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已成为近几年来中学教育的一种习惯定势,对推进新课程的多元化评价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实施的调查中,我们常常为发生在实验区的一种现象所困惑:第一年实验新课程,在评价方面虽有阻力,但也重点推进,导向明确,不少地区成效显著,学生的自我档案丰富多彩,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活动表现;第二年起日常评价的地位开始下降,主要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兴趣,不少地区则趋于平静。究其原因,不少教师认为,初中升学考试侧重纸笔测验,难以通过日常评价来客观地评定学生和教师,“回归考试”、“分析题型”是必然的结果。评价的片面性也好,功利性也好,我们无意指责教师的教学行为,但作为教训是值得高中化学课程实施时予以吸取的。
高中化学新课程赋予评价以特殊的地位: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评价策略上,提倡“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在评价方式上,主要采用纸笔测验、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三种。
基于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的特殊性,同一年级学生的选课内容和授课时间可能会有差异,这有利于消除统一评价和按分数排队的弊端,但高考的影响仍然是根深蒂固的。教师应该认识到,高考作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的组成部分,对现实教学的导向作用是很明显的。但它仅仅是以衡量学生学业成就水平为主的终结性书面测验,不能说明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全部过程,难以全面地反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进步,因而化学课程评价的功能是高考无法替代的。(www.xing528.com)
我们认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的方式必须坚持多样化,应充分考虑不同模块的具体特点实施评价。例如,对必修课程化学1、化学2而言,应综合使用纸笔测验、学习档案和活动表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纸笔测验应着力于帮助学生理解核心的化学概念和基本原理。对选修课程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的纸笔测验,不应死扣具体的知识,而应在开放性、应用性上下功夫,着重考查学生对生活和技术中的化学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同时,在这两个课程模块的教学中,通过开展辩论、角色扮演、小型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课程模块不仅在纸笔测验上力求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原理、化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等过程对学生进行评价。“实验化学”课程模块的学习评价应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交流讨论、合作意识以及实验态度等方面予以考察。
我们坚信,随着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不断推进,高考的功能、目标和形式也将发生新的变化。未来人才素质新框架的形成,有利于课程评价的进一步规范。毫无疑问,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