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任何时代,拥抱理想都是一种美好的意欲。无论任何行业,树立理想都是一个积极的向度。虽然据说人容易高估自己所处时代的特殊性,也爱夸大自己所从事行业的价值,但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即:今天的教育惟有在远大教育理想的召唤和引领下,方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笃定,走得更坚实。
教育现代化之路从不平坦,我们正是在破解一个个难题的过程中,使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强国家、兴经济、惠民生的事业。畸重分数、经费困窘、校舍破旧、师资不稳、城乡差距等问题我们都一一面对,巨大的努力烙刻在“柯桥实验”“开化精神”“安居工程”“四项工程”“领雁工程”等一批看似简单的名称之上。减负难题、择校困局、课改实践,仍在考验着我们把教育事业推向新高度的勇气和智慧。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如果没有远大教育理想的支撑,思想会有涣散之虞,精神会有懈怠之忧,我们有可能被困在半途。昔梁启超曾谓:有时势造就的英雄,有造就时势的英雄。我们今天这一代教育工作者倒未必需要什么英雄情结,但渴望造就崭新时势的理想情怀则绝不可少。有许多事情也许是我们无法决定的,但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则完全出于自主。置身于一个不乏荆棘的改革路上,勇猛精进或能闯出一片生天,退缩萎靡则必将陷于困顿的僵局。
毫无疑问,远大的教育理想不是凭空确立的,真正的理想总是建立在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基础之上。当我们谈论理想时,现实并没有被搁置,相反它已经被预埋为我们全部思考的基础。
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理解现实并不意味着迁就现实、俯就现实;不意味着我们只能匍匐于现实境况的逻辑之下,纠缠于眼前利害的计较当中,龟缩于自我保全的掩体里面,瞻前顾后,畏葸不前,自甘无为。教育不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我们不应该无条件接受各利益方折樽冲俎所形成的格局。教育是一种公益事业,我们必须介入其中加以规范和引导,具体到校园之内甚至课堂之内的情况也是如此。今天的教育比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现状中还有很多扭曲的东西、缺失的东西、偏畸的东西。那些扭曲、缺失、偏畸,无不需要我们加以校正、补偿和平衡,而这么做的准绳和坐标就是那远大的教育理想——办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办使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的教育,办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快乐和走向成功的教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远大教育理想的可贵之处才得到彰显;因了这种理想,我们才会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才会有逆水行舟的力量和勇气。
树立远大教育理想,我们应有责任的担当。古人有云:“重担子,须是硬着脊梁骨,方担荷得去!”(朱熹)这是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素来推崇的弘毅精神。教育的事情,丝丝缕缕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诉求相关,身为教育人,我们需要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担当,需要有一种草木本心、何求人折的气度,需要有一种不迁怒、不诿过的胸怀,哪怕吃遍辛苦、受尽委屈,也要勉力做好自己的职份。每一位有所成就的教育工作者,必具超拔众人的器识、志在百年的规模和宠辱不惊的气象。(www.xing528.com)
我们还需要善于做出是非的决断和抉择。教育的问题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剪不断,理还乱,一些痼疾久治不去,有的弊病积重难返,这往往会令我们产生畏难怕烦的情绪,或者索性任其惯性蔓延。面对它们,我们不能畏首畏尾、患得患失,而是需要克服“退缩”“敷衍”“颟顸”等习性,摆脱“举一而遗二,见寸而昧尺”的短见,识大体,明优劣,做出合乎多数人利益的正确判断和选择。坦率地说,现在不少人面对教育中一些明显有违公平公正、有悖教育规律、有损学生健康成长的事情,虽然心里也会有点纠结,但往往还是半推半就或者“顺其自然”了,“但求苟安无过,不求振作有为”(曾国藩)。至于对一些恶劣的倾向推波助澜的,那就更加要不得了。
远大的教育理想与个人价值实现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教师来说,教育理想不是托诸空言的陈词滥调。有了远大理想才会有先进理念,有了先进理念才会有最佳的实践效能,先事后得,先难后获。此外,一些教师经常感到职业倦怠,能给他们持续提供动力的只能是教书育人的理想。“心无力者,谓之庸人。”(龚自珍)没有价值感的支撑,教育也就成了只为稻粱谋的工具,年复一年,心力匮乏而日渐平庸。有的教师则把注意力重心放在一己收入的多寡上,似乎个人生活的“中产”就是一个终极目标,不达则牢骚太盛、怪话连篇。其实,正如一位校长所言:幸福感是分层次的,要打破教师小富即安、守成知足这种浅层次的幸福感,教师应经过自身努力使潜能得到最高度的发挥,从用心培育成才的学生那儿见证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成功感和幸福感才是无与伦比的。
“居高声自远”,只要我们能担当责任,明断是非,实现价值,高远的教育理想就将在心里落地生根,不会轻易破碎。
2012年3月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