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什么?有研究者说,拉丁语中“人”(Theodor Lipps)最早的词义是原始社会聚落首领的官衔,而且只有佩戴面具的那个才是“人”,也指人格面具。人原本就是一种神秘而复杂的生灵,却又擅长使用各种面具掩盖真实面目,这就更让人类的世界充满了戏剧性。热带博物馆里最具神秘意味的展品便是那些古老的面具。
博物馆大厅的第一个展品是一件具有抽象意味的人面雕塑(图3-6)。它像一根用老树桩削出来的根雕,站在那里既神秘又庄严。这件古老的面具来自巴西,是当地人在庆祝新屋建成的仪式上使用的。在面具背后,肤色和样貌都被隐匿了,它是一个符号,代表了博物馆最核心的展示对象——“人”本身。
图3-6 巴西根雕面具“人”
佩带面具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化现象,世界各民族在原始时期都曾使用过面具。这家博物馆收藏的面具来自东南亚、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它们材质不一,多使用木头、骨头、兽皮、树皮、贝壳等天然材料制作。这些面具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途。有的用于祭祀、跳神和镇宅,有的用于戏剧和舞蹈,还有的用来威慑野兽和敌人。在发挥这些神秘功用的同时,它们也表现出精湛的制作技艺(图3-7~图3-10)。
德国学者利普斯(Theodoripps,1851—1914),对面具做过深入的研究。他说:“从死人崇拜和头骨崇拜,发展到面具崇拜及其舞蹈和表演。刻成的面具,象征着灵魂、精灵和魔鬼”。博物馆展示的这些面具,用它们圆睁的眼睛和张开的嘴巴直视着我们,好像许多不屈的灵魂游荡在大厅里,想要诉说自己特殊的身世和来到荷兰的历程。
图3-7~图3-10 形形色色的面具
在交通与信息条件都很闭塞的16世纪,生活在西北欧的肤色白皙、金发碧眼的荷兰人,初次遇到头发弯曲、皮肤墨黑的非洲黑人,或有着黄色皮肤、长着黑眼珠的亚洲人时,真是惊讶极了。他们使用了许多办法,制作各种可视的形象,将海外的奇异见闻介绍给家乡的人们(图3-11)。(www.xing528.com)
政府曾派遣不少文职官员到殖民地进行土地测量、绘制地图,以及从事海上导航等文化拓展活动。这些人中不乏优秀的画家,他们往往被热带的风土人情所感染,描绘了大量的作品展现当地的人物、动物、植物、街道及村舍等热带地域风貌。馆内收藏了不少精美的人物画,部分悬挂在展览大厅的墙壁上,观众可从中看到世界各个民族的相貌特征与奇异装饰。其中不少是本土艺术家的杰作。
图3-11 当代艺术家创作的不同的“脸”
图3-12 印尼女子威廉敏娜(左)
图3-13 印尼女子玛丽亚(右)
画家贝农(J.D.Beynon)1830年出生在巴达维亚,他曾在阿姆斯特丹的皇家学院接受培训,1855年,返回巴达维亚定居,博物馆悬挂的两幅印尼女子肖像便出自他手。其中的长发年轻女子叫威廉敏娜(Wilhelmina Margartha Martherus,图3-12),印度尼西亚和亚美尼亚混血家庭的女儿,她的丈夫有一半中国血统。另一位年长的夫人则有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荷兰士兵亨德里克和印尼女子玛丽亚(Maria Anna Hamar de la Brthonire,图3-13)相爱,他的军官上司反对他与本地女子结婚,他愤而退役,与画中人结为夫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