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小米手机后,我开始泡小米论坛。小米酷玩帮是一帮发烧友聚集的论坛,有好多好玩的东西,比如将数字信息转换为纸本文字保存。将这个功能简单、小巧的盒子连到小米手机上,就可以帮你打印出短信记录。通过小米这个平台我成长了好多,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营销方面,同学们都说使用小米有种极客范。
(访谈对象F7的部分访谈内容,2012年6月22日)
小米手机以“为发烧而生”的字眼和技术见长的特色迅速赢得大学生的喜爱,其性价比高、能够不断优化和更新。使用小米的大学生,很容易获得一种“极客范”的标签。这种“极客”身份在大学生群体中拥有很高的声望,是一种荣誉体验。这赋予了小米手机一种极高的文化意义,即使大学生用小米手机便可以获得技术达人的身份认同。发言权意味着一种权威的身份,许多门户网站都设有ICT产品的分类论坛,手机、电脑、电子书、配件等,涉及内容很广。这些论坛聚集着大量的“发烧友”,他们或讨论或分享彼此的经验,从业余到专业一应俱全。这些论坛讨论的各种妙趣横生的消费体验,让消费者和这类产品一起创造出了超出生产商们预设的“产品形象”。在论坛中活跃的发言者,充当了这类商品的消费意见领袖,带领消费者们以个人消费经验为基础对产品所投射的某种情感进行体验,充实该产品的体验文本。马费索里讨论过,在后现代城市中,随着相同感觉的产生,一个暂时的情感共同体产生了。大众聚合在一起产生了新的“审美范式”,因而就出现了一种超越个人主义的运动。人们在其中体验着强烈的狂欢,体验着移情与情感沉浸。[20]
“认同”主要是指个体将自我身份认同与另外某些身份相融合的过程。“消费达人”“技术控”这一类的称呼,比单纯的大学生更富有优越的感受。大学生在进行ICT消费实践时,往往会偏好具有一定知识、文化含量的方式,在选择这类产品时,重要的不是过程,而是对这类产品文化与表征意义的消费,这是一种重新定义社会成员身份和消费意义的过程。(www.xing528.com)
从微观视角来看,大学校园是一个高同质群体,大学生共同生活在一个场域中。校园中的“他人”所持的生活信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有着现实的、具体的、可感观的榜样作用,大学生从感性认知和理解的层面上揣摩着校园中的经验文化,从而显性或隐性地改变他们的消费内容、消费方式、生活信念、价值取向等。校园中的他人无疑是大学生群体最重要的影响群体,这个“他人”主要是同学和老师。
大学生们处于一个相对集中的学习、生活环境,高同质性使得他们的文化心理、认知、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以及对特定消费符号象征意义的解码能力趋于相似。ICT产品消费实践的内涵应该包括ICT产品的技术表征,ICT产品的精神意趣,ICT产品内容的集体性、普遍性和类型化。ICT消费实践选择是个不断变化的过程。ICT消费实践是一种身体与精神的感受,同时选择某种感受的过程也很重要。身份是一种他人导向的价值,所罗门认为,渴望的力量驱使我们将自己的身份与我们希望效仿的人的身份比较。[21]参照群体是指对个人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等形成特别重要的群体。大学生担心自我的消费表征是否受到同辈团体的认可,大学生通过ICT消费活动,转换原来的身份,获得既得体又合法的标志,并具有初步的“新型文化媒介人”群体的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