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吴筱雅,刘春玲(2010)从字、词、句、篇四个维度调查3—5年级随班就读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写作能力,发现随班就读学生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低于普通学生,且个体差异大。
我校五(1)班共有随班就读学生3名,其中2男,1女,均属于轻度智力障碍学生。3名随班就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尚可,书面表达能力较差,五年级时可以完成仿写句子、简单词语造句,但不能围绕一个主题写几句话。
进入五年级后,小学生写作的要求已经大幅提升,在作文的集体课堂上,3名学生学习困难进一步加大,作文不知从何下手,写出的句子不完整,逻辑不清,多是词语的堆砌。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上无所事事,学习兴趣极低,远落后于班级作文教学的步伐。如何提升3名随班就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学校资源教师一直关注和探索的课题。
二、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通过在资源教室开展补救教学的实践,探索小学随班就读学生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激发随班就读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三、研究过程和方法
写作的学习顺序为写句、写话、写片段、写作文,从中可以看出写句式是作文的基础,考虑到3名随班就读学生的能力水平,资源教室的写作课从写句开始。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引”“读”“仿”“练”四个环节,从兴趣入手,由说到写,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开展写作。
以作文课题《寻找春的足迹》为例介绍资源教室语文写作教学的四环节。
(一)“引”——多样导入,激发兴趣
“引”是运用多种形式,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学科源于生活,因此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应从生活化的角度开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欣赏图片、观看视频、开展游戏等直观、有趣的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方式引入主题,例如,可以通过观看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片头,引入主题“我的爸爸”。
课题《寻找春的足迹》为写景作文,老师采用了图片对比欣赏引入课题。
第一步:老师出示春天和冬天柳树,请学生观察图片后,回答春天的柳树和冬天的柳树有什么不同?(见图1、2)通过对比,学生能比较清楚地了解春天和冬天的区别。
图1 春天的柳树
图2 冬天的柳树
第二步:老师出示一组春天的图片,请学生找找“春天来了,我们周围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并板书学生的表达。通过直观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找出春天的特征。如果学生存在困难,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冬天,然后说说春天会发生的变化。(详见图1,图2)
随班就读学生在表达时,可能常会用一些短句或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要及时确认学生的表达,并以正确、完整的句子反馈给学生。
例如:
生:花。
师:春天来了,花开了!(教师以完整、正确的句子反馈给学生)。请跟我读:“春天来了,花开了!”
生:春天来了,花开了!
第三步:运用板书,引领学生回顾春天的特征。以下是老师板书内容:
春天来了,树变绿了;
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
春天来了,花开了;
春天来了,溪水融化了;
春天来了,草变绿了。
(二)“读”——读中感知,积累知识
“读”是朗读和写作主题相关的范文,通过老师的讲解,感受优秀的写作,积累词语、句式等相关知识。老师和随班就读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大声朗读、图文结合、表演等多种方式展开,帮助学生欣赏,记忆。
本课采用的是图文结合的方式,老师朗读范文《春》(朱自清),学生倾听。读完后,老师请学生对比刚刚找出的春天的变化,找找文中描写春天的词语和句子。然后请学生表演《春》。在教学过程中,图片为视觉刺激,朗读为听觉刺激,表演是动作刺激,多种感觉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于范文描述的记忆。
(三)“仿”——仿说句子,尝试表达(www.xing528.com)
“仿”是老师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情况选取例句,在讲解后,请学生进行仿说。由于3名随班就读学生词语、句式等方面能力弱,仿说句子的方式为其提供了支架。学生借助支架练习说话,提升随班就读学生语言的规范性,同时为最后的写作任务奠定基础。
本节课学生仿写一下两个句子:
第一句: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原句为“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故删除)
仿写:柳树________,________;梨花________,________。
第二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原句为“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句子太长,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进行缩句处理。)
仿写:树像_________;牵牛花像________。
(四)“练”——写句任务,练习反馈
“练”是老师根据主题,布置写作任务,请学生练习写作。写作的难易程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提供不同的辅助支持。
本课中,老师选取的主题是《春天的校园》,通过请学生利用教师准备好的图片装扮校园的方式,练习本节课使用的句子。
第一步:装扮“我们的校园”,用歌曲《春天在哪里》开展游戏活动。
师: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生:春天在那操场里(将大树图片放在操场上)。
师:春天来了……(示意学生接句)
生:春天来了,操场上的大树绿绿的。
师: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生:春天在花园里(将花朵放在花园里)。春天来了,花园里的牵牛花像喇叭一样。
第二步,学生根据第一步学生的表达,完成作业单。
范例:
春天的(小草)美,
瞧,操场的小草嫩嫩的,绿绿的!
作业单:
春天的( )美,
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研究成效
(一)快乐引入,激发学的兴趣
口头作文课就是要创设和谐融洽的氛围,激发他们说的欲望,让随班学生敢于说,大胆说。资源教师训练课的引入环节,通过游戏、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随班生插上自信的翅膀。本节课3名随班生能根据图片,找出春天的很多变化,仅部分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变化,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由于学生生活在南方,较少有春天溪水解冻的生活经验。
(二)美妙情景,焕发说的热情
教学中的“情景设计”,就是课堂上的“催化剂”,俗话说“情由境迁”,美好的意境,激发内心的感触,促进表达的欲望。本节课我创设了一个图文配朗读的情境,视听结合,通过春姑娘的一路走来,让随班生欣赏、倾听、记忆,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通过录音的播放,图片的美感,吸引随班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提高学习的兴趣,用多次的发言增强学生的自信3名随班生,今天的发言次数都在3次以上,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也训练了孩子的记忆力,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思维的逻辑性。
(三)层层递进,夯实写的基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规律,运用“四步训练法”包括“引、读、仿、练”,在训练过程中,遵循医学康复的规律,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活动,“引”,欣赏图片,激发兴趣;“读”,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积累。通过自由读、合作读、师生对读等多种形式
朗读,来训练学生读的能力;“仿”,训练学生观察的能力,语言表达技能,同时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最后,运用积累的词语,动作的演示,把“树林美”“花园美”说得更形象,更生动,真实地感受到大自然中处处有春的足迹,春的气息;“练”,“装扮我们的校园”,再次巩固“仿”的成果。通过图片粘贴,让孩子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词语、句式,积极思考,边贴边说,完成校园春景图的介绍,为最后的写作任务夯实了基础。
作者:蒋玉玲
单位:虹口区张桥路小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