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平戏曲小说论集:昆剧艺术的价值及历史展望》

《李平戏曲小说论集:昆剧艺术的价值及历史展望》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昆剧是我国艺术宝藏中历史悠久、根底深厚的剧种之一,是艺术家们在不断研究与改革昆山腔的基础上,发展创造而成的舞台艺术。从腔的流行到剧种的创建阶段,人们更钦重魏良辅和梁辰鱼的贡献。这也是古老的昆剧得以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昆剧与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流布全国,在城市与农村均有演出,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李平戏曲小说论集:昆剧艺术的价值及历史展望》

昆剧是我国艺术宝藏中历史悠久、根底深厚的剧种之一,是艺术家们在不断研究与改革昆山腔的基础上,发展创造而成的舞台艺术。昆山腔属于南曲系统,它与海盐余姚弋阳腔合称南戏“四大声腔”,渊源古老。魏良辅《南词引正》声称:

……惟昆山腔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

魏氏此说,虽然提不出客观的依据,可能本自道听途说;但后面一段文字,却对研究昆剧的历史具有重大价值:

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词,善作古赋。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

在《南词引正》发现以前,人们仅能从周元暐《泾林续记》中,看到昆山腔在明初已然流传,并在社会上获得称赞的简略记载;而从这段文字却能明白无误地得知:昆山腔在元代已经存在,而“昆山腔”名目的建立,是明代初年的事情。虽与唐代创建之说在时间上有很大一段差距,毕竟仍然不失为历史悠久的一种腔调。

当然,昆山腔与昆剧的声腔曲调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腔在初期,肇生于民间,大抵形式方面尚处于比较幼稚的阶段。由民间的小调昆山腔,到正式拥有昆山腔的名目,而后发展到形成昆剧,那是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的。从腔的流行到剧种的创建阶段,人们更钦重魏良辅和梁辰鱼的贡献。他们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魏良辅奠定的,是昆剧音乐唱腔的基础。这位决心为南曲的光大开拓道路的志士,“愤南曲之讹陋”,在一批曲师、音乐家的支持下,确定以昆山腔为改革的“试点”,从北曲和弋阳、海盐诸腔的演唱效果中汲取经验,制定出一整套新的歌唱规则:

……调用水磨,拍捱冷板,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1]

……疾徐高下清浊之数,一依本宫;取字齿唇间,跌换巧掇,恒以深邈助其凄唳。[2]

由此可见,魏良辅所从事的,仅仅是歌唱技术的提高,而梁辰鱼则将改革歌唱技术后的昆山腔成功地搬上舞台,他按昆腔曲式谱写的《浣纱记》,标志着从腔到剧的飞跃业已完成。梁辰鱼也精通音律,在创作《浣纱记》时,有他自己的创造,他曾下过一番苦功,从研究元剧起步,进而“自翻新调”,同时注意演出的要求。“又与郑思笠精研音理,唐小虞、陈楳泉五七辈杂转之,金石铿然。”由是可知《浣纱记》之所以轰动社会,绝非偶然。

魏良辅提出“昆山腔为正声”,实际上只是他本人在比较南曲系统诸腔声乐,并把热情贯注于昆腔改革后的一种希望与偏爱,他并没有预料到尔后的两百多年,即从明之嘉靖末,到清之乾隆,以《浣纱记》为起点的昆剧叱咤风云,成为那段时期城市舞台最活跃的因素。作者如林,精彩纷呈,诸如《鸣凤记》、《清忠谱》、《桃花扇》、《长生殿》……都曾在它们问世之际产生过强烈的社会影响。即使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士大夫们的劫持和垄断,昆剧作品确实有不少存在文辞深奥、音节繁冗等种种缺点;但是,无论是谁都不能否认:昆剧在表演艺术上创造了我国古典戏剧的高峰,它的生命力也是顽强的,四百多年来,昆剧一直在舞台上保存下来了;甚至,它还创造过主盟剧坛两百多年的奇迹!它的艺术生命,还可以从它对地方戏曲的深远影响中得到旁证:几乎所有的地方戏曲,无不从昆剧学习和移植剧目,汲取它精湛优美的表演艺术。京剧中,特别是武场戏,不仅常常夹用昆剧曲调〔点绛唇〕、〔水龙吟〕等,甚至如《安天会》、《挑滑车》的唱做也都保持昆剧演出的格式。川剧与湘剧中也保存有《连环记》(《议剑》、《献剑》)一类完整的昆剧场出。婺剧中更有昆剧流行地区久已失传的若干剧目,即使后起的越剧,在身段、程式与排场等方面也都汲取了昆剧的成果,丰富与提高了本身的艺术素质。

过去,人们总把昆剧看作宫廷或士大夫的沙龙文艺,这种论点其实是很片面的。在“四大声腔”中,昆山腔本来也和弋阳、余姚等声腔一样,乃是从民间里巷歌谣、街坊小曲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昆山腔发展成昆剧的过程中,魏、梁诸人也曾得到过许多民间曲师艺人的襄助;尔后在发展为庞然大宗的全盛时期,尽管剧作家大半是士大夫,把剧本搬上舞台、使它成为活艺术的仍然是家乐班子和职业剧团中的演员们。由于他们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演出和排练的过程中,往往依据舞台演出的需要进行某些合理的修改;角色的创造与身段、程式,也是他们根据剧情与剧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揣摩体验、精心设计的。冯梦龙《墨憨斋定本传奇》中,我们常常看到这类的批语:(www.xing528.com)

《合梦》一折,全部结穴于此,俗优仍用癞头鼋发科收场,削去〔江头金桂〕二曲,大是可恨。

——《风流梦·总评》

所谓“俗优”,即指演剧的艺人。从冯氏的责难中可以看出:当时艺人在把文人传奇付于实践时是有所更定的。但是,也有若干更定得到冯氏和真正关怀昆剧命运的士大夫们的赞扬:

吹弹竟合小时曲一支,近演者用〔杏花梢〕曲,亦可。

——《邯郸梦·闺中闻捷》

近演者用小轿抬猛将神结会,甚起看。

——《永团圆·看会生嫌》

从冯梦龙在《墨憨斋定本传奇》中针对当时演出所下的大量评语可以探知:昆剧兴盛的几百年中,艺人们也曾为培育这本兰花付出过大量心血。这也是古老的昆剧得以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

昆剧与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流布全国,在城市与农村均有演出,深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散处各地方戏曲中的昆剧,并没有像士大夫的家乐那样成为典雅纤柔的“阳春白雪”,它们在不同程度上保存着来自民间的质朴,同时也接受了川、湘等地方戏曲的熏陶,长期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因此,我们在惋惜昆剧缺陷的同时,仍然必须看到这个剧种的群众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