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单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尤其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研究的主阵地。
首先,单篇教学课例研究主体量小、选用灵活性强的特点,便于教师对某一思维方法或思维品质进行集中训练。教材中的课文都有各自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也有各自发展和提升思维的训练点。在单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梳理行文思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通过质疑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提升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通过跳读、泛读,快速提取信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通过精品细读,深入探究,引导思维从表层到深层,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地选用单篇课文,根据内容制定教学目标,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对发展和提升学生思维意义重大。
其次,单篇教学文体的多样性、选文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利于教师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教材的选文文体多样,按照表达方式来分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按照文学样式来分有散文、小说、戏剧、诗歌、文言文等。不同的文体对思维发展和提升的侧重点也不同。如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思维,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深刻理解作品主题,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梳理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增强思维的严谨性;在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厘清论证过程中,训练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此外,教材的选文还具有丰富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思维形式训练,从而有效克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加强教学针对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水平,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www.xing528.com)
再次,单篇教学中教材选文学习的课时性,有助于教师针对提升学生思维及时实施训练和评价,巩固思维训练效果,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能力点。单篇教材选文学习一般需要两个课时,在课时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检测等方式了解学生在某个思维训练点上的发展水平,课后可以通过相关训练,落实和巩固学生思维能力。当一篇文章学完,教师也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如访谈、测试、问卷调查等,通过训练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思维培养情况,从而做出相对应的思维培养教学活动调整。这也体现了单篇教学思维发展与提升研究的实效性。
最后,单篇教学中教材编排的循序渐进、连贯性,有助于学生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培养。部编版教材编写在努力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按照新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力求做到“一课一得”。对学生思维的要求也是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过程,思维训练具有连贯性。如七年级教学注重学生一般阅读能力的培养,积累阅读经验,注重形象思维;八年级在强调一般阅读能力的同时,逐步“爬坡”,开始重视理性思维、辩证思考,渐趋“精深”;九年级则强调高阶思维的形成,注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