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关键问题研究:文化传承与理解整体教学课例改进

中学语文教学关键问题研究:文化传承与理解整体教学课例改进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指向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整体教学是相对于整本书教学和专题教学而言的,主要是从整本书的阅读、专题活动和综合实践三种课型的具体课例探索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在课堂中落实的有效策略。《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项重要贡献。”

中学语文教学关键问题研究:文化传承与理解整体教学课例改进

本节指向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整体教学是相对于整本书教学和专题教学而言的,主要是从整本书的阅读、专题活动和综合实践三种课型的具体课例探索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在课堂中落实的有效策略。

模块一: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关键问题】

如何通过经典阅读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他们主动地关心国家大事和民族命运的情怀,建构学生人格、培养语文素养?

(1)问题描述。

“语文以母语和国情为依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标准”[43]课程标注第10条提出:“传承中华文化。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4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45]培养面向21世纪的人才,要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肩负着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使命,因而在中学语文学科教学中需要特别加强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理解。社会环境又是每个人的成长基石,如何使得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感受人物生存境况,以及这种生存境况与民族时代命运同频共振的关系,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主动地关心国家大事和民族命运,建构学生人格、培养语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精神,文学经典是最好的切入点。《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老舍运用幽默讽刺意味的京味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京城风俗,以及在中国三个特定历史时期,百姓经历的苦难与艰辛。通过课堂学习,品味语言,感受作品中的人物生存境况,以及民族命运,充分挖掘出中华民族奋进不屈的精神是尤为重要的。而补充文献资料,组织话剧排练,有助于加深情感体验,提高认知深度,帮助学生在充分把握文本思想价值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根本精神。接下来,即以笔者在高中执教的《茶馆》为课例,探究如何在名著中深入理解人物生存状况与民族时代命运的共生关系的实践策略。

(2)策略描述(以人大附中朝阳分校孟志芬老师《茶馆》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解决策略】

品味语言,了解人物背景、境遇,把握地域文化和时代特色。

老舍先生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茶馆》被曹禺先生称为“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这与老舍在语言艺术上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与幽默讽刺的现实主义风格密不可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作家写作特色、作品时代背景等特点,分析作品语言特色与作品内涵的关系,从而总结出有针对性的品味语言的方法,进而指导朗读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

【案例片段1】品味语言,解读时代特色

品味语言,解读时代特色

续表

续表

【案例分析】

《茶馆》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数十个,这些人物大都贯穿全剧,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老舍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采用了个性化的语言来反映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且往往是一笔两笔的精炼语句就可入木三分地勾勒出一位人物来。在语言品味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角色朗读,揣摩一个个小人物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有利于走近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初步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教师以主要人物的命运为研究切入点,通过“补全句子”和“补充潜台词”等活动,引导学生意会语言的深层意思,更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深入理解文本。

另外,话剧是一种借助多种艺术手段来揭示社会矛盾的舞台艺术,而剧中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元素,对反映现实生活起到很大作用。以“茶馆”这一元素为例。三幕的幕启对“茶馆”的历史兴衰都有交代,教师示范解读“茶馆”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特点,再组织学生积极发现并解读作品中其他文化元素,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思考。

【解决策略】

补充文献资料,排练话剧。

通过多策略品味语言,学生对《茶馆》中的人物关系有了全面了解,对人物特点也有了全面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阅读大量补充文献资料,进一步把握作品时代特点及戏剧艺术,并通过排练话剧的形式,更充分地体验了人物生存处境,增强了对作品的情感体验。

【案例片段1】话剧拓展学习

补充文献资料,排练话剧——话剧拓展学习设计

① 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剧本》1958年第5期。

续表

【案例分析】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学生为主体,“是要通过语言文字的成品和丰富、鲜活的语言文字现象,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随时关注汉语的特点,提升他们感受汉语特点的敏锐性,在他们心里注入爱国的情怀,养成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46]本着师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在本次话剧的排练过程中,采用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与主观创造性,但是又要清楚航向,把握教育的方向性与深刻性。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项重要贡献。”[47]“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是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根本之处。楼宇烈在《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中将“以人为本”视为我们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阅读文献资料后,就从作者那里找到了带领学生一起理解剧本思想的切入点,接着围绕作家作品钻研,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文本富含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民族精神,并最终把《茶馆》核心方向定位为——以常四爷为代表的中国人在民族危机背景下的奋进不屈的精神,以及透过“茶馆”兴衰来感受个体命运与祖国命运的安危与共。

通过阅读分享,对戏剧的理解也完成了从捕捉初感到深入理解的过程。在排练中,教师重视人艺《茶馆》的经典演出,尽可能地还原剧中矛盾冲突发生的时代背景,为话剧排练提供背景铺垫。尤其肯定的是,师生围绕戏剧概念与特点共同制定戏剧评价标准,为戏剧排练以及演出提供了方向和要求。

一路探索、研究,演出结束后,笔者收到了许多排演《茶馆》的学生心得,其中被亲生父亲卖给太监做老婆的康顺的扮演者张同学在自己的心得中写道:“演话剧,一定要准备的是深入了解剧本以及自己的角色,再将自己代入角色中,将感受融入自己心里,就可以演活。最后,再反复练习,精益求精。”另外一位信洋教的马五爷的扮演者梁同学写道:“该角色虽然只有三句话,却塑造出一个鲜明的形象。这一角色能让人反思:在剧中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下,马五爷纵使活得风光,却也只是个背弃了祖国的人,即使表面光鲜亮丽,却拖着他的灵魂,若行尸走肉一般。”

如此坚定而深刻的反馈,更使笔者坚信,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要始终保持这种师生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潜心钻研文本以及大量阅读文献与研究资料的探索与研究精神,自觉承担并努力践行语文学科关注人文情怀与民族时代命运的教育使命。

(3)提炼基本方法。

①依据育人目标与课程标准,多角度品读语言,初步感受人物特点和作品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1月17日在天津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结合国家育人方针政策,以及语文新课标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解读,梳理关键问题。以关键问题为切入点,更可以聚焦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在整本书教学中,老师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样的语言品读,感受人物特点和作品背景。并且,在此基础上,找出作品的核心主题进行探究。以《茶馆》为例,笔者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育人方向是传承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奋进不屈的精神以及唤醒学生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因此,就需要通过挖掘作品中人物生存境况与作品描绘的时代之间的命运共生的关系。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元解读与多元解读的辩证关系。为避免机械化、单一化解读,不妨在整本书阅读的最后,设置一些探究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中意蕴、民族心理、人文精神、作家创作意图等。一方面可以通过个性化解读,丰富作品主题;另一方面拓宽学生视野,引发学生思考,提升思辨力。

②立足学情,细读文本基础上补充文献资料,深入探究作品主题。

整本书阅读,归根结底是要学生直面作品,细读文本,结合文本去思考探究,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寻找一些细读文本的切实可行的策略。尤其是叙事类文学作品,学生很容易满足于对故事的了解,也容易出现,教师讲授与学生自读接收的信息之间无明显进阶关系。正如孙绍振老师指出:“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48]为避免这种情况,建议老师们在展开整本书教学之前,可以先听听学生初读全书后的一些感性认识,并收集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整理。掌握学情后,再开展如何细读文本的策略。此外,细读文本中,既要关注作品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也要关注作者的叙述语言。联系语境,结合艺术手法,揣摩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总之,名著阅读的核心方法还是要回归文本,在了解文字的表层意思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另外,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还需要以问题探究的形式,适时地补充相关文献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讨论。在《茶馆》教学中,笔者通过品味语言、补充文献、排练话剧等策略,实现了通过经典阅读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地关心国家大事和民族命运,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模块二: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

【关键问题】

如何借助专题研读促进学生主动、深入理解传统文化?

(1)问题描述。

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生命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缺乏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欲望,多是基于考试目的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一部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往往见山就是山,缺乏融会贯通、深入探究、批判质疑的意识和行为表现。这种缺乏主动性、深入性的学习,很难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传统文化成为浸润自己生命的精神力量。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专题活动,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的主动性和深入性。那么,如何借助专题性活动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的主动性和深入性呢?

(2)策略描述。

【解决策略】

设计专题研读的路径,借助专题研读任务单,引导学生成为主动深入的研读者

专题活动要激发学生研究的主动性和深入性,教师需要由传统文化的教学者变为学生专题研读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教师需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和语文教学的规律,为学生设计专题研读的路径,同时借助专题研读任务单,一步步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中主动地进行深入的专题研读。

【案例片段1】 《论语》中的“器”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王丽老师在进行《论语·公冶长》的教学时,并没有对每则论语进行逐篇讲解,而是将每一则的讲解任务分给了学生。学生按照学号,每人分得一则,利用一周时间去阅读原文、查阅资料、准备全班宣讲。为了让学生的自读更有深度,王老师提出了“单篇入手,专题研读”的要求。首先,她为学生明确了研读的基本路径: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论语》字面的意思——就文段内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就这个问题进行解答——寻找《论语》中与本话题相关的论述,形成研究专题——围绕专题进行研读,形成丰富深刻的认识。同时,她还为学生设计了专题研读任务单,以此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自主专题研读。以下是一位学生的研读任务单。

《论语》中的“器”专题研读任务单

续表

【案例分析】

案例中,教师摒弃了单篇讲授式的教学方式,设计了“单篇入手,专题研读”的自主学习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主动性和深入性。

首先,专题研读路径及任务单的指引让学生更加主动、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案例中的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专题研读任务单指引下,循序渐进地开展自读、质疑、探究和专题研读,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不断深入的状态。比如学生通过质疑孔子为何用瑚琏来评价子贡,对子贡和“瑚琏”这种传统礼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生通过寻同或者求异的思维寻找与“器”相关的论述,进而加深对“器”文化内涵的理解。

同时,在研读路径和研读任务单的指引下,学生自主阅读了大量的资料。除阅读自己分到的一则语录外,还要阅读《论语》中相关语录,并且需要通过网络、图书查阅人物故事、名家的注释、他人观点等资料。多样的阅读方式让研读变得有意思,大量的阅读拓宽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阅读面,丰富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

通过本次自主专题研读活动,案例中的学生不仅读懂了《论语·公冶长》第四则的意思,更全面了解了子贡这个人,同时对《论语》中“器”的文化内涵以及孔子的人才观有了深入全面的认识。因此借助专题性活动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的主动性和深入性,为学生规划好专题研读的路径,设计专题研读任务单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策略。

【案例片段2】 宋江形象探究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本身就是在历史长河中淘洗过的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作品,在这部古典名著中,又蕴含了江湖文化中的仁义思想、儒家文化中的忠孝观念、宗教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等。阅读《水浒传》,可谓“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地去研读这部作品呢?可以从小处着眼,如从单个人物的分析入手。北京中学的全洪姝老师就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她设置了如下探究任务,让学生深入理解宋江的形象,来带动学生对整部作品的研读。

探究一:中国古典小说创作中有一种技法叫“犯笔”,是指在同一部书中故意做相同内容的文章,讲究同中有异。请从《水浒传》中选取与宋江有关的犯笔的例子加以说明。

探究二:请你以《大宋晚报》记者的身份,采访三打祝家庄取得胜利的宋江,并写一篇新闻稿。

探究三:《水浒传》中许多好汉评价宋江“仗义疏财、济困扶危”,金圣叹却评价宋江是“权诈”“单是银子出色”,你如何评价宋江?

探究四:《水浒传》中为什么要加入一些诸如“宋江在还道村遇九天玄女”这样具有玄幻色彩的情节?

四个探究题中,探究一、探究三、探究四都是围绕整部书进行的,虽然探究题是围绕宋江这一个体形象而设,但学生在理解宋江形象的时候,需要关注全书内容。让我们通过探究三的答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窥豹一斑。

生:我认为宋江是一个“仗义疏财,济困扶危”之人,当晁盖等人劫生辰纲事发,他通风报信,帮助晁盖逃跑。对于身边的小人物,他也许诺资助棺材。对柴进家中的武松,他每日带挈,饮酒相陪,让受柴进冷落的武松很感动。当武松离开柴进家时,他亲自送了十数里,喝酒结拜。对待豪爽的李逵,他也是大方地借给银子。当然,他为人也很狡诈圆滑。为骗秦明上山,杀他全家。等秦明上山后,他又低头认错,态度诚恳。宋江也很诚信,答应帮王英解决婚姻问题,打祝家庄捉得扈三娘后,果真把她许配给了王英。

生:我觉得金圣叹对宋江的评价太片面,其实宋江是一个忠孝之人。他对父亲很孝敬,自己身在官场,为了不连累父亲,表面上与父亲断绝了父子关系,实际上是为了保护父亲。当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后,他信以为真,失声痛哭,立刻动身回家。他对国家很忠诚,当花荣要给他打开枷锁时,他严词拒绝,声明“国家法度”。他一心招安,也是忠于朝廷的表现。在送武松投靠二龙山时,他自己也说过“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还劝武松“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

生:我同意金圣叹的说法,我觉得宋江就是一个下下人物。当宋江被押至江州牢城的时候,他用银子打点管营、差拨、军健,面对一百杀威棒,完全没有武松那般底气和骨气。他做押司时,资助爱赌的唐牛儿,许卖汤药的王公棺材;初次与李逵见面,他便借给李逵十两银子。这些举动,是他世故圆滑的一面。表面上“仗义疏财”,实际上是为了拉拢人脉,解决未来的困难,“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最不能容忍的是他坚持招安,使得大多数梁山好汉结局悲惨。他知道自己喝了毒酒,却还要带着李逵一起死,实在让人气愤。

设计专题的研读任务,让学生的探究有了方向,学生在探究中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答案,而这些答案,是在熟读作品的基础上得来的。答案的不同,也展示出学生思维的多样。宋江身上的仁义、忠孝等这些关乎江湖文化、儒家文化的特点,在探究中也被一一展现。

对于探究四的问题,有些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探究了《水浒传》中玄幻色彩的成因,即“天人合一”的思想,术数思维的参与,宿命论、转世说、因果报应思想。得出玄幻色彩的作用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埋伏笔、造势,渲染神秘气氛,渗透出浪漫主义情怀。还有的同学发现,不止《水浒传》,我国其他三大古典文学名著中也都具有玄幻色彩。

查阅资料体现出阅读的主动性,多种答案的呈现体现出阅读的深入性,在这种深入的阅读中,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也得以实现。

【解决策略】

打破课本和时空界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专题研读要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的主动性和深入性,教师打破书本和时空界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策略。这里的学习资源,可以是作者的创作背景、作者创作的艺术作品、古今同类作品等。创作背景能够让学生在社会大背景下去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创作目的;作者的诗文图画等艺术创作,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和思想;古今同类的文学作品或者图文资料,让学生在阅读比对中了解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发展,并且更好地理解其对当今时代的意义。这样,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研讨才是动态的、深入的。

【案例片段1】 读懂陶渊明的“桃花源”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王丽老师在教授《桃花源记》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陶渊明的济世情怀和桃花源的文化内涵,循序渐进地为学生设计了三大专题研读任务。在每一个专题研读任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研读资源,以促进学生专题研读的主动性和深入性。

读懂陶渊明的“桃花源”——基于《桃花源记》的专题研读设计

【案例分析】

在这则案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研读资源,以促进学生专题研读的主动性和深入性。

首先,横向拓展陶渊明的诗文作品,在更阔大的视野下丰富加深对传统文化和文人的认识。学生通过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治制度等角度对陶渊明构建的理想社会形成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学生通过阅读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家庭背景资料以及不同阶段的诗歌作品,深入理解陶渊明归隐背后心怀天下苍生的济世情怀,看到一个博大积极的陶渊明。

其次,纵向拓展关于理想社会的文章,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生结合注释,按照顺序阅读《小国寡民》《大道之行》《桃花源记》,比较这三个社会的异同,发现陶渊明的理想社会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思考。学生通过阅读后世文人关于桃花源的诗文作品,理解桃花源这一文化意象对于后人的影响。

最后,勾连文本阅读与现实生活,在动态化生活化的学习中思考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学生通过对比陶渊明的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充分认识现实社会是对陶渊明理想社会的实现和改进,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而建立起积极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自觉。

(3)提炼基本方法。

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琴棋书画是传统文化,节庆时令是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精神气质等,也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专题研读活动,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和传承。那么,如何借助专题研读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的主动性和深入性呢?

一方面,教师需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和语文教学的规律,为学生设计专题研读的路径,同时借助专题研读任务单,一步步引导学生在学习体验中主动地进行深入的专题研读。要保证学生专题研读的深入性,教师不仅要成为深度研读方法的示范者和指导者,还要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去实践运用和展示交流。教师要在学生研读、分享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进行及时指导、点拨质疑,从而引导学生去纠正、拓宽、加深对某个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另一方面,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拓宽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阅读视野,丰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学习资源可以横向拓展创作背景、作者的其他诗文作品,可以纵向拓展古今同类作品,可以同向拓展同一主题、同一风格、同一素材等作品,也可以异向拓展不同思想、不同风格等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学习资源的拓展,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思想、文人情怀和文化情结等进行专题研读。

总之,要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主动性和深入性,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由一言堂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专题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学生深度研读的示范者、指导者。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专题研读活动,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研究者,从而激发起对传统文化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深度学习的思维过程、基本方法、经典示范等学习支架以及背景资料、同期作品等丰富的学习资源,并且在必要的时候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和推动,从而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走向深入。

模块三: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研习

【关键问题】

如何有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实现全方位、多角度、更深入的传统文化教育,从而达到拓展文化视野、提高文化认知、提升文化素养的效果?

(1)问题描述。

在教学中,教师有时会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综合实践活动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去研究某一类传统文化元素。这时,教学资源和教学空间在学生自主、深入的学习中得到了拓展。教学资源不再拘泥于课本,而教学的空间也不再局限于教师。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自主探寻传统文化知识,有目的地收集、了解、补充、拓展、挖掘课文中所渗透的传统文化元素。抑或是通过实地参观学习、调查、访问等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发现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发展。这种教学形式的实践能够引导学生走向更为丰富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语言文本,带领学生走进更加鲜活,充满活力的现实社会,让传统文化元素从书本走向生活,使学生接受全方位、多角度、更深入的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实现拓展文化视野、提高文化认知,提升文化素养的效果。那么,这样的教学形式如何在开展中进行有效的操作,这便是此关键问题的指向。

(2)策略描述。

【解决策略】

由单篇走向群文,设计基于课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阅读、辩论、写作中拓宽文化视野,深化文化理解。

要拓宽文化视野,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打破课本局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策略。这里的学习资源,可以是作者的创作背景,作者创作的艺术作品,古今同类作品等。创作背景能够让学生在社会大背景下去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创作目的;作者的诗文图画等艺术创作,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和思想;古今同类的文学作品或者图文资料,让学生在阅读比对中了解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发展,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对当下时代的深远意义。这样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才是动态的学习,生活化的学习。对于任何一种文化的学习,除了阅读,还需要思考和分析,而辩论和写作等无疑是促进学生思考的绝佳途径。因此,除了阅读,还需要设计辩论、写作等学习活动。总之,基于课文文本的某一文化话题,按照一定顺序,整合课外阅读资料,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深入理解的绝佳方式。

【案例片段1】 走进心中的桃花源

走进心中的桃花源——基于《桃花源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续表

【案例分析】

在这则案例中,学生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追本溯源,由古至今,去理解陶渊明的一生,去思考桃花源情结的由始至今的发展和传承。他们的学习不是静态的、单一的、割裂的,而是鲜活的,勾连前后,进出自如的。通过学习资料和学习活动的综合,学生拓宽了阅读的视野,丰富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而积极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首先,横向综合陶渊明的诗文作品,在更阔大的视野下丰富加深对传统文化和文人的认识。学生通过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治制度等角度对陶渊明构建的理想社会形成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学生通过阅读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家庭背景资料以及不同阶段的诗歌作品,在辩论中深入理解陶渊明归隐背后心怀天下苍生的济世情怀,看到一个博大积极的陶渊明。

其次,纵向综合关于理想社会的文章,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生结合注释,按照顺序阅读《小国寡民》《大道之行》《桃花源记》,比较这三个社会的异同,发现陶渊明的理想社会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思考。学生通过阅读后世文人关于桃花源的诗文作品,理解桃花源这一文化意象对于后人的影响。

再次,综合文本阅读与现实生活,在动态化生活化的学习中思考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学生通过对比陶渊明的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充分认识现实社会是对陶渊明理想社会的实现和改进,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而建立起积极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自觉。

最后,学习活动和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阅读了大量的诗文作品、背景资料,既拓宽了阅读视野,又训练了阅读多样文本的能力。此外议论文的写作、全班的辩论、自由地发言等学习活动,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面对丰富的材料,学生需要进行阅读、分析、比较、归纳和综合,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本次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中得到了全面提升。

总之,基于《桃花源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仅让学生读懂了桃花源这一理想社会的文化内涵,更读懂了陶渊明心怀天下的济世情怀,以及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对前人文化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对后世社会的积极影响。基于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对传统文化深入的、动态的、生活的学习。

【解决策略】

联系生活关照当下,从学习文化知识发展到分析文化现象,使传统文化教育更深入。

在利用实践活动课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教师可以先从课文中确定一个文化主题,从教材新授课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所选的文化主题;之后,依托教材整合与此主题相关的课文,从熟悉文本入手拓展到陌生文本,进行群文阅读,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到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最后,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社会,采取综合性学习的方式,联系生活关照当下,从学习文化知识发展到分析文化现象,使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更为深入,从而,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螺旋式上升。

【案例片段1】 从《土地的誓言》看中国人的土地情结

本案例的教学设想是希望学生通过群文阅读、综合性学习的形式探究中国人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土地情结,从而增强对国人这种文化情结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相关抒写土地的作品,来感受中国人对土地所产生的深厚情感内涵;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自身生活体验,来理解土地情结。因此,本课题共安排三个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从《土地的誓言》入手。作为新授课,引导学生通过朗诵文章和品读语言体会文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深切的家国情怀,让学生对中国人的土地情结有了初步的感受。第二课时选取《社戏》《我爱这土地》以及自读教材中的《土地》进行群文阅读,引导学生归纳中国人土地情结的表现形式。第三课时选取课外文本《土地、土地》《土地情结》《中国人的土地情结》,将它们作为拓展材料,从课内到课外,从感性情感抒发到理性探究溯源,从文化表现到文化归因,由浅入深、由点及面搭设理解梯度,层层展开,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完成对土地情结的深入理解。此外,在第三课时,设计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活动,让小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所收集的与土地情结有关的成语、民俗、人物故事以及当代文化现象,并尝试将这些与课上归纳的土地情结相勾连。

以下是课题第三课时的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综合性学习 落叶归根,挥之不去的土地情结(www.xing528.com)

【案例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会发现,如何建立起传统文化知识与综合性活动任务之间的关系,是教学过程能够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而本节提出的解决策略——联系生活关照当下,从单纯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发展到了解、分析当代文化现象,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第二课时理解土地情结之后,有关中国人土地情结的学习并没有结束。第三课时,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关照当下,以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关注历史、社会以及当下生活中的相关文化现象,完成从文本中的文化表现、到理性文化归因、再到现实生活具体文化现象的跨越。此外,教师还通过作业让学生在当下生活中继续找寻文化的踪迹。至此,学生对于土地情结的理解不再是呆板的表述、生硬的文字,而是经过历史长河传承下来的鲜活的、有生命活力的文化符号。

我们发现,在这次学习过程中,学生完成了从文本中探寻文化,再到从生活中感悟文化的学习路径。学生的认知在不断地丰富、升华、深入,学生的学养也得到了提高;而能够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关键,得益于案例中使用的策略使整个教学流程的开展顺畅且有效。

(3)提炼基本方法。

在选定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主题后,设计者可以将教材内外同主题的文章整合作为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以此来完整立体地呈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实质。并在之后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现历史、社会以及当下生活中与之有关的文化现象,将其与之前所学传统文化知识相勾连,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从而落实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一项。

采取综合实践的课型来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去接触更为丰富的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文本,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带着从文本中所获得的思考,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不单单停留在书本之中,它更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小到某些地区的风土人情,大到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这样全面深入的传统文化教育,会让学生体悟到每一个传承至今的“文化”都是经过历史长河保留下来的最鲜活的、最有生命活力的文化资源。

指向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教学改进,主要从实践研究的层面,列举单篇教学和整体教学的案例,具体展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

综合本章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

在进行单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讲授文言文时,采用图片展示、现场演绎、朗诵比读、字形识记等方式,辨析文言实词的义项,引导学生体会文言虚词背后的语气,挖掘汉字文化内涵,追溯汉字字源,调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在深入发掘文本中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把语文文本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过程中,教师运用已知的传统文化,对文本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师发掘提炼文本中隐含的传统文化,比较鉴别文化的优劣,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涵养文化底蕴,在浸润和熏陶中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高学生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承认文化的差异,尊重多样文化,调和、重构冲突的文化观念,既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了解其对现代世界的意义,又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让学生在求同存异中传承与理解传统文化。

进行整体教学时,在名著阅读、专题研读、综合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戏剧表演、任务驱动、展示交流、群文阅读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对同一文化也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打开思维,提升创造力,激发主动探究的兴趣。同时,学生在利用现代技术收集信息或实地参观学习、调查、访问时,有目的地收集、了解、补充、拓展、挖掘课文中所渗透的传统文化元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变得更顺畅。

总之,教师用咬文嚼字、比较鉴别、求同存异、赏析体味、迁移运用、拓展延伸、融会贯通、实践操作、反思交流、引领示范等方法改进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当然,本章中所举的案例相对于老师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案例而言,仅仅是九牛一毛,老师们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时,一定还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让我们与周围的同事彼此交流,互通有无,在教学探究中不断提升自己。

学习任务

1.学习完本节内容后,请您为本节【关键问题1】补充一个教学策略。

2.学习完本节内容后,请您列举出借助专题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策略。

3.要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可以提供哪些方面的学习资源?

资料包(链接网址、文献推荐等)

[1]冯青来:《文化教育学思潮及其当代价值之探求发》,《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徐国英:《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理论范式》,《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第12期。

[3]蒋红霞:《中国文化教育学的起步与发展特征——基于文化教育学早期著述的文本分析》,《现代大学教育》2017年第1期。

[4]郭文安、邓银城、朱新梅:《教育与文化——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综述》,《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1期。

[5]姜勇、柳佳炜、庞丽娟:《中国教育学的文化根基:基于文化、为了文化、创新文化》,《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年第2期。

[6]孟建伟:《教育与文化——关于文化教育的哲学思考》,《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8]王宁:《语文教育与核心素养》,《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11期。

[9]刘晶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构成》,《教育探索》2016年第11期。

[10]刘妍、马晓英、刘坚等:《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2期。

[11]黄厚江:《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共生关系》,《语文教学通讯》2017年第31期。

[12]黄厚江:《有“文化”的语文和有“语文”的文化——谈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培养》,《语文教学通讯》2019年第Z1期。

[13]罗晓晖:《语文的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教育科学论坛》2016年第20期。

[14]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3期。

[15]王宁:《语文教育与核心素养》,《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11期。

[16]赵文汉:《“语文核心素养”的认知与实践》,《学语文》2018年第3期。

[17]杨朝童,吴玉辉:《弘扬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经典诵读实践探究》,《教育观察》2019年第30期。

[18]杨青花:《浅谈国学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名师在线》2019年第24期。

[19]韩润、郑淑萍:《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中的评价方式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2期。

[20]吴欣歆:《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5期。

[21]吴欣歆:《阅读整本书,整体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第1期。

[22]吴欣歆:《探索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可操作性表达》,《中国教师》2016年第9期。

[23]杜长明:《从核心素养角度看高中文言文教学》,《语文建设》2017年第19期。

[24]杨颖、许芳红、葛志锦:《谈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文化传承与理解”》,《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年第22期。

[25]丁爱华:《建构运用语言,传承理解文化》,《语言文字报》2019年8月23日。

[26]陈燕瓢:《语文教学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琵琶行〉备课札记》,《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19期。

[27]方贤华:《尊师重道有道统 转益多师是汝师——由〈师说〉教学例谈“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建构》,《学语文》2018年第4期。

[28]朱冠蓉:《以文带言 因言悟文——〈项脊轩志〉教学中“家文化”传承》,《学语文》2018年第4期。

[29]黄蕾:《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阅读与文化传承》,《基础教育参考》2018年第5期。

[30]倪文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6期。

[31]桂丹瑜:《在小说教学中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以〈红楼梦〉之“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华夏教师》2018年第4期。

[32]周磊:《浅谈语文核心素养之文化传承与理解——以〈小狗包弟〉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例》,《语文教学之友》2019年第4期。

[33]江海燕:《文化作文: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有效途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年第33期。

[34]潘瑞青:《守正与创新:文言自读课文的教学原则——以梁增红老师执教〈周亚夫军细柳〉为例》,《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年第5期。

[35]翁进迁:《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文言结合》,《文学教育(下)》2016年第10期。

[36]谷俊涛:《言为文声 文以载道——文言文教学中的文言结合途径探讨》,《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年第10期。

[37]李季:《文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教学陶渊明〈饮酒(其五)〉为例》,《语文教学通讯》2017年第1期。

[38]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剧本》1958年第5期。

[39]胡絜青:《关于老舍的〈茶馆〉》,《戏剧艺术论丛(第二辑)》1980年第2期。

[40]方维保:《〈茶馆〉:“世变”“民生”与民族寓言》,《文学评论》2012年第3期。

[41]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2]王宁、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43]老舍:《茶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

[44]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中华书局》2016年版。

[45]老舍:《谈〈茶馆〉》,《中国青年报》1958年第4期。

【注释】

[1]冯青来:《文化教育学思潮及其当代价值之探求》,《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冯青来:《文化教育学思潮及其当代价值之探求》,《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徐国英:《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理论范式》,《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第12期。

[4]蒋红霞:《中国文化教育学的起步与发展特征——基于文化教育学早期著述的文本分析》,《现代大学教育》2017年第1期。

[5]郭文安,邓银城,朱新梅:《教育与文化——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综述》,《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1期。

[6]姜勇,柳佳炜,庞丽娟:《中国教育学的文化根基:基于文化、为了文化、创新文化》,《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年第2期。

[7]孟建伟:《教育与文化——关于文化教育的哲学思考》,《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5页。

[9]王宁:《语文教育与核心素养》,《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11期。

[10]刘晶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及构成》,《教育探索》2016年第11期。

[11]刘妍,马晓英,刘坚,魏锐,马利红,徐冠兴,康翠萍,甘秋玲:《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2期。

[12]黄厚江:《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共生关系》,《语文教学通讯》2017年第31期。

[13]黄厚江:《有“文化”的语文和有“语文”的文化——谈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培养》,《语文教学通讯》2019年第Z1期,第13-18页。

[14]罗晓晖:《语文的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教育科学论坛》2016年第20期。

[15]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3期。

[16]王宁:《语文教育与核心素养》,《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11期。

[17]黄厚江:《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共生关系》,《语文教学通讯》2017年第31期。

[18]赵文汉:《“语文核心素养”的认知与实践》,《学语文》2018年第3期。

[19]杨朝童,吴玉辉:《弘扬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经典诵读实践探究》,《教育观察》2019年第30期。

[20]杨青花:《浅谈国学经典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名师在线》2019年第24页。

[21]韩润,郑淑萍:《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中的评价方式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2期。

[22]吴欣歆:《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5期。

[23]吴欣歆:《阅读整本书,整体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第1期。

[24]吴欣歆:《探索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可操作性表达》,《中国教师》2016年第9期。

[25]杜长明:《从核心素养角度看高中文言文教学》,《语文建设》2017年第19期。

[26]杨颖,许芳红,葛志锦:《谈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文化传承与理解”》,《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年第22期。

[27]丁爱华:《建构运用语言,传承理解文化》,《语言文字报》2019年8月23日。

[28]陈燕瓢:《语文教学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琵琶行〉备课札记》,《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19期,第59页。

[29]方贤华:《尊师重道有道统 转益多师是汝师——由〈师说〉教学例谈“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建构》,《学语文》2018年第4期。

[30]朱冠蓉:《以文带言 因言悟文——〈项脊轩志〉教学中“家文化”传承》,《学语文》2018年第4期。

[31]黄蕾:《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阅读与文化传承》,《基础教育参考》2018年第5期。

[32]倪文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6期。

[33]桂丹瑜:《在小说教学中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以〈红楼梦〉之“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华夏教师》2018年第4期。

[34]周磊:《浅谈语文核心素养之文化传承与理解——以〈小狗包弟〉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例》,《语文教学之友》2019年第4期。

[35]江海燕:《文化作文: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有效途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年第33期。

[36]潘瑞青:《守正与创新:文言自读课文的教学原则——以梁增红老师执教〈周亚夫军细柳〉为例》,《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年第5期。

[37]潘瑞青:《守正与创新:文言自读课文的教学原则——以梁增红老师执教〈周亚夫军细柳〉为例》,《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年第5期。

[38]翁进迁:《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文言结合》,《文学教育(下)》2016年第10期。

[39]翁进迁:《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文言结合》,《文学教育(下)》2016年第10期。

[40]谷俊涛:《言为文声文以载道——文言文教学中的文言结合途径探讨》,《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年第10期。

[41]李季:《文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教学陶渊明〈饮酒(其五)〉为例》,《语文教学通讯》2017年第2期。

[4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5页。

[43]王宁,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55页。

[44]王宁,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68页。

[45]王宁,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67页。

[46]王宁,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67页。

[47]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46页。

[48]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