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关键问题研究:语言建构与运用导向的实践现状

中学语文教学关键问题研究:语言建构与运用导向的实践现状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何铮提出语言建构策略和语言运用策略。[16]唐成军、王梓睿认为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落实路径包括掌握语音、语义、语形,积累言语材料;疏通语理,发现语言规律;形成语感,创生言语行为。[18]此外,一些一线教师积极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落实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因为这一问题与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关系最为密切,直接关乎教学成效。

中学语文教学关键问题研究:语言建构与运用导向的实践现状

1.实施策略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学者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教学策略上。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何铮提出语言建构策略和语言运用策略。其中语言建构策略包括文本细读、专题研读、群文阅读三方面,语言运用策略包括发挥教师的语言示范作用、加强课后多种形式训练、诗意重构文本三个方面。[16]唐成军、王梓睿认为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落实路径包括掌握语音、语义、语形,积累言语材料;疏通语理,发现语言规律;形成语感,创生言语行为。[17]陈常英设计了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五个语言素养发展性评价量表,引导学生参照量表,在多样评价中反思、提升自我语用能力,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建构运用素养。[18]

此外,一些一线教师积极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落实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因为这一问题与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关系最为密切,直接关乎教学成效。这些典型的课例主要集中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写作中,具体研究如下。

一是单篇教学课例的研究。陈佳彦以《窦娥冤》一课为例,探讨以文本为依托通过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路径,包括概括信息,提升认知能力;整合信息,提升审美能力;拓展信息,提升创造能力。[19]童志国以鲁迅先生的作品为例,从优秀的言语范例入手,指导学生洞见其语言运用的门径。运用质疑法、矛盾分析法和比较法等聚焦经典言语范例,指导学生追问、思考和分析言语范例表达上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建构和提升属于自己个性鲜明的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20]张倩以《土地的誓言》为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开展基本的语言文字现场训练。学生揣摩精彩的段落,通过咬文嚼字理解关键的语句,领会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然后将自己从关键语句、精彩语段中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21]

二是对整体化教学内容的研究。高和鸣、张原以《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三篇说明文的教学为例,指出说明文教学要基于语言体悟建构课堂教学,切实从知识教学转向语言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有所收获,在体悟语言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22]吴如厂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三篇写景抒情散文为例,从词语、修辞、白描、虚实结合等方面开发整合教学资源,尝试进行群文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23]王书月以古诗词教学为例,提出在整体结构梳理中把握古诗词情意脉络、在定点突破中生成师生思维图式、在创意表达中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等教学策略。[24]李晖、林承雄以经典文言文为载体,深入开掘文言文在语言内容与形式层面的写作资源,通过创设言语表达情境、设定言语表达要求、点拨言语知识,来引领学生进行言语运用表达。[25](www.xing528.com)

2.考试评价

考试作为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检测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水平,而且可以促进教学艺术的提升、课程设计的完善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从而推动语言文字教学向前发展。为此,一些学者对中高考试题展开了研究。如林坤和黄真金对近十年全国卷和部分省份命题试卷进行了分析,发现要想更全面、真实、准确地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凸显词语的一词多义性特点,注重语言运用的灵活性,结合现代生活实际所需,优秀语言文化传统的实践与传承及影响等方面,依旧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26]海峰在语用学相关理论视角的指引下梳理了十一年的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中语言文字的试题特点,并结合现阶段语言文字教学现状,探讨高考语言文字相关题目的答题策略。[27]张开从语言运用角度分析了2017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认为其有三个亮点:稳中求变,突出语文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形式多样,侧重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突破创新,拓宽语言运用的设计空间。[28]

综上所述,学者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研究范围较广,包括定义、地位、理论基础、实施策略、考试评价等,为我们了解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在教学中的改进提供了重要学理支持。但是,我们发现还有很多空白的地方:第一,研究大都停留在观念和理论研究的层面,能够从实践操作的层面上给语文老师提出一些具体教学建议的研究不多;第二,能够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有效地落实到课堂上的典型课例不多,无法给教师提供一些借鉴;第三,没有检测指标来衡量教学所要达到的具体效果,这样可能会导致教学的随意性;第四,关于语言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不多,教师无法有效地借助语言学中的一些知识来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