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讳祁铨,淮靖王长子也。母妃萧氏,宣德十年二月二十二日嫡生。正统八年三月初九日封世子。正统十二年正月十五日袭封为淮王。弘治十五年八月初八日以疾薨,享年六十有八。妃李氏,南城兵马指挥进之女。继妃杜氏、崔氏。子男六人:见濂,封淮世子,弘治六年五月初六日以疾薨,谥曰安懿;见淀,封清江王,弘治十五年九月二十八日病故;见湁,封南康王;见,封德兴王;见,封顺昌王;见洵,封崇安王。嫡长孙祐棨,蒙敕主管府事,应袭淮爵。女六人。讣闻,上辍视朝三日,遣官赐祭,谥曰康。命有司治丧葬如制。圣慈仁寿太皇太后、皇太后、东宫及文武衙门,皆致祭焉。以弘治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葬于寒山之原。惟王宗室至亲,享有大国,宜永寿年。夫何一疾,遂至不起,岂非命耶?爰述其概,纳诸幽宫,用垂不朽云。
相关解读
碑文详细记载了淮康王出生、加封世子、袭封为王、以疾薨以及安葬等具体时间,对王妃、继妃、王子、王孙等做了介绍。它是对淮康王记载较为真实的第一手史料,其内容之详尽,是其他史书所不可比拟的,对研究淮王世系具有参考作用,但也有“不实”之处。据《明史》卷一百一十九列传第七载:“淮靖王瞻墺,仁宗第七子……正统十一年薨。子康王祁铨嗣,弘治十五年薨。世子见濂早卒,无子,从子定王祐棨嗣。”文中的“从子”即为“侄子”。对淮康王祁铨而言,“祐棨”本为“世子见濂”的“从子”,即淮康王的侄孙,而该碑则称为淮康王的“嫡长孙”,这与事实相悖。但从封建礼教的角度来看,自古以来,皇帝或王爷是不能绝后的,即使自己没有亲生子,其兄弟之子也是要优先过继给他的。只要过继了,那就成了他的“亲生子”,因为“过继不为儿”。(www.xing528.com)
碑文于1970年出土,高97厘米,宽68厘米,周边刻有云龙纹,现存江西省博物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