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着整个社会的认知,大学不再是以往的宁静校园,其日益被市场经济的浪潮所席卷,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被裹挟其中。市场经济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大众传媒迅猛发展和日益丰富,使得大学生们也反观自己的价值理想,不再将目光局限于书本之中,而是更多地将目光投放到学校之外的地方,感受时代的脉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体主义、利益为先的价值观,对我国长期以来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为主导的政治取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高等教育扩招以后,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现实的生存竞争压力使功利主义在大学生中有着广泛的市场。利益的考量是大学生们思考和行动的重要部分,他们以自身利益的得失为主要衡量标准以决定是否参与活动以及参与活动的程度。集体主义立场逐渐消退,个体本位意识逐渐成为主流。
目前在校的本科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的成长环境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物质逐步丰盛的时代。改革开放前的艰苦岁月和物质贫乏的那个年代,对于他们来讲,是老一辈诉说的遥远故事和电视、电影中出现的场景,很难有切身体会,与他们当下和未来并没有太多的关联,很难在那么沉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找寻身份认同。他们更倾向于在与自己当下生活有密切联系且轻松愉悦、自主自在的消费中寻找身份认同。
“理想主义”“家国情怀”的消退使得大学生群体的激情无法通过这些宏大叙事展示,为了向成人社会表现或传达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所在,他们急需寻找一个新的载体,一种在国家、阶级、性别、种族等宏大叙事之外,与其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文化形态来彰显其存在的独立性和合法性。作为与现代生活风格结合如此紧密的消费,成为大学生们展示自我、表达愿望的新的渠道,构成了他们身份认同的一个新的平台。
中国传统对“读书人”推崇备至,“学而优则仕”深入人心,所以“大学生”在人们的观念中具有较高地位。但是,高等教育扩招之后,大学生的人数急剧增加,形形色色的大学生使“大学生”这一身份逐渐丧失了以往的精英形象,就业困难的现状使得大学生的社会地位一再下降。对于大学生来讲,很容易对自己的身份定位产生模糊感,大学生迫切希望寻找一种明确的社会地位,但是没有进入社会这一现实,意味着大学生还没有获得职业,无法获得自己劳动所得收入,即无法通过生产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消费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寻求社会定位的途径。(www.xing528.com)
“我们寝室四个女孩,三个来自浙江、一个来自内蒙古。刚刚入校的时候,我们发现内蒙古来的那位同学两三天才洗一次澡,我们诧异了,杭城那么热的天,每天都不肯洗澡,我们认为她不爱卫生,不愿意和她说话。后来大家闲聊的时候,知道她来自内蒙古某旗下面的村,因为天气和洗澡条件限制,一般一周才洗一次澡。大家聊聊之后也都表示理解,但还是建议她每天洗澡,毕竟房间小,天气热,味道重,影响不好。她很不好意思,从来没有意识到洗澡也是问题,慢慢地,她洗澡的次数增加了。为了表达我们团结一心,我们买了四条裙子,白色的上衣、绿色的裙子。为了照顾内蒙古那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我们买的是那种长款,结果她穿很合适,我因为个子小,穿起来就像个移动的扫把,扫来扫去的,我们穿的一模一样,去食堂吃饭,在校园里逛,买东西,很拉风,也很开心。那一刻,我们有了归属感。”
大学生身份认同的本质是希望通过某种途径来展示自身的力量和思想,从而谋求自身在社会结构中的合法性和正当性。社会流动和体制性制约的松动,让大学生群体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上升可能,而又难免落入社会认同的困扰。未来职业发展和身份的不确定性,带来大学生们对自我认同的困惑。他们需要寻找到一种方式,来满足认同感和归属感。消费提供了这个舞台,他们试图通过消费文化的表现形式来展现“我是谁”,“我们是怎样的人”。大学生们试图勾画着自己未来的社会角色,并通过消费方式及个人生活方式来靠近这样的社会角色。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是个体的、微观的、自我完成的,它的核心是如何接近和融入大学生们所向往的那个社会阶层的文化。大学生群体生活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文化不再只是精英文化和主导文化,还包括各种大众文化。现在大学生们的身份建构和确认,已经不再仅仅依靠书本所学的知识、传统的观念和父辈文化。他们的视野充斥着各种类别的大众文化,这些构成了他们建构、确认以及展示自我的重要素材、途径和平台。消费仅仅是大众文化事件的一个表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