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力一直在走下坡路,为了保证其在海上运输线的安全(从美洲掠夺来的金银珠宝已成为此时西班牙政府的最主要收入来源),西班牙造船厂仍尽其可能建造着各型武装商船和战舰。如今我们有确切的资料证实在17世纪中期,已沦为二流国家的西班牙仍有能力建造大型战舰。当然,这里我们所指的大型战舰暂且不包括当时已经出现的战列舰,关于这种风帆时代最强有力的战舰在西班牙是如何诞生的,将在下一章节做详细介绍。
现有记载的从1640年至1665年西班牙所建造的舰船并不算太多,大约在30~40艘。当然,这一数字过少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那些较小的船只未被史料所记载而导致的。1644年的“圣地亚哥”号是1639年唐斯之战结束后被提及的第一艘西班牙战舰。有资料认为该舰轻载排水量在900吨以上并且携带36门火炮,这不禁让人产生猜想:这艘“圣地亚哥”号有可能就是在唐斯之战中担任奥奎多旗舰的那艘同名战舰。
在这里有一段未经考证的记载:唐斯之战结束后,奥奎多的旗舰“圣地亚哥”号于1639年10月22日撤入敦刻尔克港。由于它受了重伤,不久便在当地开始大修。然而在其维修期间法国人袭击了敦刻尔克港,将该舰俘获。在法国人手里,“圣地亚哥”号被削减武装重新定义为一艘大型武装商船,随后可能又被卖给了荷兰。根据荷兰方面的记载,当时他们确实有一艘名为“圣地亚哥”的西班牙巨舰,该舰拥有800名船员,载炮54门。有趣的是,根据后来西班牙的记载,1644年的“圣地亚哥”号并非由西班牙原造,而是购自法国或荷兰,这就有一定可能性与先前奥奎多的旗舰是同一艘船。
在此之后,这艘“圣地亚哥”号于1659年被再次提及。在西方海军史里,经常有一些船名被反复使用,这就造成了后人考证这些船只历史时的困难。而这一现象在西班牙海军中尤为普遍,可能出现两艘甚至多艘同时在役的船只使用同一个船名。从历史资料来看,在西班牙海军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船名除了“圣地亚哥”外,还有“圣-安娜”、“圣-何塞”、“圣-胡安”、“圣-弗朗西斯科”等。从这些船名中亦可看出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当时所处的浓厚宗教氛围。
1654年,由西班牙西北部帕萨赫斯港建造的一艘轻载排水量达到1080吨的巨舰下水服役。该舰以费利佩四世的名字被命名为“圣-费利佩”号(这也是一个在西班牙海军中被大量使用的船名),是一艘典型的盖伦式战舰。尽管此时欧洲各海上强国已经大量装备了新式战舰,但由于财政等种种原因,在费利佩四世在位期间,西班牙海军的绝对主力依然是在设计上已经明显落后的盖伦式战舰。
一幅现代画作,在港湾中驶向神灵怀抱的“圣地亚哥”号。“圣地亚哥”这一船名在西班牙海军舰船中十分普遍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指的各海上强国已经大量装备的“新式战舰”即为日后的“战列舰”。战列舰作为船型实际上在17世纪上半叶便已经出现,只不过直到1677年的佩皮斯海军议案中,其作为名词才被正式启用。早期著名“新式战舰”,如瑞典于1626—1628年间建造的“瓦萨”号(Vasa),已经初具战列舰的雏形,并且已经具备战列舰所应有的作战能力(注:尽管“瓦萨”号在当时是一艘极为现代化的战舰,但在设计上仍存在诸多盖伦船时代遗留下来的缺陷,如整体重心过高等。这也导致该舰在处女航时船身不稳而翻沉,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巨大悲剧)。
“圣-费利佩”号一共载有60门铜质大炮,这在17世纪中叶已经谈不上是多么强大的火力了。因为同时期装备60门炮的大型战舰在英、法、荷,甚至北方的丹麦和瑞典海军里已经是司空见惯的装备。其中英国更是于1637年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载炮数量过百的三层甲板战舰“海上主权”号,西班牙海军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
一艘“圣地亚哥”号的木制模型。此为其被改装为武装商船时的状态,火炮数量锐减。可能与1644年的那艘“圣地亚哥”号是同一艘船
一幅不知名画家笔下17世纪西班牙盖伦式战舰的油画。但从船体侧面悬挂的盾牌来看,该舰更像是16世纪的船只
在设计上,“圣-费利佩”号仍旧维持着西班牙老式的船首和落后的尾部敞开式船楼设计。从设计上来看与之前的船只没有太大区别。按照历史学者的观点,此时西班牙建造的战舰依然被认为是“盖伦式战舰”。该舰的船员一共有800人,当然,考虑到该船的武备(17世纪中期,一艘60门炮级别战舰所需要的水手数量通常不超过500人),这一数字很可能包含了相当数量的海军陆战队。不过时过境迁,此时欧洲海战模式早已进化为以炮战为主,海军陆战队的多少已经无法主宰战斗的结果。(www.xing528.com)
1660年,同样在帕萨赫斯,西班牙前战列舰时代最后一艘大型盖伦式战舰下水了。同时该舰还是最后一艘以“皇家旗舰”直接作为舰名的战舰。当然,“皇家旗舰”,包括前面章节提到过的,很有可能也是因为该舰名称已经失传而由后世填补的船名。不过这对于本文阐述的内容并没有太大影响。
瑞典“瓦萨”号战舰木质的模型。从该舰外观来看,除了船嘴有点类似盖伦船,较为突出外,整体造型已经相当接近数十年后标准的17世纪样式的战列舰
英国“海上主权”号的侧视图。其搭载3层全炮甲板和104门火炮,开创了风帆时代一个新的先河
帕萨赫斯的这艘“皇家旗舰”号比之前建造的“圣-费利佩”号无论在尺寸还是吨位上都更胜一筹。然而却仍旧装备了60门火炮,在武备上与“圣-费利佩”号保持一致。这也是西班牙建造的最后一艘轻载排水量在1000吨以上却仍只配备60门火炮的巨型盖伦式战舰。这里将前文介绍过的这类型巨型盖伦式战舰整理后如下表列出:
一幅描绘17世纪中叶某艘西班牙大型盖伦式战舰的油画。该舰可能装备60门火炮,但这样的武备在此时已经谈不上强大了
以上这8艘巨舰的武器配置大多约为60门火炮,只有其中最大的“圣-特列莎”号可能在短期配备过80门火炮,但随后不久即被削减至62门。从这些船的基本状况我们可以大致猜测到,从1595至1660年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西班牙造船水平处于停滞不前的境地。所处时代不同,这些巨舰在欧洲的地位也各不相同。1595年建造的第一艘“皇家旗舰”号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最为强大的战舰,甚至一直到17世纪30年代建造的“圣-特列莎”号,这只在唐斯海战中力敌万钧的海上巨兽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到“圣-费利佩”和第二艘“皇家旗舰”服役时,西班牙的死敌英国已经拥有数艘新式三层甲板巨舰,这其中包括重建的“金色魔鬼”,“海上主权”号(Sovereign of the Seas,1545吨。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中,该舰由于奢华的黄金雕刻和凶猛的火力而被荷兰人敬畏地称呼为“金色魔鬼”),而荷兰也早已武备了一支强劲的战列舰队,其中著名的代表是在英荷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七省”号(Zeven Provincien,76~80门炮)。而无论是重建的“海上主权”号还是“七省”号,战斗力已经比老式的西班牙盖伦式战舰高出不止一个档次。
在新式舰种“战列舰”,即“Navío”诞生之前的这些年岁可以说是西班牙海军最为黑暗的时刻。其引以为豪的巨型盖伦式战舰在欧洲已经彻底沦为二流甚至三流的武备,而更令人痛心的是,即便是这样过时的“超级装备”西班牙也没有几艘,即便假使1639年参加过唐斯之战的那艘“圣地亚哥”号在17世纪60年代依然存在,西班牙海军也只有3艘吨位在1000吨以上的战舰在海军服役。这样一支海军,以当时欧洲其他海军国家的标准来看,已经难以称得上是一支“海军”了。
一幅描绘1692年时“七省”号状态的油画。此时该舰已经被削减至76门炮,是一艘双层甲板战列舰
英国于1655年建造的“皇家查尔斯”号(RoyalCharles)的画作。该舰装备80门火炮,拥有3层炮甲板。这样威力十足的战舰在17世纪中期的英国海军已经不算少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