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不但哺育了勤劳勇敢的炎黄子孙,也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东方文化,还形成了一套优雅完善的礼仪风范。我们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祖先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礼仪教育,他们将礼仪教育看作是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1.中国古代礼仪教育思想的发展概况
依据史书记载,在远古的虞舜时代,已经有了礼仪教育思想的雏形。当时管理教育事业的学官,已分为三大部门:一为“司徒”,主持“五教”,具体包括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教;二为“秩宗”,主持“三礼”,具体包括祭祀天神(例如:日、月、风、雷之类)、祭祀人鬼(主要指祖先之类)、祭祀地脉(例如:山、川、草、木之类);三为“典乐”,专门管理音乐教育。从中能够看出,礼节方面的教育从古代社会开始就得到了高度重视。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类的思维能力与审美观念更是十分闭塞,人们的交往活动自然也就相当有限。一般说来,那时的交往仅仅局限于氏族、部落的内部,交往的礼节更是极其简单。不过,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养老和祭祀天地鬼神已经有了比较隆重的仪式,并且也有了比较固定的场所。这些仪式正是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当时教育的基本手段。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人际交往的逐渐扩大,礼仪教育越来越引起统治阶级的关注。人类历史进入阶级社会之后,人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由于要加强统治地位的需要,礼仪教育逐渐成为当权者维护其阶级统治的一种手段,有的朝代还专门设置了一个掌管礼仪的国家行政部门,如礼部的设立。与此同时,礼仪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统治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对内镇压和对外讨伐的政策,十分注重练习射击,用来培养武士。练习射击的同时必须要学习礼仪,他们要求习射者与观看者一定要遵守长幼先后的次序,连那时的学校名称都被称之为“序”。西周时期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礼治时代”之称,那时的礼仪习俗已成为一种法定的制度,礼仪教育更是与治国安民,道德修养以及人们的交往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时的“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形成了一套十分有影响力的礼制体系。当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以后,封建地主阶级以周礼作为基础,将周礼发展成为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一系列封建礼仪教条。虽然礼仪在阶级社会中变成了社会统治的一种制度、一种工具,但是,礼仪教育的思想却是深入人心的,礼仪教学的实践也始终是卓有成效的。
2.中国古代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礼仪的核心是“敬”。被封建统治者尊称为“亚圣”的孟子曾经说过:“尊敬之心,礼也。”在原始社会里,让人们重视养老的思想始终是礼仪教育的中心内容。
随着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活动的深入,随着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不断丰富,礼仪教育的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西周时代的学校有“国学”与“乡学”之分,国学是专门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而设立的;乡学是按照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域而划分的,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在乡学中读书。国学已十分明确地将“六仪”作为重点科目来对待。“六仪”指的是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和车马之容。乡学中的“六礼”与“七教”十分有机地融汇了礼仪教育的内容。“六礼”主要教育学生懂得穿衣戴帽、婚嫁、丧仪、祭祖、会面交谈、共同进餐方面的礼节;“七教”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明确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之间的交往关系与交往尺度。西周时代不仅在学校教育的教学实践中体现了礼仪教育的内涵,而且在许多的书籍著作中也涵盖了礼仪教育的内容,合称为“三礼”的《仪礼》、《周礼》与《礼记》是我国最早的礼仪论著,也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读本。“三礼”为中国以后历朝历代的礼仪实践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它深刻而且精辟地阐述了许许多多的礼仪之道。例如,《礼记》一书在论述语言美的时候,强调指出语言之美不在于华丽的辞章,而应该在于表达言语的态度——谦恭、和气、文雅,从而达到“穆穆皇皇”。在论述人际交往的时候,《礼记》规定人与人在交往之时,不能够在行动上出格,不能够在表现上失态,不能够在语言上失礼。从而真正做到“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www.xing528.com)
汉代从幼儿教育开始就特别重视礼仪训练。汉代统治者认为儿童不仅仅要学习识字、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更要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立身处世。幼儿从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起,就强调男女有别,各有各的礼节。幼儿的言行举止与穿戴装束就应该有所讲究。等到儿童走进校门以后,《孝经》、《论语》是他们的必读教材。
在中国的阶级社会统治中,统治者往往把养老与视学结合起来进行,往往都要举行盛大的仪式,让学生们前去观看和学习,并将养老与视学的典礼作为学生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养老与视学是统治阶级尊重老人和重视教育的具体体现(老人的知识经验十分丰富,往往都要承担着教育年轻人的任务)。每当天子视学之时,当天清晨,敲鼓集合众人,天子行一个祭奠之礼。第二天行养老礼,同时宴请各位老人,自己找好自己的席次,作乐歌诗,舞文舞武,共同商讨父子、君臣、长幼之道。
3.古代教育家有关礼仪教育的见解
孔子在封建社会中被尊奉为“万世师表”,这虽然是过誉之词,但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则是无可否认的。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都投入在私人讲学和整理古代文化上,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形成了一套非常丰富的教育思想,他对礼仪教育的认识也孕含于其中。他认为“礼”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规范和仪节。礼仪最基本的原则是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间各有其礼、各遵其德。在孔子看来,礼仪教育包含在道德教育之中,礼仪教育不能够只看重表面上、形式上的东西,最关键地是抓住其本质。礼的本质是以“仁”为基础的,“仁”指的是协调社会关系的准则、规范和仪节所包含的基本精神,按孔子的说话,就是“爱人”或“忠恕”。
孟子在总结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指出礼仪教育的重心应是严于律己,明了事理。一个讲究礼仪的人应当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他应当知道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是遵循一定社会秩序的,孟子肯定地认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并且将其作为礼仪教育的核心内容。
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是一个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活动40余年,他认为教育可以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8岁到15岁是小学阶段,也是打基础的阶段,教学内容是“学其事”,主要是进行礼仪教育。主要是教育学生如何洒扫应对,遇到客人以后如何进入,如何退出,将道德伦理的那一套礼仪规范,传授给儿童。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教他们学习诗、书、礼、乐之类的文章,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做事上,都必须熟悉伦理纲常,逐渐达到应对自如的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