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召开的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主题是“培养通向世界的公民”。江、浙、沪三地的校长们围绕教育国际化问题阐述他们的理解、分享各自的案例,虽无唇枪舌剑、机锋迭出的“思辨张力”,却有平等对话、坦率晤谈的“理事圆融”。
教育要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尽管中国不同区域的教育发展阶段和呈现出来的面目各异,但致力于促进孩子们成人、成才、成功的价值目标并无太大差异。通向世界,并不是指地理意义上的“走出国门”,而是文化意义上的“兼容并包”。教育的国际化,不是有来无往的“单行线”,而是互通有无的“双车道”。一句话,我们的办学需要兼有面向世界的胸襟和脚踏本土的情怀,在接纳与坚守中,在拿来与输出中,在冲突与融合中,达到育人成效的最大化、最优化。
“西学东渐之风,最先吹皱的是江南一潭春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巡视员尹后庆在主旨演讲中说。长三角地区是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沃土,在办学理念更新和实践探索方面理应走在全国前列。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我们正在多管齐下:引进国际课程、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举办国际学校、合作国际项目、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推动外语学习多样化,等等。尹后庆说,国际化不是跟风撵潮,而是为了追求与世界教育改革趋势的一致性。
论坛上一些校长提到了“包容”“理解”“多元”等观念,这些观念既是我们推进教育国际化过程中须具备的心理前提,也应该是我们的孩子在接受国际化教育后所形成的可贵素养。正是在这样一个认知基础上,校长们都强调中外融通,致力于在国际化与本土性之间寻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中国正在经历从乡村社会到市民社会再到知识型社会,这么一个城市化、全球化的转型过程,这种转型不仅意味着生活半径的扩大,更意味着生存和发展法则的重塑。我们遵循的不再是建立在家族和血缘基础上的熟人规则之类,也需要遵循陌生人通用规则以及世界规则。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说,教育国际化是对于我们正在迅速变迁的生活方式的回应。衢州二中的潘志强校长希望学生能有“中国心,世界情”。温州建设小学集团校长陈钱林并不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跑到外国去上学就是国际化,他们已实施多年的“尊重教育”在内涵上与培养通向世界的公民这一目标是吻合的。杭州外国语学校的方健文校长则谈到,他们在努力营造一种宽容大气的校园氛围。
教育的国际化不是一种“皈依”,而是在文化自主的前提下对于人类共同价值观和文明准则的尊重与接纳。我们的教育要守住自己的民族性,也要敢于把其中的优秀因子放在世界的舞台上进行观照和评估,如此,我们教育机体自身秉有的美好质素才会得到真正的唤醒和焕发。就像潘志强说的那样,“民族的”要成为“世界的”,是需要“包装”的。这其实是指一些独具自足的因素唯有在新的参照坐标里才能彰显出不可替代的本体性价值。(www.xing528.com)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无法“通向”世界的,因为我们就在世界之中。世界不是我们旁观的对象,我们无可逃避地参与着构建这个世界的景观。用苏州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林红的一个概念来表述,我们与世界之间只能是一种“浸润式交流”。因为浸润,我们彼此渗透,我们尊重差异和多元(陈钱林),我们影响和被影响的是思维方式(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黄雄)。上海协和双语学校的校长卢慧文说,如果深层的教学观念上的鸿沟无法跨越,那么无论怎么改课程表都是无济于事的。她谈到的几个“国际化”的教学观念令人印象深刻,我在此借题发挥一下。比如:千万不能让我们的孩子缺乏丰富多元的人生体验,别让他们12年的中小学时光在两点一线之间度过;千万别再因循我们已经习惯和固化了的课程重要性的排序,体育、音乐等课程其实比所谓的主课更重要。想想离开学校多年后,是什么支撑了你的生活?你跟朋友吹嘘的又是什么(可吹嘘的其实是一个人最大的亮点、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比别人多考了几分的语文、数学?还是你魅力上的优势、欣赏过的名曲、会演奏的乐器?
无论是推进教育国际化,还是培养通向世界的公民,最值得推崇和追寻的境界其实无非四个字:和而不同。
2012年11月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