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经说道:“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我们民族的先哲先贤们对于这个真理的认识,已经有了久远的历史。
孔子是春秋时期最著名的大学问家、大教育家,许多国君和贵族都恭敬地向他求教。然而孔子绝不以自己的博学自傲,反而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谦虚的品格。弟子樊迟向他请教种田的技术和种菜的技术,他都坦诚地承认:“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他是公认的在礼制方面最权威的学者,然而当他走进国家宗庙时,仍然“每事问”,以谦虚好学的态度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学识。他的学生曾经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学无常师,使得他的学问的积累,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可以超越其他学者。他曾经向老子学习丧葬礼仪,向郯子学习先古官制,向师襄子学习音乐知识,甚至还曾经向年仅7岁的项橐tuó求教。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指出哪怕只有三个人同行,其余两人中也可以找到自己的老师,发现值得自己学习的优点。这句话可以说较为典型地体现出了这位学者虚心求学的人生态度。(www.xing528.com)
1937年9月,毛泽东读了艾思奇写的《哲学与生活》一书,亲笔作了长达19页的摘录。1938年初,毛泽东把《艾著〈哲学与生活〉摘录》送请艾思奇阅正,并且写了一封言辞诚恳的信。信中写道:“思奇同志: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的。其中有一个问题略有疑点(不是基本的不同);请你再考虑一下,详情当面告诉。今天何时有暇,我来看你。”当时毛泽东已经是全党公认的领袖,又是有影响的哲学著作《实践论》、《矛盾论》的作者,而艾思奇只是一个年轻的理论工作者。毛泽东读青年哲学家艾思奇的著作,认真作了详细的摘录,对全书有极高评价,表示自己读了以后“得益很多”。他对于其中“略有疑点”的地方,也用商量的语气指出,希望有机会能够“当面”讨论,通过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到毛泽东虚心好学的态度。特别是信中最后一句:“今天何时有暇,我来看你”,更体现出毛泽东虚心求学、不耻下问的精神。
谦虚是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在美和内在力量的重要方面。如果青少年朋友们能够从现在开始就注重这方面的修养,及早具有谦虚的品德,那么就一定可以促成今后自己人格的高大和智慧的升华,从而开拓出更为广阔的人生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