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就业压力和生源争夺愈发激烈,在此环境中熏染的大学生们也逐渐以世俗化的角度来衡量,如何通过大学期间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锻炼,寻找一份理想的工作、获得更好的生活,是他们当下的思考,较少地去拷问大学的真谛。近些年来,高校中的职称评聘、考核中科研要求的大幅度提升,让教师疲于应付。大学老师在关注自己科研发展与生活之余,已很少有精力兼顾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因而大学生在校园中无法寻求重要的社会支持。
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共同体观念缺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ernand Tonnes)认为,共同体不是简单的个体集聚,而是有其自身的规模、范围和类型的权益集合,是特定时空生活情境下,个体之间分享共同的情感、意义与传统的稳定组织。大学与共同体具有内在的相似性。然而,如果没有形成文化共同体的意识,仅以文化理想的准则考察一个大学的文化内涵,那么它特有的课程理念、价值审美、人本教育和社会责任等只停留在教育的普遍性层面,而不能实现教育周期性的大学生个体校际身份归属的养成。当前的大学校园文化基本停留在教育的普遍性层面,很难形成文化共同体。
一般而言,大学校园文化的实践价值通过校内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弥补大学生对外部生活世界的认知真空和时空疏离,从而实现大学主体(师生员工等大学人)的精神培育和集体认同。[13]目前,国内各高校均致力于打造校园文化精品特色建设,这符合大学内涵式的发展和育人原则。但是,在高雅文化、品味文化引入校园的过程中,非持续性的校园活动往往具有功利性,一时喧嚣,盲目追求媒体效应,走过场,更有甚者是拉学生充数,表面上场面火爆,其实是以班级摊派、寝室摊派、德育加分等手段要求学生参与,内容浮夸、重形式而轻内涵式的校园文化吸引力严重不足。大学生的文化身份理应内化于校园中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中,但事实上,许多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等同于摊派、出人头数,学生缺乏真实参与,更谈不上对其认同。校园文化共同体中的大学生自我价值塑造和主体精神表达被漠视,失去主体精神表达的僵化校园文化模式的吸引力愈来愈小。(www.xing528.com)
大学校园中评价机制是多元化的。在高中生阶段,是以学业成绩是否能考上大学,是否可以考取理想的大学来评判学生是否优秀。而在大学阶段,仅仅依靠学业成绩的单一评价机制被多元的评价机制所代替。优秀的大学生可以指专业成绩很好的“学霸”,意味着这个同学在重学业的评价机制中处于前列,也可以指其他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例如社会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科研能力、个人特长、审美情趣、自身形象等都可以为大学生在声誉上带来肯定。例如,虽然在专业学习中成绩平平,却是网游世界中的高手,或者是Rap(说唱)音乐的发烧友以及各种校园达人(如创业达人、购物达人、旅游达人)等都可以为大学生赢得良好的声誉,被认为是优秀的大学生。
大学校园日常生活环境受到全球化、信息化、市场经济等开放信息的影响包围,社会风气和客观诱惑无处不在。大学文化活动从标识学生的自我身份,蜕化为一种与己无关的无趣的游戏。是否参与校园活动受到大学生功利和实用的经验性驱动,参加校园活动的意义异化成对德育加分是否有好处、对就业是否有帮助的功利性评价。校园文化活动引领和维系大学生身份的功能逐渐消退。这样,大学生对自我身份属性的确认,无法依靠校园文化来实现,转而通过外部的生活方式、消费能力来标识,以寻找和确认自己的个体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