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关键问题研究:提升思维品质的策略方法及任务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关键问题研究:提升思维品质的策略方法及任务设计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而,抓住这两类书籍的不同特点来进行任务设计,也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一)小说整本书阅读1.小说整本书阅读的特点及任务设计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学生对称呼语进行归类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其中的“矛盾点”。这一思想交锋的过程实现了思维的纵深化。

中学语文教学关键问题研究:提升思维品质的策略方法及任务设计

模块一:整本书阅读

关键问题】

如何根据整本书的类别特点来设计任务,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

不同类别的书籍具有不同的特点,它们对于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各有偏重的,所以我们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把不同书籍的学习内容与思维品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的要求,高中至少要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类著作。因而,抓住这两类书籍的不同特点来进行任务设计,也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

(一)小说整本书阅读

1.小说整本书阅读的特点及任务设计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三要素为:人物、情节、环境。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作者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物提炼加工而成的,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的主要手段。环境描写是用来交代背景、衬托人物、渲染气氛、拖动情节发展的。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构思、环境的设置最终都是为了表现主题。根据小说的特点,我们在进行小说任务设计时,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1)小说结构宏伟、情节复杂,在进行任务设计时应以人物为中心,对相关情节进行梳理,在此过程中深入把握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旨,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2)小说一般都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特点,因而在设计任务时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思维拓展和延伸,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动机,在此基础上,深入把握小说主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3)小说的创作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具有一定的虚构性,在设计任务时,要引导学生去探究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环境描写背后的寄托,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认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小说整本书阅读案例分析

(1)案例背景及设计缘由。

在阅读《海底两万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可以给尼摩船长拟取很多的称呼语,如海洋人、航海家、学者、指挥官、船长、工程师、地理学家、海洋之王、制裁者、孤独者、神秘人、扶贫济困者、魔术师、战士、复仇者等。在学生对称呼语进行归类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其中的“矛盾点”。如“扶贫济困者”与“复仇者”看似矛盾。我们寻着看似有矛盾的称呼语切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理解尼摩这一人物形象。学生由最初只是停留在人物理解的表层,到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人物,体会其多面性格和复杂心理。这一思想交锋的过程实现了思维的纵深化。

(2)案例实施步骤及环节。

【案例呈现】《海底两万里》之尼摩船长形象

【案例分析】

任务一:旨在通过梳理与尼摩相关的情节,学生初步把握人物形象,形成对尼摩这一人物的认识和理解。在头脑风暴阶段学生写出了很多称呼语,如海洋人、制裁者、孤独者、神秘人、扶贫济困者、魔术师、战士、复仇者等。我们对其进一步归类。我们在对称呼语进行归类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对尼摩人物的系统性认识。学生也正是在对称呼语进行归类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其中的“矛盾点”。尼摩船长非常具有科学才华。他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精心研究和设计,建造了举世无双、威力无比的“鹦鹉螺”号潜水艇。在海底航行过程中,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指挥着队员和潜水艇一次次化险为夷,由此可见,他是一个了不起的航海家,更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好像是冷酷、无情的,他撞沉一艘船后,看着甲板上求生的人们,丝毫不为之动容;但是一个同伴去世后,他为之痛哭流涕,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采珠人,不顾生命安全与鲨鱼搏斗。

我们关注到尼摩船长是一个内心矛盾复杂的海洋人形象。尼摩船长是一个正义勇士,他同情弱势群体并乐于帮助,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他在危难时刻为采珠人挺身而出,可见他发自内心的爱。因此学生拟取为“扶贫济困者”;尼摩船长在撞沉一艘船后,看着甲板上求生的人们,丝毫不为之动容,看出他冷酷、无情,因此拟取了“复仇者”这一称呼语。到此,学生对尼摩这一人物的认识由一个个散点,走向系统化,认识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思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有所提升。

任务二:通过分析看似矛盾的称呼语,探究尼摩人物形象的多面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思辨性。“扶贫济困者”与“复仇者”看似是矛盾的,通过对这组看似矛盾的称呼语的质疑,意在激发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想要解释这对矛盾,学生需要带着问题再次回归文本,结合整篇小说来深入挖掘。这就把探究的内容引向了人物的解读。为什么看似矛盾的两个角度会集合于尼摩一身?看似矛盾的称呼语,成为我们深入理解尼摩船长的突破口。

学生们带着思考再次深入文本组内交流讨论,一步步从对人物由单一化的认识走向多元化,读出了新的理解和体会。他内心爱恨交织。尼摩船长一直在用自己的财宝支持着大陆上的正义战争,帮助着大陆上的穷苦人民。同时,他并没有完全与大陆隔离,现实的压迫使得他不得不走上这条路,他心中复仇的火焰从未熄灭,对于人类的关怀与善良正义的品质也从未被复仇吞并,反而因为复仇变得深沉而浓烈。课堂上学生思维逐步深入,能更为全面地把握人物形象,学生发现在阅读名著时要想全面地认识一个人,要结合文本内容,善于发现人物的多面性,用对立统一的眼光来看待。

任务三: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动机,从而进一步把握小说主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尼摩船长有时显得冷酷无情、性格古怪,但这些都是由于他独特的身世经历造成的。他说自己对人类有着强烈的憎恨,但内心深处他对人类尤其是穷苦人民依旧怀有深深的爱。现实的压迫使得他不得不走上这条路,他心中复仇的火焰从未熄灭,对于人类的关怀与善良正义的品质也从未被复仇吞并,反而因为复仇变得深沉而浓烈。

凡尔纳曾说尼摩是一个叛逆的斗士,或许这是对这位伟大的船长最好的评价。凡尔纳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法国正处于激烈的狂风暴雨式动荡之中,作者有的是目睹,有的是亲身经历。他厌恶战争,希望摆脱现实斗争,去追求抽象的人的自由。他塑造的人物具有深刻的民主主义精神。《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正是按照他的理想创作出来的。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我们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刻把握这位看似有争议的人物,而且能进一步理解小说创作的主旨,实现思维的进一步深化。我们通过对关键人物形象的探讨,从而洞悉并把握整本书小说的主旨,从而达到了由人物分析到主旨把握的整体性阅读效果。

(二)学术类作品整本书阅读

1.学术类作品整本书阅读的特点及任务设计

学术著作是指为了积累和传播人类在科学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而创作的具有专门性、理论性和系统性的作品。其学术内容通常集中于某一领域,表述有一定的深度和系统性,且其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常常值得借鉴运用到今日相关的研究中。根据学术类作品的特点,我们在进行相关整本书阅读任务设计时,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1)通过勾画圈点、罗列大纲、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把握作者学术观点及论述逻辑,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

(2)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客观思辨地认识与评价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与独创性。

(3)把学术类作品的阅读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指导学生利用学术作品中的观点和方法关照现实,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学术类著作整本书阅读案例分析:比较视域下的《乡土中国》

(1)案例背景及设计缘由。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学著作。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是学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费孝通先生自己曾说,其选择社会学的原因是想通过了解中国人是怎样生活的来改善中国人的生活,《乡土中国》中有许多概念还不成熟,他希望老师不是去传授知识,而是能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因而,本案例设计的目的是在把握作者学术观点和论述逻辑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以今昔比较的视域来客观评价和认识书中的学术观点,并尝试以学术视角关注现实生活,对当下的农村现状进行探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独创性和灵活性。

(2)案例实施步骤及环节。

【案例分析】

该案例根据学术类著作的特点,以筛选信息、把握作者学术观点和论述逻辑为起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认识和评价作者的学术观点,并引领学生关注现实,面对当下乡土中国的变化提出建设性意见,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系统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任务一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批判性。以“文字下乡”组为例,该组同学在探究作者为什么认为20世纪40年代的乡土中国不需要文字时,绘制了以下思维导图,十分明晰地呈现了作者的论述逻辑和学术观点。

同时,该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对作者的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即使在40年代,中国农村仍然需要文字。首先,中国的历史并非简单重复,所以必定存在世代之隔和今昔之隔,需要通过文字这一象征符号来学习。其次,费孝通先生忽略了农民内在的精神需求,而只把农民的交流需求限制在面对面的沟通上。再次,口口传播虽直接,但在传播和保留的过程中存在认知的偏差和局限,不利于文化传承。最后,文字上移的后果,会导致农村发展的止步不前。

任务二、任务三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以及灵活性和独创性。在中西对比的视域中,学生可以对40年代乡土中国的特征有更深刻的了解,并批判吸收中国乡土文化的精髓。在今昔对比的关照中,学生可以灵活看待当下中国乡土的变化,对当下中国乡村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如“礼治秩序”组在进行探讨时,把中国乡土的礼治和西方的法治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当今法治社会下需要新的礼治秩序。

该组同学提出,当下中国乡村存在许多法律无法管制的问题,如常为了各自利益或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争执、闹矛盾;某些农村婚丧嫁娶,酒席频繁、礼金重等。这些都需要通过礼治来加以教化和引导。而当下中国乡村的礼治也应随时代发展呈现新面貌,既要保留传统礼仪中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如抓周礼成人礼、祭礼等,也要发扬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礼仪,如长幼之礼、四方宾客之礼等。唯其如此,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礼治发扬光大!

资料包

1.肖瑛:《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6期。

2.周长洪:《中国家庭结构变化的几个特征及其思考——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的比较》,《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3.姜义华:《论“礼治”的当代意义》,《红旗文稿》2014年第20期。

学习任务

阅读完此部分内容后,请选择一部作品,设计一个教学案例,以学生问题为出发点,设置一些任务来推动学生自觉分析和探究该部作品。

【关键问题】

在整本书阅读中,如何设计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活动情境的内涵。

“知识在情境中是活的,脱离特定情境的知识就是死的。”[52]余文森教授认为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而知识融入情境的有效方式就是借助活动。

整本书阅读意义上的活动,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参加的,以学生阅读兴趣的内在需求和认知规律为基础的,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以课堂为中心的,课内外互动互补的,有序的主体实践活动。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创设,为学生提供深入文本阅读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感知、体验、交流、探究,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建构和思维的提升。

整本书阅读活动情境具有整合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特别强调整合,活动情境的创设是在整体关照之下对整本书阅读的统整。即围绕一个核心来设计活动情境,让学生有目的地探索学习,实践和思考。

整本书阅读活动情境具有层级性。阅读活动情境的创设需做到有序设计层层递进,强调学习的过程是逐层深化的意义建构过程。教师需要确定活动主题,即学生聚焦什么来展开。同时需要给学生提供进入活动情境的学习材料。学生可以借助批注式阅读来梳理和提炼材料的内容和方法;借助“观点+事例+分析”的思维框架,来深度整合文本的零碎信息,对材料进行深度加工。

整本书阅读活动情境具有开放性。在活动的组织上,避免过多的干预,给学生提供开放的个体活动空间,将探索的思考的时间、空间,充分地交给学生,创设一种民主的、宽松的活动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投入活动,获取更多的发现和体验。

(2)整本书阅读中,活动情境创设的意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品质。”也就是说,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以语文实践活动为支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也不例外

活动情境是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有效载体。整本书阅读较于篇章阅读,其特征为结构复杂、篇幅较长、主题多元、阅读方法多样、阅读花费时间长,教学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这就使整本书阅读教学有了很大的难度。那么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必然要抓住其核心价值来展开,兼顾其他。活动情境是一种抓大放小的有效载体。

创设活动情境也是落实整本书阅读,提升学生思维素养的有效路径。整本书阅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复杂的、多角度的思维空间,活动情境是我们开展整本书阅读的一个抓手。活动情境要求学生在大活动的引领下,在创设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整合整本书阅读经验,形成阅读的成果。

3.案例分析:从《空城计》中解读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

(1)案例背景及设计缘由。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精彩纷呈,情节紧凑很适合进行剧本创作。学生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处理,用自己的方式来演绎经典。学生只有深刻把握故事情节,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情变化等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把人物读“活”,才能在演的过程中呈现得惟妙惟肖。学生排演话剧是一种对文本再创作的活动,强调参与主体的自我感受,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情感,或者已经积累的阅读体验,对文本的意义加以适当的引申或者赋予新的意义,这应该说是符合创造性阅读的要义。从而极大程度上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在《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创设活动还有助于学生聚焦核心人物,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细节,还能让学生关照全书、宏观感知,从而实现在活动中质疑思考,在活动中合作交流探究,帮助学生最大程度上理解整本书的核心要义。

(2)案例实施

【案例呈现】从《空城计》中解读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

【案例分析】(www.xing528.com)

①《空城计》剧本演绎,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悟。

角色表演式情境的完成需要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由熟悉情境—理解角色—担当角色—体验角色—表演角色—产生顿悟。在整个行动过程将读、思、演和评融为一体。学生参与整个的体验过程,真真切切地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理解升华,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三国演义》中对于诸葛亮抚琴退司马懿这部分,原文写得较为简洁。“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学生需要深入阅读文本,将自己化身为诸葛亮,还原诸葛亮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有的小组在创作的时候,添加了喝酒的细节,意在增添取胜的筹码。边喝酒边说话:“我城内有埋伏十万神兵”,而这神兵的气势全在酒上。很有创意的设计,可以看出学生真真切切地站在诸葛亮角度思考问题。如有的小组在创作时特别注意突出童子捧剑的细节。这个细节的背后反映出学生对诸葛亮内心的深入解读,诸葛亮是迫不得已使用空城计,如果司马懿不上当,一鼓作气杀进城,谁都难保,作为蜀相莫非真就束手就擒?真到这一步,就自刎以谢天下。

在司马懿退兵之后,同学们站在诸葛亮的视角思考,认为司马懿虽退兵,但也只是争取到一个全军撤退处理善后的时间罢了。故而诸葛亮动作可以设计为:快速起身顺带擦了擦汗,快步城下,快而不慌。同学们深入角色内心,在表现出临危不惧的绅士风度的同时,传达出自己的理解和体悟。学生能读出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体验和体悟。课本剧的价值就在于编演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对人物的揣摩、对思维的激活。

②作者罗贯中塑造这么一段重要的情节在诸葛亮身上,符合作者创作的需要。

作者拥刘反曹,把满腔的热情倾注于蜀汉集团一边,把奇谋妙计的故事写在诸葛亮身上。既可以突出诸葛亮这个谋士的角色,也符合诸葛亮为刘备做各方面谋划的现实情况。诸葛亮是个谋略家,自然要选择奇谋妙计来塑造他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作为刘备阵营的核心人物,“空城计”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直接对垒。诸葛亮以一座空城、一把琴、寥寥两千五百人退去司马懿十五万大军,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战役,诸葛亮的才智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我们从《空城计》这一个情节入手来进一步关照整体,突出诸葛亮人物形象的夺天之功,神鬼之术。

《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小说中诸葛亮是“智”的代表。《空城计》中通过诸葛亮出其不意的使用巧计,吓退了司马懿,突出重围,表现了他在复杂斗争形势中,怎样临危不惧,巧用智慧,使敌人受挫。学生通过情境下的情感体验,还原诸葛亮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通过对人物细节的把握,“借一斑窥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学生还原的细节,不仅神情惟妙惟肖,而且富有创造力。透过这些细节也充分展现了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核心品质,让人产生联想,引起共鸣,从而对文本回味无穷。

工具箱

角色表演评价表

学习任务

阅读完此部分内容后,请选择一部作品,设计一则微课教案。具体说明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方面,自己是如何设计并组织开展活动情境的。

模块二: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研讨

【关键问题】

在专题研讨中,如何通过引导学生自觉分析和探究,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一)专题研讨中,自觉分析和探究对提升思维品质的重要意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中国文化专题研讨任务群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基础上,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组成专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责任感。这一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要求,在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前提下,结合学习内容、学生兴趣、学习资源等,确定专题,进行研讨。研讨时,可通过参阅相关的研究论著和设计多种任务活动,来引导学生探讨交流,合作探究,展示成果,从而加强学生的理性思考,增进对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中华人文精神的认知和理解,体会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趋势。

专题研讨是一种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思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作品,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学习方式。其中,要有效调动学生研讨的积极性,达到深入研讨的效果,自觉分析和探究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是人们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的信息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基于该理论,专题研讨是学生个体通过专题探究的方式与作品之间建构意义的过程,是学生自觉依据自己的质疑、知识、经验通过与作品、相关研究论著以及同学、老师的对话来探究文本内容,把握作品意义的过程。因而,只有让学生在专题研讨过程中,自觉地对文本进行分析和探究,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专题研讨过程中,自觉分析和探究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尤为重要。学生的自觉性一旦被点燃,就能主动地去质疑、探究和思考,并在此过程中,调动一切思维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阅读经验,获取阅读方法,提升思维品质。

(二)引导学生自觉分析和探究,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

1.从阅读中发生的真问题切入,激发兴趣

在传统文化类著作的阅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对整本书阅读没有兴趣,或者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这除了和传统文化著作本身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有关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点和问题所在。所以,只有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真实、典型问题,找到那些既是学生兴趣点、障碍点,同时又能推动阅读走向深化的问题,并带领学生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满足学生真正的阅读需求,激发学生专题研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让思维品质的提升成为可能。

2.巧设探究任务,进行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指的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围绕着具体任务,通过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合作能力,从而提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法”[53]。由于“任务驱动”以解决任务为起点,所以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此外,“任务驱动”强调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和学生的自主探究、互动协作,因而有助于学生在对学习内容进行系统、深入的探究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

在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讨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设置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专题研讨,即“大任务”。一般来说,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类著作内容复杂、结构宏大、思想深刻,所以在设置专题,也就是探究任务时不能过于琐碎化,而应该设置能够统领全局的“大任务”。大任务指的是那些能够从某一角度入手,通过任务的探究,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著作进行整体把握和深度把握的任务。只有这样的任务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系统性。

二是“大任务”的设置当以“结构不良”的任务为主。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设计一些任务来推动我们的教学进程。任何一个任务都是由初始状态、中间状态和目标状态组成的。初始状态是对任务条件的描述;目标状态是对任务结论的描述;中间状态是从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一系列操作。我们根据任务的组织程度,将任务分为“结构良好型”和“结构不良型”。所谓结构不良的任务,即那些没有明确解决方法的任务,它的初始状态、中间状态和目标状态都不明确。由于结构不良的任务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故而有利于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进入到专题深化探究的状态,形成对传统文化著作而有深度的认知,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思维品质。

三是灵活设计各种“小任务”,帮助“大任务”的完成。在专题研讨过程中,应该配合阅读实际需求,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小任务”激发学生思维,帮助“大任务”的完成,在此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升各项思维品质。如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完成对比分析表格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思辨性和深刻性,查阅并运用资料有利于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小组合作探究有利于激发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质疑探究以及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等。

(三)案例分析:孔子为什么最爱颜回——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论语》专题研讨

1.案例背景及设计缘由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作品,如何进行《论语》教学,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探究和领悟其中的思想内涵和价值,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由于《论语》语录体的特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孔子思想的理解普遍流于支离破碎的表层,不能在语录和语录之间构建有机联系,深入系统地把握孔子思想,暴露出学生思维的孤立性、浅表性和僵化性。加上《论语》本身的文言性与厚重性,很多学生都对《论语》的阅读产生了望而却步的心理。为了激发学生研读《论语》的兴趣,使其能够主动地对自我的阅读状况进行反思,推动学生系统而又深入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核心思想进行研究探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系统性。我们在教学中运用“任务探究”的方式组织学生在专题研讨中进行了一番实践。

2.案例实施步骤及环节

续表

【案例分析】

①研讨专题,即大任务的设计以学生问题和兴趣点作为任务的切入点,有效推动学生进入自觉分析的探究状态,让思维品质的提升成为可能。该案例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孔子为什么最爱颜回”作为研讨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进入主动分析探究的状态。同时,仔细梳理与颜回相关的语录,又会发现,这一问题的探究,与《论语》中“仁”“礼”“学”“为政”等核心思想息息相关,故而,探究这一问题能“纲举目张”地帮助学生把握“孔颜精神”的内涵,并构建孔子的思想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及系统性。

此外,“孔颜精神”的内涵及价值探究这一大任务,属于“结构不良型”的任务,这一任务的初始状态、中间状态和目标状态都不明确。学生看到这一任务时,并不很清楚“初始状态”中任务条件的构成——“孔颜精神”具体指什么。在探究这一任务时,“中间状态”即探究这一任务的方法和过程也并非明确而唯一的,而是综合了梳理归类、拓展延伸、对比分析、体系构建、现实关照等多种方式,过程也具有不确定性。这一任务的“目标状态”,也就是任务探寻的结论,也不是唯一的,而是会呈现出一定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因而,这一任务的探究需要学生积极调动各方面的思维,才能得以解决。相对于如梳理并翻译与“仁”有关的句子这样的任务条件、过程和结论都明确的“结构良好型”的任务而言,更加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全方位的提升。

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梳理语录、查阅资料、对比研究、绘制思维导图,分类深化研读语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系统性。问题确定之后,我们会发现,“孔子为什么最爱颜回”这一问题的思考容易停留于简单认识层面。比如从与颜回相关的21则语录中,简单概括出颜回具有“好学”“不违仁”“守礼”“安贫乐道”等品格,所以孔子就最喜欢他。而深层的研究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颜回与众弟子有何不同?颜回的品格与孔子的追求有何契合之处?孔子和颜回的追求又与当时的时代有何不同?这就把探究的内容引向了对《论语》儒家思想中“学”“仁”“礼”“为政”“安贫乐道”五方面相关思想的深入探究中。在此过程中,老师又引导学生通过勾连时代、查阅资料、对比分析和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最后通过五个小组的合作探究,呈现出丰富的探究成果和对孔子思想的深度认知。

以“仁”组为例,通过探究,学生绘制了“仁”的思维导图,并对孔子“仁”的思想和孔子最喜爱颜回的原因有了深度认知。

如图3-1所示,学生认识到,孔子之“仁”,是以“修己”为起点,以“爱人”为核心,以“为政以德”为政治追求,以“杀身以成仁”为终极目标的完整道德体系。其内在表现是对自我道德品格的不断完善,外在表现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孔子之所以最爱颜回,正是因为在众弟子中唯有颜回能够做到“克己复礼”和“三月不违仁”。在群雄争霸、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颜回对“仁”的坚守和追求与孔子的精神形成了共鸣,成为孔子的心灵支柱。

图3-1 “仁”思维导图

③以灵活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思维,推动任务不断深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为了激发学生兴趣,真正让学生成为分析的主体,在专题研讨过程中,该案例设计了梳理整合材料、完成对比表格、个性化写作、画图构建体系、小组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激活学生思维,推动探究走向深化。最终,学生不仅领悟了儒家思想的精髓,而且呈现出了诸多个性化的认知作品,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如任务三的设计中通过灵活的问题转换,把“孔子为什么最爱颜回?”转换为“孔子最爱颜回的什么?”进而激发学生探究“仁”“礼”“学”“为政”“乐道”这五者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并以画图的形式构建这五者间的关系。学生不仅画出了多种个性化的体系图,而且呈现出深度的多样化认知。如“礼”组同学画的“细胞图”和“仁”组同学画的“帆船图”等,分别呈现出一定的跨学科独创思维和文科生的形象化思维。

孔子最爱颜回之“礼”——细胞图

孔子最爱颜回之“仁”——帆船图

“礼”组生动地以细胞图呈现了他们的认知,他们认为,“礼”才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恰如细胞没有了细胞膜就无法存在,没有了“礼”的规范和约束,人们也无法达到“仁”的境界。同样,在孔子的思想中,人要通过学“礼”才能“立”,“为政”也要用“礼”来规范社会秩序,而“乐”,如果超越了“礼”的范畴,也不是真正的“乐”,因此“礼”才是最重要的。颜回正是因为能够做到“克己复礼”才能“三月不违仁”,所以我们认为孔子最爱颜回的“礼”。

“礼”组同学虽然没有把“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但在阐释过程中,已经呈现了对孔子“礼”思想的深度认知,可谓独树一帜,是独创性思维的表现,值得鼓励。

“仁”组形象地把“道”比作一片海,“学”比作一艘船,在“道”的大海里快乐地航行。在这艘船上,“仁”是指南针,是最重要的,决定着整艘船运行的方向。而“礼”是方向盘,朝着“指南针”的方向,带领着整艘船前行。在这艘船中,“为政”是帆。用的时候就张起来,不用的时候就收起来。这恰恰符合孔子和颜回在追寻“仁”的道路上“用行舍藏”的人生态度。孔子最爱颜回的“仁”,是因为正是有着对“仁”的向往追寻,颜回才会去“克己复礼”,才能“好学”和“安贫乐道”,才有为政以德的“不施劳”的思想。因此,“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④引导学生在争鸣中批判继承《论语》中儒家思想的精髓,思考“孔颜精神”对于当今社会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在系统深入地把握孔子思想的体系和精髓之后,本案例引导学生结合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辩证思考“孔颜精神”对于当今时代的价值意义。同学们经过课堂上的交流碰撞,形成以下观点,表现出了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

个人层面:一是要继承孔子不断学习、学以修身的理念。在开放多元,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既要终身学习来提升自我,同时又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境界,获得自己的价值追求。二是要具有“安贫乐道”的精神。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很多人都出现了精神上的空虚,我们要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信仰,即使不能兼济天下,也要独善其身。三是要有济世情怀,有入世的担当和责任感。

社会层面:一是要继承“为政以德”的思想,为政者要注意自身道德修养,才能对老百姓起教化作用。二是要继承“仁为礼之本”的思想,当今社会,有很多礼仪都流于形式和外在,只有真正激发人们内心的敬重之意,“礼”才会有价值。三是孔子相对忽视法制建设,今天我们要在“德礼”治国的前提下,发展法制建设,做到“德、礼、法”三者合一。

文化层面: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得以流传,本身就是最高的价值,它是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之火。

“孔子为什么最爱颜回——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论语》专题研讨”这一案例,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讨的切入点,有效推动了学生进入自觉分析的探究状态,并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灵活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思维,最终使学生对《论语》中孔子的核心思想有了系统认知。可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觉通过专题研讨分析和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工具箱

“孔子为什么爱颜回”——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论语》专题研讨学习效果评价单

续表

资料包

1.钱穆:《孔子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2.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3.林语堂:《孔子的智慧》,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

4.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5.沈小勇:《“孔颜乐处”与儒家的生命境界》,《深圳特区报》2016年4月12日。

6.刘微:《论孔子“仁学”的终极关怀与当代人性重塑》,《咸宁师专学报》2002年第5期。

学习任务

阅读完此部分内容后,请选择一部作品,设计一个教学案例,以学生问题为出发点,设置一些任务来推动学生自觉分析和探究该部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