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早在1782年3月12日何塞·罗梅洛被任命为新的海军首席工程师之前,“圣-安娜”号的设计图纸就已经开始草拟。针对“圣母无原罪”号设计上的缺陷,海军部一方面让戈蒂埃拿出改进方案,另一方面已经把下一代主力舰(三层甲板的一级战舰)的设计任务交给了何塞·罗梅洛。海军部的要求是:新式战舰应当吃水较浅、船体相对较小但武备没有削弱;同时应尽可能简化船体设计(完全去除船尾雕饰)以减少建造成本。在何塞·罗梅洛上任(海军首席工程师)后,“圣-安娜”号的建造工作在1782年11月正式开始。为了给罗梅洛的工作扫清障碍,国王卡洛斯三世甚至亲自颁发皇令,最大限度地允许其自由砍伐造舰所必需的木材。
何塞·罗梅洛获得的由卡洛斯三世亲自署名的木材砍伐许可证
“圣-安娜”号的建造地点位于费罗尔造船厂,同时进行建造的还有早一些开工的“圣-何塞”号。该舰的建造原料(木材)与配给均与“圣-何塞”号相同,因此在质量上得到了保证。1784年9月28日,该舰在费罗尔完成了下水仪式。有趣的是,“圣-安娜”号的下水日与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的生日恰好是同一天,整整晚了26年。而在21年后的特拉法尔加角,双方将作为对手在战场上相见。
完工后的“圣-安娜”号标准彩绘侧视图。该舰是西班牙一代传奇的开端
完工后的“圣-安娜”号尽管也是一个庞然大物,但在尺寸上却明显小于早于它建成的“圣三位一体”号和“圣母无原罪”级战列舰。关于其船体具体参数如下:甲板长210尺,龙骨长185尺10寸,船宽58尺,平均吃水27尺6寸,最大吃水28尺1寸,轻载吨位为2308吨(也有说是2112吨),满载排水量达到4700吨(特拉法尔加之战时达到4800吨)。该舰最初完工时设计有110个炮眼,所搭载的火炮为:36磅炮30门,24磅炮32门,12磅炮30门,8磅炮18门。但是没过多久便在第三层甲板上增加了一个炮眼(这个存在一定争议。有些线条图显示其并未增加炮眼,并且之后的战舰都和它一样),将12磅炮的数量增至32门,从而将整舰火力提升至112门。而在“圣-安娜”号之后的同级别所有成员都将炮眼数定在了112个(也有在最下层甲板靠近船首处开设了第16个炮眼的,如特拉法尔加之战时的“阿斯图里亚亲王”号)。
虽然额定载炮只有112门,但“圣-安娜”号却拥有惊人的火炮超载能力。据记载,该舰在1805年初的载炮数量达到120门,而在出航参加法西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尔加角的行动时,该舰搭载了多达126门火炮,并且在此役中表现出色,重创了英国100门炮的一级战舰“海上主权”号。当然,“圣-安娜”号直到特拉法尔加之战时才登上了它的荣光时刻,在此之前,它一直都扮演着默默无闻的角色。
尽管在1784年9月28日就下了水,“圣-安娜”号却直到5个月后的1785年2月28日才正式服役。由于工期较短(不满两年),在试航中,“圣-安娜”号暴露出一些设计上的问题,不过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都得以解决。1786年12月12日,西班牙皇室颁布命令,以后的三层甲板战舰都将按照“圣-安娜”号的设计线图来建造。
驶向大海的“圣-安娜”号。这是为该舰作于19世纪初的一幅版画
1789年,“圣-安娜”号停泊在加的斯港。前文提到的西班牙海军上将温杜希接管了该舰。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旗舰,直至1792年。在此之后,温杜希的旗舰被更换为“圣-何塞”号。在1797年2月14日发生的圣文森特角之战中,“圣-何塞”号不幸被纳尔逊俘获,而温杜希本人也在战斗中壮烈殉国。
1791年6月,“圣-安娜”号在船坞中进行了改装。有资料提到它的“舰桥”被修复,然而至今都没有确凿证据来说明这里的“舰桥”指的究竟是该舰的哪一部位。1792年,“圣-安娜”号被封存,直至1796年西班牙与英国开战后才重新服役。
1797年1月,“圣-安娜”号成为格拉维纳的旗舰。该舰并未参与圣文森特角之战,但在战役结束后参加了掩护己方溃败舰队撤回加的斯港的行动。格拉维纳指挥该舰的时间不长,同年,在地中海服役的海军中将多明戈·佩雷兹·德·格兰达亚纳(Domingo Perez de Grandallana)接管了“圣-安娜”号。1799年5月,“圣-安娜”号随格兰达亚纳的舰队参与了第二次收复马诺卡岛的行动,但不幸以失败而告终。然而祸不单行的是,撤退途中舰队遭到暴风雨的袭击,“圣-安娜”号受损严重并不得不进入卡塔赫纳港大修。在此之后,该舰返回加的斯港。1805年2月15日(一说16日),海军上将伊格纳西奥·德·阿拉瓦在“圣-安娜”号上升起他的旗帜。与“圣三位一体”号和其他一些西班牙舰只一起,“圣-安娜”号加入了由维尔纳夫统领的法国舰队,即将参加其一生中经历的最伟大一役——特拉法尔加之战。
作为参加特拉法尔加之战中西班牙舰队的第二指挥,阿拉瓦的“圣-安娜”号也是整个舰队中战斗力第二强大的战舰,它装载了多达126门火炮,仅次于装载140门火炮的四层甲板巨舰“圣三位一体”号。除此之外,“圣-安娜”级的8号舰“阿斯图里亚亲王”号也参加了此次战役,并且该舰还是西班牙方面的总旗舰(总司令格拉维纳的座舰)。
由于位于联合舰队的中间靠外(朝向英国舰队)部位,在海战打响伊始,庞大的“圣-安娜”号自然而然地成为英国人首要攻击目标之一。而英国舰队副指挥柯林伍德的旗舰“海上主权”号则与“圣-安娜”号进行了经典的1v1战斗。大约在正午12时,“圣-安娜”号与位于其前方的“圣三位一体”号在左舷率先开火,战斗在此时正式打响。(www.xing528.com)
特拉法尔加之战前夕的“圣-安娜”号的状态图。此时它所搭载的火炮多达126门
事实上,“圣-安娜”号的第一次齐射就命中了“海上主权”号。大约在12点10分,“海上主权”号沿着“圣-安娜”号船尾至船头的方向行进并用中下层甲板的重炮与之对轰,几乎所有炮弹都命中了目标,并摧毁了“圣-安娜”号上的14门火炮。但是随后“圣-安娜”号的反击几乎将这艘英国一级舰“掀翻”。虽然同为一级舰,但明眼人便知126门炮的“圣-安娜”号与100门炮的“海上主权”号实际并不在一个级别上。因此在一轮炮击后,柯林伍德选择了回避,他指挥“海上主权”号绕到“圣-安娜”号的右舷;而在“圣-安娜”号的左舷处则有74门炮的三级舰“贝莱索”号(Belleisle),与另一边的“海上主权”号对其形成“钳夹”式包抄。
在两艘英舰的夹击下,“圣-安娜”号的帆桅遭到重创。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在战斗开始后不久,它的前桅便被“海上主权”号打断;随着“贝莱索”号赶来配合夹击,“圣-安娜”号的主桅也轰然倒下。战斗的形势(对西班牙人来说)已经变得极为恶劣,不过“圣-安娜”号仍在顽强抵抗着,“海上主权”号的主桅和尾桅也被打断,致使船体失去了控制。不过随着海流方向,两舰依然在进行着你死我活地缠斗。就在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时,“圣-安娜”号的尾桅也被打断,3根桅杆均被折断意味着这艘巨舰彻底沦为了废船……
已经没有确切资料告诉我们“圣-安娜”号的尾桅究竟是哪艘船打断的,但依据当时战场形势来看,很可能是配合“海上主权”号夹击的“贝莱索”号趁“圣-安娜”号疏忽防备时给予其“致命一击”的(当时“圣-安娜”号正集中大部分火力对着“海上主权”号猛轰,并未对“贝莱索”号的存在给以足够的重视)。不管真实情况如何,当“圣-安娜”号的尾桅被折断时,这场经典对决实际上已经分出了胜负。接下来,由于海流的作用,“海上主权”号靠近并成功派出士兵登上了“圣-安娜”号(一说两舰发生碰撞,英军趁机登舰)。由于阿拉瓦本人已经重伤不省人事,“圣-安娜”号的舰长何塞·德·贾多奎(José de Gardoqui)意识到再抵抗下去是徒劳的,遂下令降旗投降。
一幅反映“圣-安娜”号与“海上主权”号交战的油画
一幅反映“圣-安娜”号与英舰交战进入白热化阶段的油画。位于油画中间被烟雾缭绕的战舰就是“圣-安娜”号
不过,“圣-安娜”号并未就此终结其在西班牙海军的服役历程。在10月24日的一次由法国将领朱利安·科斯莫指挥的夺取行动中,“圣-安娜”与“海王星”号(西班牙的那艘,载炮100门,是一艘准三层甲板战舰)被成功夺回。之后,尽管遭到暴风雨的侵袭,“圣-安娜”号还是安全返回了加的斯港。但另一艘战舰“海王星”号则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它倾覆在了狂风巨浪中。
回到加的斯港后,“圣-安娜”号于1806年2月20日在卡拉卡造船厂开始大修。由于损伤极为严重,这几乎是一次重建。1808年半岛战争爆发,由于此时“圣-安娜”号仍未完成修理,不能参加抵御法国人的战斗,因此不得不被转移至远在加勒比海的哈瓦那海军基地。随着英国与西班牙重新结盟,1810年11月,“圣-安娜”号、“阿斯图里亚亲王”号以及其他一些英国舰只驶抵加的斯港协助仍滞留在港内的友舰撤退。
1816年,在哈瓦那,“圣-安娜”号被发现失去浮力(可能是船底破损)并坐沉在港内。直到1834年,人们都可以见到它坐沉在淤泥里的姿态,这艘西班牙建造数量最多的一级三层甲板战舰的开山鼻祖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幅反映朱利安·科斯莫的舰队夺回“圣-安娜”号的油画,由法国著名画家奥古斯特·迈耶所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