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成长:与孩子伴随问题,读《树不必对风生气》

教育成长:与孩子伴随问题,读《树不必对风生气》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没有当过老师,自己的孩子也很小,对于中学生的“心事”其实是不甚了然的。你们都是教师,在如何应对学生的种种问题上更有发言权。《树不必对风生气》这本书中的文字,顶多只能起到一个辅助你们“读透学生”的目的。

教育成长:与孩子伴随问题,读《树不必对风生气》

我没有当过老师,自己的孩子也很小,对于中学生(主要是初中生,尤其是初中女生)的“心事”其实是不甚了然的。直到在《中学生天地》主持“来来往往”这个栏目后,读到了很多学生诉说自己苦恼的邮件,这才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着那么多心理上的困扰或者隐痛,而这些东西是作为成人的我们在跟他们粗粗接触中完全无法体会的。从那些年轻的面容中我们看不出他们内心其实并不平静,充满了潜流与漩涡,而他们也未必愿意向我们呈现自己那些隐秘的心事。也正是这些信件,召回了我对自己和小伙伴们在青春期里诸种失当表现的回忆,并且在今天一位成人的眼睛里,使那些当初浑然不觉的所作所为、所言所思作为“问题”呈现了出来。所以我说过,我只能用自己最大的诚意,尽可能地去体贴那一颗颗因为迷惘而“脆弱”的心灵。我未必能给出最接地气、最切合实际的“方子”,只能絮叨着引导他们换一个观察角度、换一种思维方式,让他们自己摆脱各式各样的困境。

你们都是教师,在如何应对学生的种种问题上更有发言权。《树不必对风生气》这本书中的文字,顶多只能起到一个辅助你们“读透学生”的目的。因为信是写给学生的,所以我总是让他们从自身找原因,而在他们萌生了“自省”意识的时候,如果有教师在旁边加以适时的点拨、提醒,无疑能加速他们走出困境,找回阳光心态。有位心理学家建议大家读他书的时候,别期望寻找现成的答案,而是要像“禅修”一样每天晚上读上几段才可能有真正的收获。我当然不敢这么想,但的的确确深信一个人在心智模式、思维方式上所得到的点滴领悟,是裨益终身的,其价值要远远超越解决了一个现实问题。一个人如果能够慢慢地培植起一种理性的、包容的、善于自省的思维能力和习惯,那他(她)就一定能拥有幸福和成功的人生。记得在胡兰成自传《今生今世》中读到过其母亲在谈及某事时说的一句话,大意是:有些东西,靠教是教不好的,还要自己会生化。抛开胡这个人如何不谈,其母的这句话倒是至真至切。“自己会生化”,这是一种思维方式上的成熟,意味着会换位思考,会举一反三,会退一步想,会自我省察,从而让自己从钻牛角尖的固执中、从单向思维的偏执中、从无自知之明的愚陋中解放出来。

事实上,我一点也不敢说孩子们幼稚,不敢摆出一副“智者”的模样去俯视或小看他们的问题,我倒是常常觉得他们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也是我们的问题:我们是否就能很自如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我们是否能够有效地摆脱方方面面的压力?我们是否陷于情障而不可自拔?我们是否屡屡被自造的想象或心魔所纠缠?我们是否对于生命充满了未必理性、未必健全的观念?我们是否经常感到无奈、感到惶恐、感到焦虑、感到失落?所以,我也许稍显狂妄地认为,这本书里面的很多文字,同样是写给包括老师、家长在内的成年人的,甚至是写给我自己的。我给孩子们的建议,何尝不是给我自己的呢?(www.xing528.com)

孩子们的心事很费思量,无论是来自同学交往的矛盾,还是来自学业成绩的压力;无论是来自青春期萌动的向往异性的情愫,还是来自家庭生态中亲子关系的乖离或畸异;无论是来自刚刚破茧而出的自我置身群体环境产生找不到合适位置的晕眩,还是来自因种种因素导致的思维上的狭隘和偏执……想要突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跨越年代与年代之间的鸿沟,真正把话说到他们心里,都是不容易的。我们只能是这样,“贴骨贴肉”地去理解他们,读透他们,并且挟带着我们自己的经验,把他们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调动全部的智能,切换观察的角度,甚至改变话语的方式,才能帮助他们“穿越生命中的湍流区”,才能如一位读过此书的教师所说的那样,“引领他们成长”。而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们自己也获得了成长。

2013年9月2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