用孩子听得懂、看得见、理解得了的方式与之对话,是教师必修的专业能力。”但愿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拥有这样的智慧,都能成为一名幼儿教育的明白人。
2014年5月2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