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ICT消费中的身份言说:身份认同视角

大学生ICT消费中的身份言说:身份认同视角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消费实践的演变可以粗略划分为: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77年,生存消费、抑制消费阶段;二是1977年至20世纪末,温饱消费,开启文化消费;三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发展消费、追求享受消费。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活动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意识色彩。国门的打开,让大学生发现了一个与中国社会截然不同的世界。精神文化消费成为当时大学生的主要消费内容和方式。

大学生ICT消费中的身份言说:身份认同视角

某个时代的消费,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制约,也是特定文化传统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结构、精神面貌、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大学生消费实践的演变可以粗略划分为: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77年,生存消费、抑制消费阶段;二是1977年(是年恢复高考)至20世纪末,温饱消费,开启文化消费;三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发展消费、追求享受消费。而与此相对应的身份认同的变迁是政治化的身份认同,知识、文化的认同,娱乐、消费的认同。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高度集中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控制生产并且通过再分配机制分配社会财富,计划分配和低水平的消费导致了消费平均主义。大学生们的消费体现了高度同质性特征,吃、穿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劳动色彩,着工装、穿“人民装”,像陕北老农那样,扎起白毛巾,都是他们展示自己与国家主流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表现。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活动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意识色彩。

那时,经济发展落后,尚处于生存消费阶段。客观上,大学生没有更多的条件来支持消费,没有自主消费也没有多样性的消费。主观上,在意识形态极度贬低和歧视消费的环境下,消费更多的是解决温饱,并没有进入大学生视野。人们抑制消费、贬低消费、忽视消费,与国家的指导思想相一致,所以穿打着补丁的衣服是一种美,保持本色、艰苦朴素,是一种风格、个性,是无产阶级的光荣传统。大学生向劳苦大众靠拢是通过改造的知识分子新形象,更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姿态。无处不在的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将没有消费的清苦生活当作一种“清修”,当作陶冶心灵的方式。抑制消费是那个时代大学生的一个客观现象,也是他们的主动选择。

1977年底恢复高考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物质生活逐渐好转。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已经能够满足基本的温饱,并呈现出精神文化的需求。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使政治中心进一步让位给经济中心。物质财富的增加,思想控制的减弱,使得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也进一步得到了拓展。国门的打开,让大学生发现了一个与中国社会截然不同的世界。一直批判的欧美国家,过着富裕、自由的生活,这些不由得使大学生反思,答案在哪里呢?大学生继而到国外那些思想家的著作中寻求答案,黑格尔、萨特弗洛伊德等出现在他们的视野当中。改革开放之后,政治控制的松动,给了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自我表达的自由空间,“朦胧诗”、文学社流行歌曲、摇滚乐等,这些文化消费在当时大学生中非常流行。大学生通过向外学习、对照,对内反思、表达,对社会现实和政治意识形态进行反思和批判,他们以此与思想解放、现代化建设的社会潮流相呼应,展现出这一时代大学生以“四化”建设、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精神文化消费成为当时大学生的主要消费内容和方式。这个阶段,大学生的思想文化资源不再仅仅来自于政治意识形态,这预示着政治意识形态主导的消费形式的终结。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改革开放,让人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首先看到的是与“我们”不同的“他们”的出现。之前的社会处于封闭状态,人们淹没于集体认同而不自知,当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发生碰撞,那种封闭与开放、落后与发达的对比,强烈的文化冲击和震撼,使得人们进行反思和调适是必然的。充满异质性的西方文化,为大学生建构自己新的身份认同提供了参照的可能。面对一个与国内截然不同的、新鲜的世界,“他者”的形象、“他者”的文化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他者”面前,人们直视自己,观察自己,想象自己,调整自己。此时的大学生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国外哲学文化思想。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物质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以及信息社会的来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具有学历、知识、文化,而是能够随时更新、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不断学习、具有良好素质、熟练掌握信息社会的各种技能等是综合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大学生必然注重自己综合能力的提高,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从而促进消费能力的提高。随着社会环境和条件的改善,国家促进消费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整个社会消费氛围的增强,大学生消费的内容也日渐丰富起来,呈现多元、全球化、信息化的特征。信息产品逐渐出现在大学生的生活之中,无论是饭卡、宿舍值班室的电话,还是宿舍楼道的IC卡电话,都预示着信息社会已经呼之欲出了。21世纪初期,一卡通的广泛使用,手机电脑、网络的逐步兴起,表明了信息社会的来临。而2010年后,智能手机、网购、网游,构成了当时大学生的集体记忆。社会群体追赶时尚、名牌、新潮,呈现了多元、个性的消费结构,具备了消费社会的初步特征。

大学生消费方式呈现了一个由满足生存、温饱到发展的转变,而背后的消费观念也经历了从抑制消费、开启文化消费到追求享受消费的改变。印证了孙立平教授所说:“从解决温饱问题的消费到表现个性的消费,从满足生理需要到更富于象征性、现代性的现代消费,是西方消费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也是中国当今社会消费发生的一种重要转变,可以说是一场消费革命。”[14]

20世纪末,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机制不断发生作用,我国的社会体制全面进入转型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其重要体现之一,就是消费主义的兴起,即所谓的“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的转变。[15]消费主义是伴随社会转型而产生的新的主体类型中的重要纬度。通常说来,消费的意义就是对物的使用、消耗和占有,因为物具有使用功能,所以可以被消耗、被使用。传统社会中的消费,主要是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成为社会中与不同阶级地位相联系的物的标志。而当代社会中的消费,则成为人们作为个体所拥有的独立、自由的呈现形式。消费并非直接等同于商品本身,人们利用消费行为建构的认同中具有能动性,通过消费的过程以不同的方式继承或者改变甚至反对商品的符号价值,建构起与他人相关联的意义关系。个体在消费行为中能够进行主动的选择,而不是局限于其预设的身份、地位或生活方式中。在消费认同中强调的重点是消费行为如何有意识地建构认同,而不是简单地被客观身份所决定。这与传统社会中的消费截然不同。在传统社会中,消费是被阶层决定的,人们拥有的客观身份决定其主观认同,并使其具有特定的行为方式,也决定了他采取怎样的消费行为。在消费社会中,商品的符号价值使得消费行为成为一种能动的文化实践,人们可以通过这种文化实践,来建构自己的归属和认同,其隐含的关键是意愿、兴趣、品味的差别,而并不完全是能力上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消费作为人们经济能力、消费能力、个性、品位的表现过程。“我买故我在”成为一句流行语,大众消费成为时代的文化,消费成为生活的中心。消费在这个意义上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因素的展现,它所蕴含的社会、符号、象征和认同更具有意义,也成为消费社会中社会建构与生活方式价值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的高等院校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那里经济实力雄厚,科技文化先进,信息通信便捷,各式资讯密集,消费市场较发达。当代大学生是非常活跃的消费群体,对资讯信息敏感、好奇心强、接受快,是受信息时代、消费文化影响最前沿的群体。20世纪80年代,当大多数人们还在讨论流行音乐是不是靡靡之音的时候,大学生们已经伴着录音机播放的这些音乐开始他们的翩翩舞步;在国门打开后不久,大学校园中学习外语热,涌动着出国留学的热潮;互联网进入中国之后,当大多数人还不知网络为何物的时候,校园里的大学生们已经率先运用起了各种网络产品。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大学校园,由于我国生活水平、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以及尚未加入WTO等原因,信息技术类产品在大学中并不多见。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BP机、电脑等信息技术产品在大学中逐渐受到追捧,但由于当时这些产品的价格昂贵,只有少数家境优越的学生能够购买使用,大多数的学生只能望洋兴叹。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类产品高速发展,达到了日新月异的地步,同时这些产品的价格也大幅度下降,大学校园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消费特征中。琳琅满目的各类信息技术产品在大学校园中不再是稀罕物,而是大众消费品,无处不在地渗透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休闲娱乐当中。

年轻人越来越喜欢通过参加各种娱乐团体来寻找自己的同类,如一起购物、运动旅行等,确定自己个性的方式也主要是通过消费模式的不同,如服饰、食品、装饰、发型等等,而ICT消费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2012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课题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3417位网民进行的调查显示,86.7%的人认为青少年追逐高端数码产品的情况普遍,其中40.1%的人表示“非常普遍”。[16]而这些伴随着信息化时代成长的当代大学生,也被信息技术产品经销商和媒体认为是这类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近年来频见报端的高端电子产品消费现象,在初入大学的新生中愈演愈烈,甚至发展出了新生入学“必备三件套”[17]之类的说法。排除商家的商业运作,可以看出电子信息产品对大学生存在着特别的意义。这个具有多层次、多元化价值观的群体,日益追求时尚、品位、个性、文化价值的突显,他们希望通过日常生活中使用着的电子信息产品来体现自己的精神语义。

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创立了一种通信和认同都需被重新考虑的新境地,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化正在改变着文化认同的内在性质和价值。同时,ICT已经改变了我们创造和通信的方式,这些反过来又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当代大学生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富庶的环境中成长,网络、广告和不断更新的各种电子信息产品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岁月。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用品即信息通信类产品,作为高科技产品以其迅速准确、形式多样和简便有效的特性,成为整个人类世界主要的信息传递和人际沟通手段,日益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工作和休闲),带来了崭新的生活方式。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标志,ICT产品从发明到更新都与商业竞争和企业盈利相连或者说以此为目的。作为商品,它的价值必须通过消费者的购买和消费来实现。因此,如何通过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来拓展市场就成为ICT产品生产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在这种意义上,ICT用品市场是一个分层化的市场。这样的事实是研究ICT用品对社会生活影响的一个前提。[18]ICT产品在从最初奢侈品范畴过渡到日常用品的范畴的同时,具有了一种文化、情感、精神的内涵和使命。ICT产品作为信息时代和高科技的产物彰显着时代文化。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ICT产品的社会文化象征意义比其他任何商品更具有代表性,一定程度上,ICT产品的象征意义已经大于其实用性。以ICT产品中的手机为例,2010年iPhone4在中国销售,几乎成为一场公共事件。人们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多视角、多维度的解读,涵盖全球化、信息化、消费社会、科技创新、时尚、虚拟哲学等议题。作为ICT产品中的标志性产品,iPhone手机被赋予了与世界接轨的意义,并成为与主流文化相契合的标志。

ICT消费实践全面渗透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娱乐的日常生活世界。短信交流、邮件收发、微博、微信、网络搜索、下载资料、寝室单机、联机网游等,成为大学生极其重要的集体记忆。在ICT消费实践中,他们属于先行者,熟知ICT的使用功能,在搜索、选择和使用ICT产品方面占据先锋的位置。又由于大学生群体生活时间、群居空间的特性,互动群体的特征,他们对ICT产品资讯信息异常敏锐,并养成具有相对文化品味的判断能力,且在群体中形成一定的潮流。这是ICT消费实践全面进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使用ICT产品的预先假设是使用者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平,所以这些产品最初进入市场的受众群体是以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的白领群体和大学生为主,产品的设计主要以满足他们学习、娱乐的需要为目的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ICT消费实践有了更紧密的接触,在选择、购买、使用的过程中,大学生身份认同的内涵具有了新的、不同的意义。ICT产品是全球化的一个产物,具有高科技、现代性的内涵,能掌握ICT产品咨询信息,消费、熟练使用ICT产品等都代表着一种可以跟上时代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产品的不断更新和价位的不断降低,人们对ICT产品消费越来越普及。而当代大学生,几乎与当下的信息时代、消费社会同步成长,又处于一个群体聚居学习、生活的环境,对于消费信息技术产品和搜寻这些产品信息的能力居于先锋地位,而在消费产品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上则能展现一个群体所具有的内部特征。这些信息技术类产品既是大学生时尚消费的展现,也是大学生时尚行为的物质支持。因为在消费实践过程中,大学生搜寻、选择和使用ICT产品的能力具有某种社会意义,被赋予了拥有能力的身份和地位的想象,成为消费社会的一种社会表征。结合大学生ICT产品消费实践的实际情况,本书涉及的大学生ICT产品主要指三项主要内容:一是通信类,是指与手机相关的一系列消费;二是电子阅读类,包括kindle等电子书智能终端;三是电脑及网络、游戏娱乐类,包括PSP2000等游戏智能终端等。那么,大学生是通过ICT产品消费中的哪些资源来建构自我身份的,这些资源又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形成他们的自我身份认同呢?

笔者对上述的这些现象及其背后的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查阅和整理了与之相关的文献和理论,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回应。另外,由于笔者在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一所高校工作,能够近距离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大学生,了解他们这样或那样的背景和故事。笔者参加了一个由30名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家庭环境的大学生组成的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活动,与这部分大学生进行焦点团体访谈与个别访谈,初步确立了研究的思路。同时,下沙高教园区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竞赛,各个学校之间交流的机会比较多,期间能够接触到不同学校的学生,笔者选择了4所高校(包括理工、人文财经、师范类)的大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和深度访谈,逐渐完善研究内容。

【注释】

[1]②刘献君:中国大学生组织发展研究——结构文化主义视角[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71.

[2]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N].光明日报,1999-02-25(1).

[3]参考国家统计局1999—2008年的统计数据。(www.xing528.com)

[4]《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2.6.11发布)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毕业半年后,2011届大学毕业生有14%(约70万人)处于低就业状态。

[5]薛绍聪.大学主体间文化的缺失与构建[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2:101.

[6][美]A.马赛勒等著,任鹰等译.文化与自我:东西方人的透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281-282.

[7]张静.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失位问题[J].社会学研究,2010(6):4.

[8]张莜薏.消费背后的隐匿权力[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67.

[9]陈坤宏.消费文化理论[M].台北:扬智文化,1996:79、82.

[10]张莜薏.消费背后的隐匿权力[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67.

[11]戴卫·里斯曼.孤独的人群[M].王崑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

[12]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N].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2.

[13]李斐,张荣华.文化共同体:基于大学活动性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

[14]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8.

[15]王宁.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6]薛绍聪.大学主体间文化的缺失与构建[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2:101.

[17]参见《北京晚报》2012年8月13日的报道《让父母伤不起的大学生入学“必备苹果三件套”》.

[18]杨善华,李静.ICT产品的应用和白领的白领化——一个日常生活的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08(3):1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