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非战场:盟军登陆,火炬作战

北非战场:盟军登陆,火炬作战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盟军在北非登陆“火炬”作战是美英军进攻法属北非战役的代号。16日雷诺政府垮台,由84岁的贝当组阁。早在1941年12月底,英国首相丘吉尔就从本国利益出发,在访问美国期间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在北非登陆的“体育家”作战计划,但因遭到美国三军参谋长的反对而未实施。盟军始终吃不准。当盟军在法属北非登陆后,希特勒下令占领法国全境。

北非战场:盟军登陆,火炬作战

盟军在北非登陆

“火炬”作战是美英军进攻法属北非战役的代号。法属北非包括法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当德国在1940年5月10日向法国发动进攻,形势日益危急时,法国政府于6月11日迁往都尔。14日巴黎失守后,又迁往南部城市波尔多。16日雷诺政府垮台,由84岁的贝当组阁。贝当于22日和24日分别同德国和意大利签订停战协定,在军事上无条件投降,同时法国也被肢解成两部分。北部由德国占领,其余非占领区由贝当傀儡政府统治。7月1日,贝当政府从波尔多又迁往维希,从此被称为维希政府。

维希政府在法属北非约有军队20万人,飞机500架,在法国的土伦和法属北非各港口有各种舰艇约80多艘。法属北非的法国军政官员受维希政府管辖,他们认为1940年向希特勒投降是遵照合法的贝当政府之命,因此是合法的。相反,他们认为戴高乐将军以及法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抵抗运动是非法的,因此把他们视为仇敌。又由于英国支持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并且曾同维希政府的武装力量发生过几次冲突,所以北非法国当局的反英情绪也很强烈。

早在1941年12月底,英国首相丘吉尔就从本国利益出发,在访问美国期间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在北非登陆的“体育家”作战计划,但因遭到美国三军参谋长的反对而未实施。

戴高乐与吉罗在卡萨布兰卡会面。

1942年9月22日,在丘吉尔主持下,英美联合参谋部会议确定:英美联军于1942年11月8日在法属北非登陆,然后再由西向东对德、意军发动进攻,以彻底歼灭北非的德意军队,控制地中海,巩固中东,为而后在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的军事行动创造有利的条件。丘吉尔声称:“火炬”战役不仅应照亮通往北非之路,而且还应照亮通往巴尔干之途。

”火炬“的登陆战役,由美陆军中将D.D.艾森豪威尔任总指挥,英海军上将A.B.坎宁安任海军总司令。登陆部队共10.7万人,由航空母舰16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9艘以及大批驱逐舰、扫雷舰和各式登陆舰艇共650艘提供支援。航渡中,参战舰艇编为3个特混舰队东部特混舰队由英海军少将H.巴勒指挥,输送C.赖德少将指挥的美、英混编部队前往阿尔及尔地区登陆;中部特混舰队由英海军准将T·特鲁布里奇指挥,输送L.R.弗雷登德尔少将指挥的美军前往奥兰地区登陆;西部特混舰队由美海军少将H.K.休伊特指挥,输送G.S.巴顿少将指挥的美军前往法属摩洛哥登陆。英军航空兵1700架飞机以直布罗陀基地实施战役掩护。上述登陆地区由法国维希政府军队驻守,总兵力约20万人,拥有飞机500架。

10月22日和26日,东部和中部特混舰队分别自英国启航,11月5日会合后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向东航进,驶至预定登陆地段以北海域后转向南航,于8日凌晨在各登陆地段突击上陆,达成战役突然性,当日傍晚占领阿尔及尔,10日占领奥兰。

在登陆时翻车的吉普车

西部特混舰队自10月23日分批从美国启航,航渡中依次会合,频繁改变航向,以缩小目标并迷惑对方,11月7日夜抵达换乘海域,次日凌晨突击上陆,11日占领卡萨布兰卡。除个别登陆地段战斗较激烈外,法军未组织有力抗击,部分法军军官甚至配合盟军行动。盟军迅速巩固了登陆场,但登陆地段距德国非洲军过远,且天气恶劣,未能迅速向东推进和占领突尼斯。此战役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登陆舰艇“由舰到岸”的大规模渡海登陆战役,在战役组织、装备使用等方面为尔后的西西里岛和诺曼底等登陆战役提供了经验。

1942年11月8日,美军”马萨诸塞”号战舰增援在卡萨布兰卡登陆的美军

英海军士兵帮助美国陆军士兵登上阿尔及利亚海滩(www.xing528.com)

登上海岸的盟军士兵在阿尔及利亚的一个镇子里搜查敌人

盟军士兵在盘查一个法军俘虏

在盟军筹备登陆作战的时候,其实德国海军早就发现直布罗陀海峡外有巨大的盟军舰船集结,但德军统帅部没有一个人能猜出盟军想干什么。希特勒得知此事也心不在焉,但他撂下一句话,又表明这个纳粹老板的直觉有时候惊人的准确,这句话是:“准备占领全部法国”。

法国维希政府还统治着未被占领的半壁江山,如果北非的法军向盟军靠拢,他就以德军占领法国全境相胁迫。登陆地点的法军是否会抵抗?盟军始终吃不准。当巴顿接近卡萨布兰卡时,他给他的士兵留了个话:“如果法军抵抗,就地歼灭;如果缴枪,平等相待。请记住:法国人不是德国人和日本人。”

在阿尔及尔方面,情况比较复杂,那个方面有英军。法国人对英国企图炸沉法国舰队一直耿耿于怀,所以英国舰只只好躲在美国人后面。

在阿尔及尔,美国公使找到维希政府三军总司令达尔朗海军上将和阿尔及尔法军总司令。后者态度鲜明,站在盟军一边,但要看达尔朗如何定夺。达尔朗态度暧昧,德国占领法国全境,这笔买卖法国太不上算。

由于上峰莫衷一是,法国的抵抗是分散的,打不打几乎由前沿下级军官说了算。奥兰港和卡萨布兰卡的抵抗比较激烈,令初出茅庐的美军打了个硬仗。但所有的抵抗都在几天内平息了。

法国的犹豫彷徨,使他们在二战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悲剧。当盟军在法属北非登陆后,希特勒下令占领法国全境。这时艾森豪威尔请达尔朗向法国土伦军港下令,让法国舰队迅速冲到北非。达尔朗满有信心地下了这道命令,而土伦军港却给了他两个字的答复:”放屁!”但转眼间,当德军包围了土伦军港后,刚刚强硬地拒绝了达尔朗的土伦海军将领,又更强硬地拒绝了德军,他们下令把法国舰队全部凿沉。法国人心态的悲凉,不能不说是性格上的悲剧。

盟军坦克在支离破碎的德军坦克旁边驶过

10万士兵战死在非洲战场

在北非的德军军需物资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