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班牙战列舰的崛起:血与金的巨舰与海战

西班牙战列舰的崛起:血与金的巨舰与海战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它也是皇家海军官方记载的第一艘“战列舰”当然,对于当时经济极其拮据、国力极其虚弱的西班牙来说,一艘诸如“圣母康塞普西翁”号这样的巨舰的建造无疑是沉重的负担。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到17世纪末“Navío”真正作为战列舰存在于西班牙海军时,设计上得到很大改进的盖伦船与战列舰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大区别了。此人是唐斯之战中西班牙舰队司令安东尼奥·德·奥奎多的后代。

西班牙战列舰的崛起:血与金的巨舰与海战

尽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列舰,但现今很多史学家仍把1662年下水的“圣母康塞普西翁”号认为是西班牙战列舰的开山鼻祖。尽管在外形和设计上仍拥有不少盖伦式战舰的影子,“圣母康塞普西翁”号的设计还是为之后的西班牙新式战舰指引了前进方向。相比老式盖伦式战舰,新式“Navío”的火炮布置更为密集,尽可能利用了船体空间。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尽管“圣母康塞普西翁”号与前文提到“圣-特列莎”号在船体大小上不分伯仲(“圣-特列莎”号的具体尺寸没有记载,但从记载的吨位来看,该舰可能与“圣母康塞普西翁”号尺寸相近),但前者搭载了多达90门火炮,而后者仅仅60门而已。此外,“圣母康塞普西翁”号还在船舱结构上做出了诸多改进,种种这些都使得新式“Navío”与老式盖伦式战舰仍存在显著不同。

在“圣母康塞普西翁”号之后,西班牙陆续建造的一批新式“Navío”基本按照至少装备双层全炮甲板(50门左右的火炮)的规格来建造。这恰恰也是日后战列舰等级的下限。接下来的篇幅将为大家介绍这些西班牙新式“Navío”的一些状况。不过在展开这一话题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先简单阐述一下欧洲战列舰诞生的历程。

我们知道,在16世纪之前,战舰的火炮全部架设在露天甲板或高耸的艏艉楼上,这极大地限制了重型火炮的数量(那时早期帆船的重型火炮由于艏艉楼重心太高不适合安放,只能被放置在船舯部露天甲板上,数量极其有限,通常不会超过20门)。1501年,法国人开创了在舷侧开炮眼的先河,这项伟大技术影响了整个风帆时代,甚至到400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仍被使用(一战时期的战列舰、装甲巡洋舰等大型舰只仍保留了从风帆时代流传下来的侧舷炮窗式副炮)。舷侧开炮眼的技术意味着海上炮战时代的来临。事实上早在格拉弗林之战中英国人就首次尝试使用炮战代替接舷战进行战斗,并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此战之后的17世纪初,英国人开始研究如何将舰载火炮的威力发挥至极致,将多艘拥有重火力的战舰组成线型阵势齐射成为解决这一问题也是唯一最好的答案,战列线的朦胧概念就这样诞生了。

反观此时的西班牙,尽管在16世纪初至17世纪初期的百余年时间里是无可厚非的海上霸主;尽管在16世纪初发明的盖伦型帆船是风帆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仍醉心于过时的接舷战术而导致其舰队战斗力一落千丈。而与此相对,在海军战术上,荷兰人无疑与英国人同样是聪明的,前文我们已经介绍过,唐斯之战因特罗姆普在海战中首次使用战列线战术而著称,尽管此役中战列线战术仍存在诸多问题(并没有对战役结果产生太大影响),但却验证了战列线战术的正确性。为了能更好地贯彻这一战术,各国开始建造适合专门执行此战术的新式战舰,这便是日后的战列舰。

17世纪西班牙新式“Navío”的剖视图。这是一艘双层甲板战舰,从图中可以很好地看到其内部布局

西班牙人的领悟要比他的敌人晚得多。不仅仅如此,进入17世纪后经济便一直在走下坡路的西班牙政府已经无法再像费利佩二世在位时那样“随心所欲”地建造战舰了。而1639年的唐斯之战和接踵而至的葡萄牙独立则彻底撕下了西班牙作为“强国”的最后一张遮羞布。在费利佩四世剩下的统治年岁里,西班牙甚至可以说拿不出一支像样的舰队。但就是在这无比“艰苦”的时期,内忧外患的西班牙仍然尝试建造新式的“Navío”来扭转局势。然而“亡羊补牢为时晚矣”,已经满是创伤的海军岂是几艘新式战舰就能重振雄风的?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这批新式“Navío”就毫无用处了。如前文所述,装备90门炮的巨舰“圣母康塞普西翁”号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起到了威慑作用,请别小看了这样的作用,有时它能使自己的国家免于战争。事实也是如此,在17世纪下半叶,西班牙几乎再无参加欧洲海域发生的较大的海上战争,这对国家复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于16世纪的一幅关于世界上最早拥有舷侧炮眼战舰之一——“玛丽-罗斯”号的画作。该舰建于1510年,是一艘大型卡拉克船

“皇家亲王”号于1663年第二次重建后的状态图。此时该舰三层甲板已搭载92门火炮,按照英国当时新制定的标准是一艘一级战列舰。同时它也是皇家海军官方记载的第一艘“战列舰”

当然,对于当时经济极其拮据、国力极其虚弱的西班牙来说,一艘诸如“圣母康塞普西翁”号这样的巨舰的建造无疑是沉重的负担。因此政府只能选择建造更为廉价的配备50门炮左右的双层甲板战舰,而且数量也极为有限。同时,尽管新式“Navío”从17世纪中期就开始在西班牙出现,但盖伦船作为战舰的建造却一直持续到17世纪结束,甚至到18世纪,西班牙仍使用盖伦船作为武装商船或其他军用船只充斥在舰队中。至于西班牙这样的做法,笔者认为有两点原因:一是前文已经提到的,由于经济持续衰弱,造价高于盖伦船的“Navío”尽管威力更大,但对于当时的西班牙政府来说却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二是费利佩四世及其后继者卡洛斯二世继续推行的鼓励私营造船业的法令,私营造船厂由于不具备建造更为复杂的“Navío”的能力,只能以建造结构简单的老式盖伦船来维持生存,而海军稀缺战舰的现状使西班牙政府不得不接受盖伦船继续担任战舰的事实。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到17世纪末“Navío”真正作为战列舰存在于西班牙海军时,设计上得到很大改进的盖伦船与战列舰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大区别了。同等武备的盖伦船甚至在外型上也与战列舰相差无几,存在的差异恐怕仅仅只是个船型名称而已。

西班牙于1691年建造的一艘盖伦船的侧绘图。该舰与同时期西班牙战列舰在外观上的差别已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在“圣母康塞普西翁”号之后建造的西班牙第一批新式“Navío”大部分由吉普斯夸省的乌苏维尔船坞(Usúrbil)完成。这其中有6艘是由米格尔·德·奥奎多投资建造的。此人是唐斯之战中西班牙舰队司令安东尼奥·德·奥奎多的后代。但由于安东尼奥·德·奥奎多的父亲也叫米格尔,因此米格尔·德·奥奎多也被称为小米格尔·德·奥奎多。

米格尔·德·奥奎多(Miguel de Oquendo,1627?—?)的肖像。他投资建造了西班牙第一批新式“Navío”中的6艘

米格尔·德·奥奎多出生在马德里。1656年在家人的帮助下成立了造船公司,由于其家族与西班牙政府保持的良好关系,米格尔开始承接军方造船任务。其中就包括6艘新式“Navío”的建造。这6艘战舰全部于1662年在乌苏维尔船坞下水,分别为“博温-孔塞赫的圣母”号(N.Sdel Buen Consejo)、“圣-米格尔”号(San Miguel)、“圣-约瑟夫”号(San Joseph)、“圣-佩德罗-圣-巴勃罗”号(San Pedro y San Pablo)、“圣-安娜”号(Santa Ana)和“圣-伊莎贝尔”号(Santa Isabel)。其中具有明确记载的是米格尔建造的战舰是前4艘;而“圣-安娜”号与“圣-伊莎贝尔”号因为资料稀缺,是否由米格尔所承建在历史上尚存疑问。但从这两艘船的吨位(“圣-安娜”号与“博温-孔塞赫的圣母”号同为973吨,“圣-伊莎贝尔”号与“圣-米格尔”号同为793吨,因此可能是同级船)可以大致推算出它们出自米格尔之手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www.xing528.com)

现存资料中关于这6艘战舰的具体情况如下表所列:

米格尔不仅主持建造战舰,还在海军中服役,并亲自担任某支舰队的指挥官。不过1663年在加的斯港的罗塔海岸(Coast of Rota),他的舰队被英国皇家海军摧毁(关于这段记载并不很确切),同时还由于其他一些种种原因导致其退出海军。退出海军后的米格尔开始研究船体建造学和进行写作。他的著作《坎塔布里亚英雄》一书于1666年在托雷多(Toledo)出版,该书在当时的西班牙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米格尔所建造的第一批西班牙新式“Navío”在布局上与同时代英、法、荷等海上强国的新式战舰类似,船体肋骨为圆形,船舱较深;拥有2~3层火炮甲板(17世纪后期还诞生了只有1层火炮甲板的快速帆船,即18世纪护卫舰Frigate的原型);采用3根桅杆,分别为前桅、主桅和后桅。其中前桅与主桅是三段式桅杆,后桅为二段式(也有的船为三段式,但比前两根桅杆明显要矮小)。船首有首斜桅,首斜桅的顶尖还有一根竖立的小桅杆悬挂一面小型方帆,被称为首斜上桅和首斜上帆,这也是17世纪战列舰的最主要外部特征之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到了18世纪初,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人们认为首斜上桅和首斜上帆在航行中的用处并不大,遂从船舶设计中将其移除。

米格尔所著《坎塔布里亚英雄》一书在1666年出版时的封面。该书记载了米格尔本人的造船经历,同时反映了当时西班牙造船业的一些情况

一幅可能绘于17世纪的西班牙双层甲板“Navío”侧视图。其各桅杆布局十分清晰。首斜上桅和首斜上帆是17世纪风帆战舰的最显著外部特征

不仅如此,新建造的“Navío”还进一步缩减了船艏艉楼的高度,事实上,从17世纪中叶开始,风帆战舰前甲板凸起的艏楼部分已经不再用来安放火炮或用作舱室,“船艏楼”这一概念已然“名存实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18世纪西班牙建造了一批112门炮级别的巨舰,这些船在船首每边各加装容纳3~4门炮的炮墙,尽管在外观上与早期帆船的艏楼有些相似,但在意义上已经完全不同。关于这些西班牙海军鼎盛时期的112门炮系列巨舰,我们在下篇里做详细介绍。

艏艉楼高度的降低进一步提升了战舰在航行时的稳定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船体宽度也在明显增加,17世纪初,战舰的最大宽度也不过12~13米,而到17世纪末时,这一数字已提升至15米。宽度的增加意味着船体稳定性的进一步提高。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于17世纪末最先采用椭圆形肋骨结构代替了老式(圆形)肋骨结构(首次采用此种船体的是“圣-费利佩”级战列舰中的2号舰“圣三位一体”号,设计者为安东尼奥-加斯塔涅塔。关于这些,在下一章节会详细加以介绍),这一设计理念领先于当时欧洲海上诸强,并一直延续至风帆时代的结束。

一幅17世纪西班牙双层甲板“Navío”横切图,从这张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甲板构造

17世纪中后期一艘装备50门炮左右的西班牙双层甲板“Navío”额定配置大约为400~500名船员。船上军官的数量不会超过40人,其余则是从各地招聘来的水手和海军陆战队员。与当时的海上强国英国不同,17世纪中后期的西班牙水手采用雇佣制(军队也是如此),并且大多缺乏足够的军事训练,这使得他们在海战中的效率显得较为低下。这一问题实际上在百余年前强盛的费利佩二世时代就已存在,但费利佩二世手中充足的兵源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一问题所产生的不良后果;而到了费利佩四世乃至卡洛斯二世时期,甚至连兵源都出现严重短缺,其战斗力更加得不到保障。

据资料显示,17世纪中后期西班牙所建造的战舰常常出现船员数量明显小于额定的状况,甚至火炮数量被打了折扣。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17世纪西班牙最大战舰之一,于1692年下水的“圣三位一体”号。该舰设计拥有三层全炮甲板,额定载炮数量为96门,船员1052人。然而在1699年该舰正式服役时,其真正搭载的火炮仅为72门,船员更是仅为可怜的600多人,根本就只是一艘双层甲板战舰的战斗力。这一限制西班牙战舰作战能力的顽疾直至18世纪末依然存在,据记载,当时的西班牙一级战列舰“圣母无原罪”号(Purísima Concepción)在设计时是一艘拥有120个炮眼的超级战舰,然而服役后该舰只配备了112门炮,尽管战斗力依然强悍,但却浪费了其庞大船身所带来的更高的承载能力(“圣母无原罪”号是18世纪末欧洲船体最大的战舰之一,与本国“圣三位一体”号和法国“海洋”级齐名)。关于该舰的详细情况我们会在下篇介绍。

17世纪中后期一艘西班牙装备50门炮左右的双层甲板“Navío”的彩绘侧视图。全长约40米。这是当时西班牙舰队的主力舰种

18世纪西班牙超级战列舰“圣母无原罪”号的侧视图。该舰不幸成为了“大马拉小炮”的典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