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玻璃吹制法在中国古代玻璃器传承与使用中的作用

玻璃吹制法在中国古代玻璃器传承与使用中的作用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玻璃吹制法是充分利用液态玻璃的可塑性和液态玻璃在温度下降时逐渐变硬直至固态的特殊性质的一种独特的成形方法。在玻璃吹制成形法发明之前,任何材料都没有采用过这种方式,因此它是玻璃业的独立创造。玻璃吹制法是玻璃制造史中最有意义的发明。玻璃吹制法的采用,简化了生产过程,降低了成本,使玻璃制品进入一般市场。中国北魏时期的玻璃容器采用了吹制成形法,可以看作是罗马玻璃技术向东传播的结果。

玻璃吹制法在中国古代玻璃器传承与使用中的作用

1.玻璃吹制成形法

进口罗马玻璃和萨珊玻璃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国产玻璃器发现很少,仅出土过一些单色玻璃珠饰。到北魏时期,出土了一批采用吹制法成形的玻璃容器。这一新的玻璃成形工艺的采用,与东西文化技术交流的大环境是相关的。

河北定县北魏塔基石函(481)出土了7件玻璃器。从这一批玻璃器的质量与制作工艺来看,可能属于同一个来源,其中制作工艺水平最高的玻璃钵高7.9厘米,口径13.4厘米,腹径14.7厘米。器壁最薄处0.2厘米,底部最厚处0.5厘米,口边厚0.3厘米。敛口,圆唇,鼓腹,圆底。天青色,透明,气泡较多,表面附白色风化层。两件玻璃瓶,一件高4.3厘米,腹径4.9厘米,壁厚0.1厘米;另一件高3.4厘米,腹径4.8厘米,器壁特别薄,约0.1厘米,附白色风化层。天青色,透明,气泡密聚。小口,圆唇,短颈,鼓腹,圆底,其中一个有圈足。葫芦形小玻璃瓶3件,高5.3厘米,下部球径2.1厘米。浅蓝色,透明,腹作球形,上有长颈,颈口捏弯成短钩状。残器一件,底径4.8厘米,壁厚0.1厘米。天青色,透明,气泡多,平底,器壁内敛,可能是盂类。

这几件玻璃器都采用了无模自由吹制成形工艺,钵的口沿采用了烧口技术,瓶子的口沿内卷成圆唇,缠贴玻璃条为圈足。这些玻璃技术都是罗马、萨珊的传统技术。中国北魏以前出土的玻璃器从未采用过这些技术,但北魏以后却一直沿用。从器型上看,钵、瓶和葫芦瓶都是中国的传统器型。这几件器物虽采用了西亚的玻璃工艺,但掌握得并不纯熟,7件器物中6件是小型器。器型简单,也不很规整,含密聚的气泡,与西亚的玻璃产品有较大差距。

河北定县北魏塔基出土的这7件玻璃容器与汉代玻璃容器的成形工艺不同。汉代玻璃容器都是采用模型铸造成形的方法,这是一般金属的成形方法。定县北魏塔基的玻璃容器采用的是玻璃吹制成形法。玻璃吹制法是充分利用液态玻璃的可塑性和液态玻璃在温度下降时逐渐变硬直至固态的特殊性质的一种独特的成形方法。在玻璃吹制成形法发明之前,任何材料都没有采用过这种方式,因此它是玻璃业的独立创造

玻璃吹制成形的基本步骤如下:①玻璃匠将金属吹管的一头送进玻璃坩埚,粘上一团液态玻璃。②玻璃匠将这团玻璃料在铁板工作台上滚匀。③玻璃匠在金属吹管的另一头吹气,玻璃料会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在吹气的过程中,匠人要左右上下地摇摆金属管,使玻璃泡均匀扩大。④玻璃匠用另一根金属棒粘贴在玻璃泡的底部,用剪刀将玻璃泡从吹管上剪下来。⑤玻璃匠手握粘住玻璃泡底部的铁棒,对玻璃器的口沿、底部作进一步的加工。⑥玻璃匠将已做好的玻璃器脱离金属棒。这是无模吹制法,还有一种有模吹制法,即把玻璃料吹成小泡后,放入模子里继续吹大,等玻璃稍冷后,脱离模子,剪断与吹管的联系。

关于玻璃吹制法的发明没有任何文献上的记载。根据考古资料,吹制玻璃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中叶的地中海东岸。玻璃吹制法是玻璃制造史中最有意义的发明。这项先进技术使玻璃业发生了革命,先前一直罕见而昂贵的玻璃器逐渐变成了地中海地区的常见物品。玻璃吹制法的采用,简化了生产过程,降低了成本,使玻璃制品进入一般市场。玻璃吹制法制成的容器,器壁很薄,清澈透明,特别适于贮藏和展示物品。因此,玻璃容器,特别是吹制玻璃容器,取代了几千年来一直使用的陶器的一些类型。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开始了一段和平时期。这个时期为玻璃技术,特别是吹制玻璃技术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最有利的机会。罗马玻璃在世界玻璃史上的重要地位,就在于它的两项重要贡献:玻璃吹制法的发明和玻璃制造业的广泛传播。(www.xing528.com)

中国北魏时期的玻璃容器采用了吹制成形法,可以看作是罗马玻璃技术向东传播的结果。

2.中亚人在大同制造玻璃的记载

《北史·大月氏传》记载:“(魏)太武时,其国(月氏)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于山中,即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乃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此,国中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

关于这一段记载,有人认为是指中亚的月氏人到北魏首都代(今山西大同),制造带釉的砖瓦,即琉璃砖瓦,因为魏世祖“诏为行殿”,应是一种建筑材料。安家瑶先生认为这里所说的琉璃,应是玻璃器物。其理由如下:其一,琉璃一词在汉代还不能明确是专门指玻璃的术语,但在《北史》成书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可以确定是表示玻璃这一材料的专门用语。其二,这段记载中的“铸石为五色琉璃”,用了“铸”字,熔制玻璃与冶炼金属一样,可用“铸”字,但制造釉器或玻璃砖瓦,则不能用“铸”,只能用“烧造”一词。其三,这段文献提到,月氏人在大同制造琉璃,“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说明月氏人制造的琉璃赛过从西方进口的琉璃。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进口玻璃的时期,相当数量的罗马玻璃、萨珊玻璃都已经发掘出土。西亚的上釉砖瓦虽然有相当长的历史,但中国目前还没有发现西亚上釉的砖瓦。因此该文献中的琉璃应该是指玻璃。其四,釉器在中国出现得很早,汉代的绿釉器已经相当普遍。釉器与琉璃砖瓦没有质的不同,都是外表上釉的陶器,只是一般将上釉的陶容器或动物称为釉器,而将上釉的陶质砖瓦称为琉璃砖瓦。从汉代的绿釉器发展到后来的上釉的砖瓦,可以看作是自然的发展,不会产生“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那么轰动的效应。其五,“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可以理解为用琉璃做殿,也可以理解为,魏世祖诏令建一座宫殿,贮藏月氏人作的玻璃器,并邀请100多人来观看。综上,《北史》所记月氏人在大同所造“光色映彻”的琉璃应是指透明度很高的玻璃。

河北定县北魏塔基出土的玻璃器,与汉代的仿玉玻璃不仅工艺不同,而且外观上很不相同。定县北魏塔基的玻璃表现的是晶莹透明之美。中国玻璃制品的工艺和外观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只能解释为受到新的技术和观念的刺激。河北定县北魏塔基出土的玻璃器与山西大同生产的玻璃器之间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从塔基出土文物来看,除了玻璃器之外,还有罗马金币、萨珊银币和金银器,这些都是罕见的珍宝。夏鼐先生对其中的萨珊银币进行过专门研究,他认为这些建塔时的施舍品,很可能有一部分便是从皇室贮藏库(御府)中拨调出来的。所以,月氏人在大同为北魏宫廷生产的玻璃器,很可能有一部分作为“施舍品”而埋在定县塔基石函中。值得注意的是,这批玻璃器的工艺与汉代玻璃盘和耳杯大不相同,采用了吹制成形工艺。中国采用吹制玻璃技术也许与外来工匠有关。5世纪时,中亚的工匠将吹制玻璃技术传到中国。这是中国玻璃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北魏以后的玻璃器皿,绝大多数都采用了吹制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